读诵佛经要注意什么

 我来答
舒雅老师教育在线
高粉答主

2021-05-27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8万
展开全部

读诵佛经要注意:

1、读诵佛经时,视环境的情况,可以选择出声念或者默念。一般来说出声念,可以避免昏沉,而且印象更为深刻。默念则适用于不方便出声,怕影响到别人的场合,又或者是想要深研经义的时候,可以选择默念。

2、在清晨读诵佛经为最佳,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用经典加持自己,其中的利益自不待言。如果无法早起,那在其他的时间读诵也是可以的:在晚上睡前念诵,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佛经可以更好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3、值得注意的是,读诵经典有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念经时不要打扰到其他人,不要让别人生起烦恼就好,否则对别人、对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4、除了佛殿之外,一般就是静室,也就是无人打扰的清净屋子。总之,能够找到一个无人打扰、可以安心念经的地方就行。可以是书房、办公室、公园等等地方。避免在念诵佛经的时候,突然受到惊吓,又或者被人打扰。

读诵佛经的时间:

读诵佛经的时间长短,一般没有特别的要求,视自己的精进程度而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也没有过多的硬性规定。

如果非要加个限制,那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居士至少要每天抽出十五分钟来念诵经典,这样才能形成相续,让经义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地沉淀,潜移默化地增加自己的智慧。

当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能够读诵越长的时间越好,多多益善。

梦回莲台
2011-01-19 · TA获得超过7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3万
展开全部
首先读诵佛经可以不入寺在家也可以的,
读诵佛经没有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
下面摘自印光法师
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对经像时,当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
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其苦乐悲欢,皆属假妆,不由中出。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其将来之苦,何有了期!
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某某)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决。故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
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
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
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犹能少种善根,倘全如老学究之读儒书,将见亵慢之罪,岳耸渊深。以善因而招恶果,即此一辈人也。
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惟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之功德等。若诵者恭敬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著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横兴,无可如何耳。
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
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若欲研究义理,或翻阅注疏,当另立一时,唯事研究。当研究时,虽不如阅时之严肃,亦不可全无恭敬,不过比阅时稍舒泰些。未能业消智朗,须以阅为主,研究但略带;否则终日穷年,但事研究,纵令研得如拨云见月、开门见山一样,亦只是口头活计,于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无干涉。腊月三十日到来,决定一毫也用不著。
若能如上所说阅经,当必业消智朗,三种情见,当归于无何有之乡矣。若不如是阅经,非但三种情见,未必不生,或恐由宿业力,引起邪见,拨无因果,及淫杀盗妄种种烦恼,相继而兴,如火炽然。而犹以为大乘行人,一切无碍,遂援六祖心平何劳持戒之语,而诸戒俱以破而不破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难得真法也!
所以诸佛诸祖,主张净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业力,不能发现耳。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若法华,楞严,华严,涅盘,金刚,圆觉。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一一轮阅,皆无不可。而阅之之法,断断不可不依吾说,而苟且从事。致令不思议利益,由肆无忌惮并分别妄情而失之。岂不哀哉!〗
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
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能是如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真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实敬,不徒泛泛然口谈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谈一屈字,况实行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南宫洛愿
2011-01-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走,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2、拜佛: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方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4、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可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5、法器: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6、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水中映天
2015-07-19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水中映天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采纳数:3243 获赞数:39648
2005年受持居士菩萨戒 2012年入选本地佛协会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佛法在恭敬中求,所以无论诵经念佛拜佛首先都要先具备恭敬心。
再者,如果您不吃素,读诵佛经之前一定要先刷牙漱口。诵经前也一定要注意要净手也就是洗手。正襟端坐,是否焚香视条件而定。强调一点就是从始至终一定要恭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006ff2
2011-01-19 · TA获得超过988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28
采纳率:36%
帮助的人:1969万
展开全部
净手、净口、整衣、正身。经书不可折角、不可注释、不可夹物。经书之上,不得覆物。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