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会计的,家里让考研,可是数学学得不好,想考个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混个文凭,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 我来答
关不住的窗
2011-01-25 · 贡献了超过179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万
展开全部
“考研就考教育学”,“教育学是最容易考的”,“想考上就报教育学”,“教育学就业前景好哈,将来能当老师,能进高校”,“我想当老师,学校是最后一个铁饭碗了”……是否如此,博仁教育中心就此问题做以简要分析。
自从2007年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实行全国统考之后,每年报考教育学的考生数量迅猛增长,考生专业来源也是五花八门,英语、计算机、文学、数学、生科、地质等各个语言、理工甚至农科的学生都跨专业报考教育学。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千门专业争挤教育学的现象?教育学真的是跨专业考生的首选吗?
回答如果用一个字,那就是“是”,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说,那就是“是的”。
一、教育学容易考吗?
从07年统考以来,我们可以查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各学科的复试分数线就可以发现,在整个人文社会类学科中,教育学的分数线是相对比较低的。不像文学和管理学那样高,也不像哲学和历史学那样需要相当精深的专业基础,而且这种基础往往需要多年的专业学术训练,更不想语言类学科尤其是英语那样难考。虽然整体来看理工农科的分数线都比教育学的要低,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那些学科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有多大,一般都是本专业或者学科内相关专业的考生在考。
所以,不管你是数学的还是英语的,也不管你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更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同等学力的,最容易考上的科目自然是教育学。
二、教育学容易备考吗?
教育学学科内容,不像语言类和理工农科类的专业那样,需要多年的严格学术积累,这种学术积累往往是呈阶梯状,具有严密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准才能进入另一个阶段。
教育学虽说也存在这种阶段性,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上升到另一阶段,但是并不那么严密或者说严谨和严格。比如一个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想考数学或者计算机的研究生难度系数10点0,但是一个英语专业或者理工科的本科生想要考教育学难度系数直线下降到5点0.
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学科差异。教育学不是一个传统学科,不像文学、历史、哲学那样,有着悠久的学科发展历程,它的学科体系至今还不是特别完善。更不想数学、物理、航天等学科,入门困难,需要专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的入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且容易学习和把握。
三、教育学就业前景好吗?
随着中国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存在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自研究生硕士层次扩招以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总体来看,整个人文社会类各大学科专业的就业压力都比较大,谁也不比谁好过到哪里去。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我们发现,教育学在这众多学科中可谓是最后一个稳定的就业保障了。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教育学的就业对象主要是学校,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是事业单位,都是吃的国家饭,即通俗的来说是“铁饭碗”。
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再读个教育学的研究生,无疑你就具备了最好的入职学校的资格。因为只要你有学科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英语等,现在的你,如果毕业了,想进一个好的中小学比较困难,但是一旦你读了教育学的研究生,毕业就能进一个很好的学校。
如果你不想当一线教师,没关系,你可以在好的中学或者某研究所做科研,或者入职高校,当辅导员之类的教辅人员。因为现在各大高校还在大量吸纳硕士研究生入教辅岗,而这些职位都是把教育学的毕业研究生作为首选考虑对象
小雨楠楠2010
推荐于2020-12-06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6万
展开全部
那你出来想从事教育业?我个人觉得跨专业考研更难!很多专业课你都没学过~怎么跟人家学了四年的比?!而且教育业好像考研的也不少吧?!在说了,你学了四年的专业丢了多可惜啊!会计挺好的,想考研,数学不好就报个班吧!多下点功夫!还是本专业的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394162237
2011-01-25 · TA获得超过2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7万
展开全部
不对,浪费时间。不过你有很多时间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a8e99d
2011-01-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2万
展开全部
考专业硕士呀。。不考数学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