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本身是县级市,属于河南省省辖市,不属与其他市。
漯河市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现辖有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办事处、49个乡镇、1262个村、78个社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83万人,其中城市建成区7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2万人。
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扩展资料:
行政区划历史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初见雏形。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
秦汉属召陵县管辖。
南北朝时期,改名奇雒城。
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
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
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
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
参考资料:漯河市政府网-漯河概况
参考资料:漯河市政府网-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