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 (4)
陈寔(shí)(104年—187年),字仲弓。 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1]。东汉时期官员、名士。
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府。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宰闻喜半岁; 复再迁除太丘长,故后世称其为“陈太丘”。
与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塌洞灶时号 “三君” ,又与同邑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 颍川四长 ”。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团扮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 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 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颤李! ”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雅号。
荀淑(公元83年—公元149年)字季和, 为郎陵侯相,东汉颍川颍阴人(今河南许昌)人。汉和帝至汉桓帝时人物,以品行高洁著称。 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有子八人,号八龙。他的孙子荀彧是曹操部下著名的谋士。
【无戒365天日更营写作训练第七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