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 我来答
小兔子的文集
高粉答主

2017-01-07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4804万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呢?许多同学感到很难全面认识,在此,笔者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对广大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历史悠久,并且不断发展进步.
远古时期的陶艺,纺织和玉器制作等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如半坡人面网文盆、龙山文化中的玉器.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相当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铸造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汉代的炼铁、铸铁和制钢业、丝织业及造纸业的发展,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主要标志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这成为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成功烧纸出的白瓷,是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缂丝技艺,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宋元时期,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烧制出青花和釉里红.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烧制出斗彩、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
第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
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呈现出长期并存的格局.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管理严格,推动了手工技艺的提高,代表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且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除了受资源、交通限制较大的矿业外,历史上发达的手工业区都分布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地带.如前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地带能提供与农业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手工业大量的原料,如纺织业、制糖业、制茶业、酿酒业等,此外,手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如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尤其是冶铁业和冶钢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尽管中国古代手工业很发达,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场合,手工业服务于农业,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第四,手工业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受商品经济活跃程度的影响.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分布影响较大,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业的发展,区域性和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产品走向全国,这些都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如宋代温州“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永乐大典》).明清时期,《天工开物》载:“凡倭缎制造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之,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景德镇制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可见,如果没有活跃的商品经济,统一的国内市场,各地区的手工业分工及专业性手工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第五,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相互影响.
宋代在造纸业大发展的基础上,雕版印刷得到普及,民间印书业繁荣,南方出现众多私人刻书中心,过去“难得”的书籍作为商品周流天下,唾手可得,《百家姓》、《千字文》一类识字课本的流行,使民间教育有了很大普及,识字率提高,学术下移,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随着文化的发展,为了节省印刷费用,提高印刷效率,社会迫切要求改进雕版印刷技术,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第六,手工业中心分布地区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呈相应变化.
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转移.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不少手工业部门、手工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以丝织业为例,西周至唐代,中国的丝织业中心都在北方,基本以长安为中心.南宋时代,苏州、杭州、成都等地设置织锦院(官营丝织业机构),各有织机数百架,工匠数千人.民间私营作坊更多,生产大量精美丝织品,如武康与安吉的绢纱、鹅脂棉,均属上品,嘉善魏塘的宓家所织画绢,远近闻名.这些表明丝织业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