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做了哪些事情?唐太宗是怎么变昏庸的?
一、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开始听不进“直言进谏”
唐太宗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是十分支持文武百官直言进谏的,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魏征。在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虽然被魏征扫了很大的面子,但是都理智性的看待了魏征的觐见,虽然经常因为魏征直言进谏引得自己不开心的,但是最终大多数都虚心接受了魏征的言辞。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在早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将唐朝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李世民逐渐的厌烦了地下大臣们的直言进谏,甚至变得只要有人说出他不喜欢听的话就处罚那些大臣。而且魏征的墓穴更是被李世民推倒了,由此可以看出晚年的李世民已经变成了年轻时期的他的反面教材。
二、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开始追求长生不老
李世民一生的功过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的,然而就是由于年轻时期的李世民建立了极大的功劳,将唐朝变的十分繁荣,这也使得李世民想要长久的统治这繁华的帝国,就像曾经的秦始皇一样,想要万世征服这天下。
由此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在民间多出求取仙药,并且服用那些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由于过度的注重这种偏门左道,使得他对朝政已经开始不闻不问,并且他的死亡与长期服用所谓的“不老之药”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好大喜功
晚年的李世民逐渐的厌烦了繁杂的政务,开始喜欢功劳。频繁的派遣军队去征伐周边的王国,虽然唐朝繁盛,但是征战是十分消耗国力的一件事,而且虽然唐朝对周边王国的征讨都是胜利的,但是实际上的收获并不大,所以这种征战实际上对唐朝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反而将国力消耗殆尽。
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大兴土木,而且还追求长生不老,变得开始不听劝谏,经常发动对外战争,一步步走向了昏庸。唐太宗在前期还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君主的,他在前期的统治也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由此可见唐太宗在前期的治理中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到了晚年,唐太宗就变得非常的昏庸了,开始无心国事,而且还做了很多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事,也有人评价说,唐太宗的一世英名毁在了晚年。
唐太宗在晚年开始大兴土木,而且狂热的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之前的君王在有了权力之后都会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华的寝宫或者是坟墓,唐太宗到了晚年也是如此,开始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重修宫殿,引得民间的百姓抱怨不断。唐太宗还一直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祈求可以留住手中的权利,继续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唐太宗最后也是因为胡乱服用大量的所谓的“长生不老药”而死的。
唐太宗在晚年还不听劝谏,而且频繁的对外发动战争,一步步的成为了一个昏君。唐太宗早年间是非常乐于听取群臣的意见的,这在历代的君王中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从大臣魏征死后,唐太宗就开始慢慢地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甚至还捣毁了魏征的坟墓。除了不听劝谏之外,唐太宗还变得喜爱军功,经常发动对外战争,虽然维护了江山的稳定,但是也极大程度的消耗了人力,物力。
唐太宗晚年大兴土木,追求长生不老,而且还不听劝谏,频繁对外征战,变成了一个昏君。唐太宗之所以晚年如此的昏庸的原因可能是他有些骄傲自满,看到百姓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经济,军事实力也迅速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自满。因为自满,唐太宗就开始追求享乐,最终使得自己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晚年昏君”的印象。
唐太宗在晚年的时候是听不进去忠言逆耳的话的,所以对于一些忠诚对他的诚恳建议,他是根本听不进去,并且还会下次找机会报复他们,特别是一代忠臣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竟然将他的墓碑给毁灭了,看起来似乎有点儿狭私报复。虽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算不上是特别昏庸的皇帝,但是他还是没能够做到善始善终,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确实做了不少昏庸的事情。
而且到了晚年唐太宗也开始相信,不老之处追求长生,这大概都是古代皇帝的通病,因为所有人都想不死更何况是天子,拥有雍容华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到了晚年,他也用尽了所有的方式在民间寻找名医或者是高价购买一些丹药来吃,但可以说唐太宗的死与他乱服丹药也有一定的关系。
还有一点是唐太宗在晚年的时候重修了玉华宫等宫殿。其实很多皇帝都会大兴土木,想要翻修自己的宫殿,让他看起来更豪华,但是每一次的大型土木都是不被看好的,都会觉得是衰落下去的征兆。不过在那样物质匮乏,没有科技可言的古代。经常这样大动干戈,确实是比较消耗人力物力和国力的。所以这一点也是被质疑的原因,唐太宗早年是不会做这样的决定的,但是到了晚年之后却不顾大局,而只顾自己的私欲做一些事情。
唐太宗最过分的一点就是篡改史书,他为了自己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较好的名声,曾多次要求史官将资料给他看,并且按照他的想法来改,但是历史上是有规定,皇帝不能干涉史官的行为。而他这样的举动给后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也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唐太宗在晚年思想是比较昏庸的,而且比较贪图享乐,对政事也懈怠了。但是反而对充斥后宫有了极大的兴趣,而一代女帝武则天就是这时候被选进入宫的,但是当时却很少宠幸武则天,可见当时他选择武则天入宫也是为了充斥场面而并非真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