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上行与下行的理解?
上行,是指产品被售出,完成整个销售确认和评价的过程。同理,下行是指商品从网上被购买,通过配送链到达农村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在农村电商中的上行里,输出的商品以农副产品作为主要品类,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普遍将农村电商的上行称为农业电商的原因。
扩展资料:
农村电子商务在国家二十多个高密度政策文件的推动及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批次共496个县)工作的引领下,不但成为政策和产业的“风口”,而且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7年5月份迎来了第四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申报工作,而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也转到“农产品上行”,要求比例不少于50%,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梳理农业品上行和工业品上行的关系。
2017年第四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就明确要求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产品上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主要聚集农村产品上行,包括三项:
1、支持农村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2、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
3、县、乡、村三级具有服务农村产品上行功能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前言:近些年农村电商备受重视。要构建农村电商,得深度构建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两大流通路径。从现阶段看,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农村市场渗透逐年提升,消费品进村的线上购物习惯已初步养成。但另一边的“农产品上行”似乎走得并不通畅。到底如果打通并快速让农产走出山间,就成农村电商急需解决的关键点。
“农产品上行”一直强调“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将农产品从乡村输送到城市,便成为“农产品上行”的关键。纵观整个上行链路,这些年始终有不少问题阻碍。比如,作为非标品,许多农产品质把控、溯源技术、包装样式等不足;农产推广渠道狭隘,多数通过电商平台,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品牌特色不足;物流冷链配送不够完善,甚至流转链路长,到餐桌已然不够新鲜……所以,农产品上行之路我们要如何走,有什么可借鉴的思路?
农产品上行,凸显农产价值
农产品藏匿于山林,隐藏于大海。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万千,促使物资丰富,全国2800多个县,县县都有特产。但真正被市场被大众熟知的农特产并不多。主要原因一来是没有推广与销售渠道,二来是产品本身的价值没有被挖掘或凸显。农产品上行之路怎么走第一步,就要回归农产价值本身——因为农特产有典型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农作”。这就给农产品上行提供了首要落地思路:农产品需要包装,要展现农产特色。农产包装可以从几点切入:口味独特、营养价值、种植环境、典故来源等,从多维度赋予农产不一样的“故事”与内容。
走出县域,家乡人推广
现阶段农产品上行最广泛应用的思路便是通过电商平台输出。近些年各大电商平台甚至实体店都有农特产特色专区,设置补贴、加强推广,专门售卖特色农产。可仅靠这条路能快速铺市场么?如何让农产品上行快速渗透?“微商”的思路可参考借鉴——找一群人快速铺货。但曾经“卖生鲜”的微商有不少,那为什么现在又销声匿迹?因为生鲜商品同质化、宣传手法单一、耗损大。所以,由“微商”思路延伸优化,找一群家乡人结合风土民俗来推广家乡农特产,有“同乡人”的背书,加上“同乡人”最了解家乡,赋予他们更多营销手段,或许这条路就能快速铺开。
销向全国,构建农产社群
除了电商平台,近几年还有不少专门从事农产品上行展销的平台,都致力于农产电商,但也仅限于电商,单一的推广易被替代,特别是这两年直播、短视频、社交等新兴推广推陈出新,更让这些平台上的“农产”销售略显寡淡。所以,打造农产品上行,不能只是建一个商城,可结合民俗旅游、风土人情,让农特产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再引入“家乡人”“网红”等KOL意见领袖从不同维度开展群组推广,那农产品上行就不再是单一销售,还有更多可玩可看可体验的部分,可参与性就更强。
农产品上行之路怎么走? 可参考“一县一店-全国乡土消费社群”,一个专注于农特产上行与精准扶贫的农特产消费平台。该平台以全新农产品上行运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农特产商城,核心以“一县仅一店”的专属经营模式,招募全国2800多个县入驻,助力每个县自建县域农特产电商平台,汇集各地县域特产企业、农村合作社、农产基地等的优质“农特产”,赋予直播、短视频、海报、拼团、秒杀等营销手段,面向全国推广销售。
同时,联合全国县域农特产电商平台抱团发展,一同构建“乡土消费社群”,形成流量、商品、渠道、营销等资源共享,以此招募“家乡代言人”结合各地民俗旅游推广,一同与县域协作,为消费者打造一个围绕“乡土消费”,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高互动、多内容、泛娱乐的社群平台。
“一县一店”平台,由厦门又一城-社会化商业服务商提供技术与运营。是一家以IT和大数据技术驱动区域商业与产业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型企业,系中国十佳电子商务服务商、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阿里巴巴战略性投资企业。为客户提供商业共享系统、会员营销管理系统、全渠道分销系统、门店管理销售系统、小程序商城等技术系统。同时,还提供商业模式、运营方法以及资源共享等系列服务,助力每一个城市和县域打造商业流通与商业零售体系,驱动区域商业与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一城又一城”——打造城市又一个商业体系。
农村电商包含上行和下行,下行就是把城市工业品销往农村,比如家电,这类淘宝、京东做的比较成熟,反之就是把农村农产品销往城市,比如实名农户这样的平台,把农村农产品销往城市,简称上行。
监测的21种蔬菜中,13种价格上涨,5种价格下降,3种价格持平;普通鲜鸡蛋价格上涨0.2%;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上涨0.3%;牛腱肉、牛腩肉价格分别上涨0.3%、0.2%,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涨幅均不足0.1%;标一粉、特一粉价格分别上涨0.5%、0.4%。
扩展资料:
农业生产基地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强调生产的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使基地尽可能成方连片,形成规模。
二是在基地管理上,重点强调生产技术规程的组织实施,推行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统一服务。
三是在运作模式上,积极探索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产品
第一、农产品上行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
农村电商一个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打通销售渠道,助力农产品上行。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基层老百姓的消费欲望。目前,农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中间环节过多、无品牌意识、无分级分类意识、包装成本过高、快递成本过高和专业化人才不多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主要问题。
但是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及帮助农产品实现上行任务,并且真正的帮助老百姓赚到钱了,他们才会有心情去消费。农村确实是一个金矿,可是当自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谁还有心情来网购?
第二、工业品下行更多的是抢占市场、拉活经济
有人这样开玩笑,说老百姓忙活一整年,到头来都是给镇上的超市、电器铺、摩托车行打工。并且在农村农资、农药、电器等都属于垄断行业,中间的利润确实很大。但现在网购的还是占少数,大部分都是子女给在家的父母在买东西。
老百姓是很实在的,你帮我把农产品卖出去了,让我相信你网络的力量,自然会去网上买你的东西。要不然,只叫我买却不帮我卖,凭什么呢?
目前,像京东、阿里、拼多多、苏宁在农村市场基本是刺刀见红般的拼的头破血流。可是,全民网购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品质差的产品千万不能流向农村。
第三、让老百姓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
以前农产品为什么销售不出去?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现在是人手一部智能机,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了。可是真正的大数据红利,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从农村做起。让大数据普及,让农业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品牌化。
可追溯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买一个苹果就能知道是怎么来的。可我始终觉得,这一切都要让老百姓尝到甜头,要让他们首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