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初学佛者一定要先学戒律,佛灭度后以戒为师,现在末法时期,想修行就是先从戒律开始。先别研究别的,先学戒,把五戒做好了,抓住这个。先持戒,把戒律持好了,完了回来上早晚课。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有智慧了,再选择法门,这时你已经知道修行应该怎么走了。不然刚开始就匆忙的进入一个法门,修一修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合适但又修了这么长时间,有时候没法退出来。得选择好了,得一杆子到底。末法时期你把戒抓住了,就什么都抓住了,戒抓不住什么也抓不住。所以说末法时期修行最难的一点,就是在于能不能守住戒律。能守住戒律,那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了!我们修行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地方,抓住要害,抓住基础。
1.从戒律先开始,从三皈五戒开始,
虽然根基不一样,年龄不同,但是还是要从戒律,三皈五戒开示。有的说我岁数已经大了,我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
为什么要从持戒开始,因为我们成佛不是今生就成佛,我们要经过多少劫才能成佛的,是吧?我们今天既然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要给来生打好基础,这个很主要。人老了,不等于就是说,我们学佛就没有机会了,来生就不能学佛了。所以说,我们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应该从基础开始。
所以,我认为从戒律开始,再选择适当的书。2.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
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3.有的先从《地藏经》学
问题是《地藏经》虽然讲了孝道。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理解,我们的习性,有的不正确,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似的,这也不合适。最后,自己弄得神经兮兮,这也不好。
所以说应该先从《金刚经》学起。有了《金刚经》的基础,我们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像学密,它有个要求,学密先学显,所以这个很主要。现在有的人,被社会上一些大仙儿(巫医神汉),说众生、又是那个鬼、那个神来了,再就是空间等等。特别是有些大仙儿利用了《地藏经》,讲了一些事情。佛虽讲了一切因缘,也讲了六道众生,十法界的众生,但是都讲了一个诸法空相。因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讲了十法界,讲了众生的业力所产生的十法界?我们应该知道,十法界也是诸法空相。是通过十法界,让我们知道了因果不昧,我们应该收敛我们的贪嗔痴,不要造业。同时在这里,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幻境。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必须做好。
如果我们认为虚空有众生,当你知道了虚空有众生,哪个众生都度不掉的。佛菩萨心里是没有众生相的,《金刚经》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度众生,这就是皈依。
为什么我们有的给人皈依效果不好?就是因为他有了众生相。自己都迷在法界里,你怎么让人去得度呢?这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这么明白,特别是众生相一定要解释清楚。
有些大仙儿搞一些迷信的活动,它不是佛法。虽然民间有一种说法,狐蟒蛇仙啊等等说法,众生相,但是这些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等于佛法。
佛法是让我们觉悟,认识人生、认识宇宙——并不是执着这里的宇宙,不是产生新的执着。很多人纠缠在这里了。
最可怜的就是那些信“大仙”(狐蟒蛇仙)的,他们纠缠得更重了,最后不能自拔。而且不知道是错,他以为法界就是这样,他也不学佛法。我们学佛的人千万要从这里拔出来。(可参考:供奉“大仙”真相解读)
因此初学佛,我们应该经常读《金刚经》,学佛先读《金刚经》,时时读《金刚经》,这才能有正念。如果要不读《金刚经》,不严格持戒,我们不会有正念,就会堕落到像大仙儿一样,这个世界特别危险,一念不正,马上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所以为了得一念的清净,一念的正觉,必须严持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读《金刚经》,才会生起一点正念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摘自妙祥法师《行脚途中开示》《为大连居士开示》《为锦州居士开示》)
大德念佛要以「信愿」心为首,至心信乐念佛才能功不唐捐!
所以念佛重点在於「心」,而非「量」!
除了念佛,还须持五戒十善,此乃往生助缘!
印光大师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佛之心,专注於佛名号,即摄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
此三根摄於佛号,则眼、鼻、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
若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
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於佛名号,即摄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
此三根摄於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则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
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祈注意。
但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业消智朗,心地开通。何愁不解经义乎哉?祈勉力。(《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49页 答幻修学人问)
如子忆母,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一切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学佛人日用所当遵守之洪猷。自行如是,化他亦然。
倘舍此而欲越分立功,纵有小益,必伏大祸。且勿谓为老僧迂谈,则幸甚幸甚!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