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以下,为啥?医生实话实说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 健康 】
“把血糖控制好”、“别有并发症”、“最好能逆转”,相信这是所有有糖尿病的人所希望的,能做到吗?当然有这样的可能,至少可以做到阻止与延缓糖尿病的快速进展,让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应有的预期寿命。
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受损甚至凋亡,“没人干活了”,血糖就会越来越难以控制。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兼顾尽可能保护胰岛细胞少受损伤避免凋亡。
进餐后胰岛细胞受到高血糖的刺激,便会启动分泌机制开始分泌胰岛素,研究证实:血糖的启动值是5.6mmol/L,也就是说只要血糖高于5.6mmol/L,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就不会停止,相当于一个人连续24小时不间断持续加班工作。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胰岛细胞会受到损伤且损伤不断加重,“忍无可忍”之后便可能凋亡,血糖将更加难以控制,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因此,要保护胰岛细胞就要给它足够的休息时间,最好的休息时间就是在夜间睡眠中。
此时不会吃任何食物,没有外源性的血糖补充,机体处于空腹状态,此时血糖如能保持在5.6mmol/L以下,胰岛细胞则不会启动分机机制而得以休息,避免了连续分泌可能引发的”过劳死“。
那么,是不是把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以下,胰岛细胞就能得到保护呢?
研究显示:将空腹血糖尽可能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中起着70%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控制餐后血糖,才能进一步减小胰岛细胞的分泌负荷,促进保护作用最大化。
由于餐后血糖受饮食的影响较大,通常以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来评估整体血糖控制状况,研究证实:当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5.7%时,胰岛细胞受到的保护作用即可达到最大化。
最让人欣喜的是,有糖尿病的人如能达到上述控制要求,未来15年内病情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特别是新发糖尿病、病程尚未超过5年的人,严格按上述要求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有逆转的可能。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控制要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采取饮食、运动治疗的措施外,及时借助降糖药的帮助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对早期服用降糖药甚至胰岛素很排斥,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实际上,先用药将血糖控制好,解决”糖毒性“,在降低了血糖的同时保护好胰岛细胞,待血糖稳定及胰岛细胞恢复大部分功能后,逐渐减少降糖药用量直至停药才是正确明智的做法。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 健康 知识】
医生提醒:人到中年如果空腹血糖超过了5.6,别忘了经常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