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大学毕业生超过一千多万了,感觉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在找工作。
一、大学生太多了吗?还是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来消化。有人说,不多呀,现在大学生只占人口比例的4%,要知道你是跟同龄人竞争,你也不看看,现在的00后,有70%以上可以上大学,大学生还不多吗?
二、经济不行了。以往大学生多,但企业还能消化,无形中掩盖了大学扩招的问题,现在企业自身难保,怎么还能保证就业呢?一个数据说:民营企业承担了90%的就业,现在企业倒闭的这么多,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三、为什么不往工厂去?从数据来看,大学生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去工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企业不规范的多:无节制的加班、低工资、低待遇。
2、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大家都往公务员、事业单位挤,没有多少家长愿意孩子去工厂。
3、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以为自己是大学生,不屑打工,其实这个大学文凭是大跃进式的拔苗助长,根本不能与当年的大学生相提并论。
四、现在大家都想求稳定的工作,都想考公务员,不去工厂,这样精英就集中在政府机关,没有了人才,工厂还能发展与创新吗?
从感官来讲,劳动者的市场地位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环境中最不利的时刻,这不是一个良性的市场中应有的状态,更不应该是中国应有的状态。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战略显然出现了问题。
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法则,在激烈的竞争中更是如此,当自己心存侥幸之时,自身的拼搏之力自然而然的会有所降低,自然更容易被淘汰,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对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他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
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还在于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它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等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个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10.9%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不畅,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也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关系。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等等。
另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观念更新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很多家长认为,大学毕业生干具体工作就不算体面就业等。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