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
父母和孩子相处方式
父母和孩子相处方式,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孩子们当然也有自己的底线,这是不容他人触碰的。当家长们常常忽略了孩子也是有底线的,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呢,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1
一、如何与孩子相处
1、某些丢人的毛病
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2、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3、身体缺陷
一些诸如矮小、过胖、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4、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5、“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6、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二、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1、对子女的期望要切合实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美好愿望,但教育子女时必须要有理性的态度,要从子女的实际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成绩,不要一味紧盯著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这会使子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造成了极大影响。
2、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父母对子女的成长要做好足够的认识好准备,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调整和转换,不要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干涉过多,经常想控制自己,因此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3、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给孩子过分的爱,孩子本身也不愿意接受。调查中有的学生谈到父母过分的爱使他们感到于心不安,而且也使他们渐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安于接受父母的安排。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够使孩子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4、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子女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就不要对子女过分干涉,允许孩子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允许孩子有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要让子女大胆地去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经验,逐渐走向成功的人生。
了解了这些孩子们的底线之后,家长们就要注意了,这些底线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雷区,最好不要去触碰。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不去触碰孩子的这些底线也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一种体现。如果家长经常去触碰这些雷区,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与孩子关系的紧张。
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2
1、关注孩子的需要
要细致深入地了解孩子,关注宝宝的需要。不仅仅是从语言上,还要从他们日常的行为中去感受孩子的内在需要、潜在需要。
2、尊重孩子的看法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爸爸妈妈要记住,孩子也是一个话语主体。所以,在和孩子交谈的时候,不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认真对待对尊重孩子的看法,并与孩子进行良性的互动。
3、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她)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若这时父母应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
4、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孩子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宝宝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5、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如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父母冷暴力的危害
现在很多家长已经不再打骂孩子,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却有一部分家长将打骂转移为隔离、反思、轻视、冷淡。这种冷暴力正在深深的伤害孩子。
1、冷暴力会疏远亲子之间的距离。
妈妈试图用恐惧去威慑孩子,这种“冷暴力”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更大,这使得妈妈与孩子的.情感修复需要很长时间。孩子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中很容易缺失安全感,亲子之间的距离也会逐渐疏远。
2、冷暴力会让孩子感到缺爱。
因为工作太忙或工作上的不顺利,有些家长下班回家后对孩子不闻不问,无视孩子的问候和有意的亲近,对孩子疏于关心、态度冷淡。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爱自己,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3、冷暴力会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父母长期的冷暴力使孩子的心理在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伤,孩子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研究表明:受到冷暴力的孩子,在心灵深层会被植入“我不好,我不值得被爱”等信念,成年之后遇到挫折,很容易陷入到自暴自弃的泥潭中。
4、冷暴力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家长喜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出现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的判定为准,不给孩子任何辩解的机会。成年后,轻则失去活力,沉默寡言,重则抑郁不堪,自杀自残。
溺爱所造成的后果
1、自我中心化倾向
孩子从小就受“众星捧月”式的呵护,往往形成“自我中心化倾向”。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儿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2、妨碍独立自主能力培养
照顾者过分溺爱保护,怕孩子出事儿长期搂抱,剥夺了孩子接触坏境和爬行练习的机会;凡事包办替代,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家长溺爱和包办替代,使孩子以后的独立自主能力缺乏,而孩子坦然接受父母照顾。
3、耐挫能力差,形成不良习惯
在一些家境富裕的家庭里,父母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的生活,孩子的愿望能够马上满足,缺乏为生活奋斗的体验。加上有的家长误以为只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花数万元进好学校,就能成才。长期的纵容导致孩子耐挫能力差,稍有点挫折便丧失生活的勇气和完善发展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