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会同时存在?

 我来答
职场达人老许
2023-07-07 · 超过5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5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6.3万
展开全部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同时存在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下:

1. 结构性失配:大学生毕业后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过剩,而一些新兴行业却缺乏人才。这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竞争激烈的局面,同时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难以找到与自身需求相符的人才。

2. 技能与经验不足: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缺乏实践经验是他们找工作的一个障碍。而企业在招聘时通常希望能找到经验丰富、能够立即投入工作的人员。这样的不匹配也导致了两者难以达成共同的目标。

3. 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某些地区或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有限,这也导致企业在这些地区或行业里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4. 双方预期不一致:大学生希望能够找到薪资待遇好、发展空间大的工作,而企业则希望招到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员工。预期不一致导致双方很难满足彼此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学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能和实践经验,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企业可以优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与高校建立良好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提前规划招聘需求。政府也可以采取措施,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与岗位的匹配。通过这样的综合努力,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问题。

点烟话寂寞
2023-07-03 · 我是快乐制造机,分享快乐每一天
点烟话寂寞
采纳数:88 获赞数:8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同时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供需失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庞大,而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数量有限,导致供需不平衡。特别是在某些特定行业,如高科技行业和金融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相对较少,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供需矛盾。

  • 教育和培训不匹配:一些大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大学生毕业后在技能和经验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此外,一些企业也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新毕业的大学生经验有限,缺乏竞争力。

  • 地域分布差异: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也与地域的分布差异有关。一些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的企业需求人才,但在其他地区的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了供需失衡的情况。

  • 城乡就业差异:由于一些城镇企业相对更具吸引力和发展空间,导致城市就业机会较多,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局面。

  • 人才匹配度:有时,企业招聘要求过于苛刻,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毕业生来说,要求的工作经验、技能或背景与他们的实际情况不符。这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学和企业之间加强对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改进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经验,同时也需要企业对于用人需求的合理调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农家好科技
2023-07-07 · TA获得超过1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7.2万
展开全部

企业招聘难、求职者难找工作的问题一直存在,“还是找个厂子去上班吧。”

这句本是用于劝勉的话一度成为年轻人之间广泛流传的热梗,在考研、公考失利或者求职遇挫,甚至唱歌跑调、输掉一局游戏时,都能听到这句调侃。

准确来说,“用工荒”和“就业难”并不是同时存在的两种分割现象,而是同一个现象的两种表现,目前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常态

劳动者与岗位的衔接存在滞后
每年扩招的大学生数量、递增的毕业生大军、大公司降薪裁员和关门破产的新闻层出不穷,各种噱头造势充斥着网络,在各种媒体舆论的渲染下,我们不得不相信就业市场确实不容乐观。

一到毕业季就会有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向社会,教育部数据统计,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攀升至1100万,然而我国就业市场却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现象。

按照常理来说,既然有“用工荒”,人们的就业应该不是问题,但实际情况却是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那么究竟是企业缺人还是人缺工作呢?目前的“用工荒”与“就业难”,总体上是一种错位叠加现象,即劳动力市场既有需、也有求,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对接。

企业有用工需求,劳动者有就业愿望,但其中存在着阻断了供求双方的障碍,使其匹配起来十分困难。

首先,劳动力市场虽然存在空缺,但求职者的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劳动者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实现人岗匹配;

其次,由于信息传递不畅通和市场功能的局限,这些人无法实时得到企业招工用工的信息。






用工荒是因为岗位待遇差
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造成“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许多企业对工人的压榨可以说是到了极致,不再采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而是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降低工人的成本,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压榨工人,因此变成了悬在工人头上的一把剔骨刀。



一方面,企业想要招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员工,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意改善所设岗位的工作环境,同时不重视员工的基本需求,例如不改善住宿环境、不按时发工资和肆意罚款加班等等,结果是不仅招不到人,更可能会造成员工流失严重。

创业初期的公司通常会出现招不到人的问题,因为大学生一直受到“先就业再择业,高起点好择业”的观念影响,对待大型上市公司往往趋之若鹜。

而对于创业初期的小公司则是避之不及,这样的结果无非是知名企业用人供过于求,小型公司供不应求,最终激烈的竞争压力又落回了大学生自己身上。

在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下,行业层出不穷,企业为年轻人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多,因而即便不进入公司上班,毕业生也能找到其他的出路,或创业或自营,无需担心赚不到钱。






招聘难是因为毕业生眼高手低
在如今应届大学生的群体中,排除那些想继续深造、积极在家备战考公考研等对自己有清晰人生规划的。

对于剩下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对自己清晰的认识,从小到大看过太多类如比尔盖茨、乔布斯之流的励志故事,早已被所谓的成功学洗脑,为浮躁的社会风气所累。

从旧有的传统观念来看,大学生非常“值钱”,而现实是经过数年来高校扩张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文凭越来越普遍化。



在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时,那些“自命不凡”的大学生会产生难以适应从基层干起的巨大心理落差,在收入与欲望不相适配的现实压力下,他们不想通过适应工作来认清自己,而是幻想毕业就能一步到位,在机会面前却又没有足够胜任的能力,所以最后找不到工作。

现今多数大学生都是家中独苗,在家庭中养成了骄纵懒惰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则会在他们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显露出来,比如做事拖沓和不愿吃苦……

谁不想拥有一份薪酬可观的稳定工作呢?但这恰恰需要努力和阅历,妄想一蹴而就便是眼高手低,只有痛楚才能打破他们象牙塔里的美梦。

不可否认,如今的社会是一片逐利的海洋,人人都想赚大钱,然而部分年轻人不懂得社会规则,只顾追随浮躁的社会风气导致眼睛和双手无法有效协调,最后事半功倍,得到来自社会血淋淋的教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oufeiwong
2023-07-07 · TA获得超过7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9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9.5万
展开全部
同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这个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结合当下社会职场实际进行详细分析:

1.就业结构不匹配: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传统热门专业,导致某些行业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和职业需求也在不断涌现,但大学教育与之对接不足,导致很多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

2.岗位技能要求变化: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调整。部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缺乏适应性和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就业困难。

3.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认知和了解有限,往往只关注少数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而忽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企业招聘需求与大学生的求职期望之间存在信息断层,导致人才供需不匹配。

4.地区和结构性差异: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或特定行业,就业岗位相对较少,也会造成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并存的局面。同时,一些行业由于结构性调整或市场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可能有限,也会导致招聘困难。

5.就业观念和期望不一致:部分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较高,希望从毕业起即可获得高薪、高地位和理想的工作。然而,实际的职场竞争和就业环境并非如此,这导致了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现象。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大学应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调整教育内容,培养具有适应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和各个行业的岗位需求,提高求职者的适应能力和就业信息获取能力。

3.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创新实验室等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

4.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兴行业和就业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引导人才流动,平衡人才供需。

5.个人自身素质提升: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训和课外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综合施策,可以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问题,促进人才市场的良性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3-07-07 · 超过24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09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31.4万
展开全部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同时存在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供需失衡、结构性矛盾、教育体系问题等。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一、供需失衡导致的“就业难”和“招人难”
1.1 就业岗位结构与专业结构不匹配
由于教育体系、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有些专业培养的人才过剩,而有些领域却急缺人才。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使得企业在需要的领域难以招聘到适合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了就业市场的分化。一些地区招聘需求不足,就业机会有限,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用人需求旺盛但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
1.3 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就业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因素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需求减少,同时新兴领域和新型职业的需求又难以满足。这种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就业的不匹配现象,也是导致“就业难”和“招人难”共同存在的原因之一。

二、教育体系问题引发的“就业难”和“招人难”
2.1 知识结构与就业能力的不匹配
一些大学培养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当毕业生进入职场时,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合理的职业规划,往往难以胜任工作。企业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员工,但却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导致“就业难”和“招人难”并存。
2.2 创新意识与创业环境的不完善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面临着融资难、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创新创业困难重重。同时,一些企业也面临着发展压力,无法提供更多的机会供大学生就业创业,进一步导致“就业难”和“招人难”的并存。

三、结构性矛盾导致的“就业难”和“招人难”
3.1 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不匹配
市场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一方面,一些企业需要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具有狭隘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导致供需双方难以有效对接,进而产生“就业难”和“招人难”。

【总结】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同时存在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供需失衡、教育体系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就业岗位与专业结构不匹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就业不匹配。教育体系问题主要包括知识结构与就业能力的不匹配以及创新意识与创业环境的不完善。结构性矛盾则体现为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不匹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更多创业机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