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性能最差的日军武器
二战时期性能最差的日军武器
二战不仅仅是各国经济、资源的较量,还是各国武器的比拼,谁的武器用得好,谁就有可能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出更好的效率,有就有可能做到弹无虚发。
我们知道那种冲锋枪一扫,敌人死一片的爽感,但那只是横店才有的刺激剧情,现实中武器会出现各种问题,会死机,会抽风,会放空枪,战场上所有预料不到的问题都有可能发生。
对于战士而言,一个优秀的战士必须有一个趁手的武器,武器还在于人的配合,再好的武器跟你没缘分,你用着不顺手,那也是废物,就算那些别人认为不咋样的武器,在你手里能发挥出神力,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不过有一种武器,大家都嫌弃,觉得不好用,宁可用比它更便宜的也不想用它,这就是这个武器的不对了,或者是武器生产国太垃圾。
二战时日本的武器比较先进,他们学习了很多德国的经验,对德国武器进行改造,偶尔也会出几款精品,比如轻型迫击炮。其中日军的九七式迫击炮,又称 “小钢炮”,口径为90毫米,射击速度非常快。
设计较轻的迫击炮通常单兵就可以携带,很轻,设计比较简单,跟掷弹筒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掷弹筒所使用的发射药时装填在弹体的下部,迫击炮放射的弹道简单粗暴通常不留发射死角。
日本比较垃圾的武器,这个武器几乎代表日本最差的武器,我们给这个武器起了个名字叫“王八盒子”。为什么会叫“王八盒子”这个名字呢?这里含有中国军民对日本人的蔑称。
中国老百姓把那种比较笨重的,需要斜跨在肩上的手枪叫“盒子枪”,比较小的,别在腰间的教“撸子”,这是王八盒子名称的第一个来源。
第二个来源要从它的设计理念开始,它采用的凸鼓造型,是为了能装足够多的枪弹,这个造型看并氏上去像乌龟的盖子,所以得名王八盒子。
这种“王八盒子”是二十年代日军军方要求设计的,是在一款手枪上改进来的,采用德国鲁格手枪的外形设计,当时用世界眼光看还是比较先进的,而且只有日军军官才能装备这种手枪。
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士官也开始装备这种手枪,渐渐的在日军的炮兵、工兵、化学兵中像瘟疫一般流行起来。这种手枪是日军在二战时期最差的武器,跟鲁格手枪一样,经常抽风,各种抽。
首先,十四式手枪经常发生跳弹,射击精准度很差,瞄准指针就会被撞歪,而且对环境依赖度非常高,在北方寒冷的地方手枪就会卡壳,日军欲哭无泪。
更坑爹的是日军战败后打算自杀,叽里呱啦喊着日语,结果根本自杀不了,不是卡壳就是放空弹,大家可以脑补下那个场景。
这个手枪射击是在常规室温下射击的,根本没考虑复杂的天气,在南方潮湿的地方手枪就更不能用了。
其次,十四式手枪的穿透力很差,只能打透塑料泡沫门,木板的打不透,但运气好也可能会打穿木板的门,所以很多日本低级军官宁可使用三八大盖。抗战期间,日军武器经常被八路缴获,在华北战场上,中国军民缴获了很多王八盒子,游击队员一般使用日军磨行的王八盒子,那也是没办法,如果他们有别的武器就不会用这种武器瞎蔽哗。
游击队最喜欢用的近战武器是盒子炮,或者汉阳造,汉阳造是国产的,也比日军的武器好用多了。很多老兵讲述抗日的故事提到王八盒子都是相当鄙视,其实武器好不好用,只有实战才知道所以各国现在设计武器,都会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试验。
二十世纪初,日本在设计武器时候没那么用心,而且时间紧迫,所以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有充分时间拿到各种环境下使用,可能一些武器适合日本当地的环境,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环境。
同样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也缴获了很多日军武器,美军对王八盒子也是充满鄙视,收缴后宁可扔了也不用,由此可见日军的武器有多差。
不过很多美国军事迷喜欢收藏三八大盖,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武器,美军当时就喜欢用三八大盖步枪,这种步枪射速很慢,但精准度很高,射程也比较远。
日军声称王八盒子来源于德国的鲁格手枪,实际德国鲁格手枪比日本性能好很多,是德军喜欢用的武器,所以可以看出,日军当时的生产能力不行,至少不像他们吹嘘得那样好。
军事大国是要靠实力说话的,靠摆花架子行不通,是驴子是马还要上战场溜溜,要经得起实战的考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