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树的资料

 我来答
超级飞翔老鹰
2011-02-24 · TA获得超过1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8万
展开全部
龙眼栽培技术

龙眼是我国亚热带特产名贵水果。在我国栽培居世界首位,而我区是龙
眼主要产区之一。 80年代以来,我区龙眼生产迅猛发展,至1997年龙眼
种植面积达330万亩,总产13.75万吨,至1998年面积达370多万亩,产量
达16.59万吨。面积和产量均超过福建和广东省,居全国首位。但是我区
龙眼生产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首要的问题是单位面积产量很低,平均亩
产150公斤左右,比福建省最高亩产830多公斤低出680公斤,比厦门同安
区1985 — 1995年平均亩220公斤低70公斤。造成我区龙眼低产的主要原
因:除经营者失去经营信心,步入低投入、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出现了粗
管、失管现象外,主要还受全球气温增高,我国暖冬年份增多的影响,使
龙眼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去平衡。具体表现在冬季抽梢、春季冲梢、雌
花比例低。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1996年以来在龙眼生产第一线进行了深
入研究,探讨龙眼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掌握了一较成功的种植管理经
验,特别是对龙眼花芽分化的理论与实践有更清楚的认识,弄清了“控冬
梢生长,促冬芽转变为花芽,控冲梢抽发,促雌花比例提高”的技术措施,
发明了生物型果树成花植物有机营养调节剂---宇花灵系列产品的技术配
方,并申请了专利。为了把这一成果尽快转变为生产力,提高龙眼单产,
实现年年高产稳产,为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作出更大贡献。现介绍龙眼的丰
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

一、施肥

施肥是成年果树土壤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增产稳产和克服大小年结果
现象的基本措施,要根据龙眼树生长情况,分期适时施足肥料,以充分满
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成年树在肥源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依树体生长、
开花结果的变化,过去要求全年施肥 4~5次,本人认为以下三次根际施肥
已经足够。

(一)根际施肥

1、花前肥(促花肥) 于12底至1月中下旬施下,目的是促使花穗健
壮,花器官发育良好。施肥量:按每株产果100斤计,株施复合肥1--2斤,
堆沤腐熟的农家肥50 — 100斤加花生麸粉1斤。复合肥要淋施或雨后撤施
,农家肥及花生麸粉在根际铺施于树冠周围。如果能在树冠周围开50厘米
深的环状沟连同杂草一起施下更为理想,施肥时期要根据树势、叶色深浅
及雨水等情况来决定时间早晚,如果树势较旺,叶色较绿,或天气回暖早
或雨水多,一般不宜早施。反之,弱树或天气较冷或喷激素控制过重,则
要稍早施肥。

2、壮花壮果肥 在花穗骨架已形成后至第二次生理落果之前施下,目
的是及时补充开花后期树体的营养,保证幼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对
减轻第二次生理落果,促进果实增大,提高当年产量。为采后抽发秋梢,
培养良好的结果母枝打下基础。施肥量:每株(按产果子 100斤计)施有
机肥50--100斤(如果花前肥已施,在肥源不足时可以少施),尿素1--2
斤,钙镁磷肥2--3斤,氯化钾2--3斤,花生麸粉2 — 3斤,硫酸镁0.3
— 0.5斤,均匀地撒施在树冠滴水线下,并及时覆盖稻草及淋水。

这次肥料可根据地树势、叶色情况,少施或不施。

3、果前(后)肥 一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特别忌施迟效肥或颗粒肥
料如不易溶解的复合肥,不利于果树及早吸收。这次肥的作用在于提高产
量,减少后期落果,恢复树势,减少采果后落叶,及时促发秋梢生长,培
养良好的结果母枝,减轻大小年结果现象,实现年年丰产稳产均十分有效。

采果前 10--15天在树冠滴水线范围淋施1次腐熟的花生麸水或粪水20
0 — 300斤加尿素1--2斤,易溶的复合肥1.5--3斤,硼砂30--50克。如
果这次肥不能按时施下,也必须在采果后七天内施下,肥料改用腐熟的花
生麸水或粪水200 — 300斤加碳酸氢铵2 — 3斤,氯化钾2斤,磷肥1 —
2斤,硼砂30--50克。

如果气候干旱,必须及时淋水或灌水,确保采果后秋梢及时抽出。

以上三次施肥都非常必要,特别是第一、三次,务必按要求实施。

(二)根外追肥

每次喷药时,都可以加些叶面肥料。建议采用宇花灵有机营养系列产
品,尽量少用无机类化肥。

二、整形修剪

(一)幼龄树的修剪

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养丰产稳产的树形。整形应从幼龄树开始,从定
植开始。定干:种植时,留主干高 50--70厘米,种植成活后,在主干上
选留2--3条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主枝作一级分枝,一级分枝长至50厘米
时,在40厘米处摘心,同理在一级分枝上选留2--3条分枝作二级分枝,同
样方法留三级分枝、四级分枝。使各级分枝均匀向四周伸展,形成开张的
圆头型树冠。

(二)成年树的修剪

成年树修剪的目的是保持健壮的树势和培养良好的结果母枝。修剪通
常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春剪主要是剪除过密枝、弱枝和病虫枝,并结
合疏花。夏剪在 6--7月进行,剪除过密枝、病虫枝、细弱下垂枝,并结
合疏果。秋剪主要在采果后进行,这是一次精细的修剪工作,主要是剪除
枯枝、病虫枝、荫蔽枝和过密枝,并把抽发过多过密的夏、秋梢剪除一部
分,每条基枝剪留1--2条生长健壮、分布合理的枝梢,使集中养分,促进
结果母枝生长充实。

三、病虫防治

(一)龙眼“鬼帚病” 又称秃枝病、丛枝病、扫帚病等。病原体为一
种病毒,通过嫁接或虫害传染。病株幼梢受害后幼叶变狭、弯曲、叶缘卷
曲,不能展开,叶色淡绿。病叶呈各种畸形,易脱落。病梢的叶片干枯脱
落后变成秃枝。有时也出现新梢丛生,节间短缩,呈扫帚状。受害花穗节
间缩短,成丛生或簇生花穗,无法正常结果,病树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终致全树死亡。

防治方法:

1、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
防治木虱、蝽蟓、白蛾蜡蝉等害虫。

2、及时剪除病枝,将病枝集中烧毁并喷雾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
连喷2次。

(二)叶斑病、炭疽病 危害龙眼幼苗及叶片,造成落叶。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2、冬季清园,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全园撒施石灰粉,以减少病菌源。

3、病区在发病期连喷0.5%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
--3次,每次间隔10--15天。

(三)霜疫霉病 主要危害花、果实。

防治方法 :

1、在花朵张开之前及果实受害初期,喷洒40%乙磷铝300倍液或代森铵
800倍液。

2、谢花时,要安排人工摇花,及时摇落枯花。否则遇上阴雨天气,会出
现“沤花”。

3、于花蕾期和小果期,喷一次瑞毒霉10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

(四)蝽蟓 蝽蟓以若虫和成虫吸食龙眼的嫩芽、枝梢、花穗和幼果的汁
液。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引起严重落花落果,蝽蟓常分泌出臭液以自
卫,导致沾有臭液的嫩梢、嫩叶、花穗、幼果焦枯而脱落。

防治方法:

1、在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的时候,利用成虫的假死特性,摇树,使在叶
背上过冬的蝽蟓成虫受惊掉落地面,然后扫除杀灭。

2、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于成虫产卵前后和幼虫发生时各喷1次。
第一次约在3月上中旬,第二次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五)蛀蒂虫(以前误称爻纹细蛾) 是为害果实、叶片、枝梢的最主
要害虫。危害状:叶片,从幼叶中脉蛀食,造成枯叶、落叶;枝梢(亥麦
蛾),以幼虫蛀食嫩梢、花穗,形成隧道,枝梢生长点受破坏,形成丛枝。
果实,成虫产卵于果实基部或果蒂上,孵化后幼虫即从卵下侵入幼果,蛀
食果核,致使果实脱落。

防治方法:

1、控制冬梢,减少越冬虫源。

2、新梢抽发期,每隔2--3天检查嫩梢顶芽及叶上的着卵量,当卵量比上
次显著即需用药。药剂有:高效低毒草的内吸类农药,也可以用灭百可
3000倍液,40.7%乐斯本1000倍,2.5%敌杀死3000倍液等喷雾。

3、结果树防治在采果前40天检查果上着卵率,当卵果率达1%时,开始喷
药防治。

四、控制冬梢,促进开花

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也就是冬季适当低温和干燥的情况下,只要栽
培管理措施得当,龙眼就可正常开花。但是随着异常气候的日益频繁,暖
冬、暖春的不断出现,仅仅靠普通的栽培措施并不能保证龙眼年年正常开
花,大小年结果现象亦难以得到有效克服。正常年份时,温度、湿度、光
照正常,符合龙眼开花所需要的光周期、低温和适度的干旱,龙眼树体内
的各种营养、蛋白质和激素以及彼此之间的比例能满足龙眼开花的需要。
但是当天气异常时,树体的生长常态被打乱,开花所需的各种营养、激素
及其比例失去了平衡,冬季营养生长过旺。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通过
人为调控的办法来控冬梢促花,目前绝大多数人主要是通过化学调控(如
喷施乙烯利、多效唑等激素类药物)并辅以栽培措施,来减少龙眼成花所
需要的营养(主要是有机营养)的消耗和维护激素平衡,使龙眼能够顺利
地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抵消异常天气对龙眼开花带来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冬梢?

冬梢是指 11月底至翌年1月初抽生的营养枝。龙眼花芽分化和开花所
需的养分,主要是靠秋季光合作用产物所积累的营养物质,而冬梢萌发消
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必然减少花芽形成所需的营养基础,而抑制花芽的分
化,影响开花结果。不抽生冬梢是龙眼能够成花的关键因素,凡是干扰破
坏生长点细胞代谢的方法,都可控制新梢的萌动生长,达到控梢的目的,
这种干扰破坏力愈强,控杀梢效果愈明显。因此,控制冬梢的抽生是龙眼
丰产栽培一项重要的措施。

冬梢如何控制?过去控制冬梢的方法:

① 深锄断根 对树势较旺,芽饱满,有可能抽生冬梢的,在龙眼树树
盘深锄 20厘米,或者在树冠外围挖深30--40厘米环状沟,切断水平侧根,
让其日晒风吹晾根30--40天,待叶色开始退黄时再填土杂肥、表土、垃圾
后盖土。

② 环剥 健壮末次梢老熟后进行,深至木质。

③ 化学药物控梢 末次秋梢老熟后,用多效唑、比久、乙烯利、控梢
促花素等药物来控冬梢或杀冬梢。特别当出现冬梢后,幼叶未展时喷0.2
--0.3‰乙烯利杀梢。

这些药物如多效唑如果用药量不够,则效果不明显,起不到应有的控
梢促花效果,但如果使用浓度过高,碰上高温干旱天气,往往造成抑制过
度,成花困难。乙烯利可诱导雌花,但同时又是一种脱落剂,如果使用不
当,用量过大,尤其是现蕾期,很容易导致落花、老叶脱落。

五、抑(杀)春梢,提高雌花比例

春梢的抽生不利于开花,荔枝龙眼的花芽大多是花芽和叶芽的混合芽
(混合花序),若小叶生长过旺,则花芽受到抑制,或花芽退化,或会造
成落花落果,影响花质,降低坐果率。因此在生产上要尽快抑制花序中的
小叶。在生产上常安排人工摘除。该方法简单,但工作量大,不适于大型
果园采用。同时无法提高雌花比例。另一种办法化学调控法,这种办法主
要利用嫩叶、老叶在脱落机制上的差异,选择只使嫩叶脱落、不伤老叶的
调节性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 3 — 7天)控制和杀除春梢中的幼嫩叶
片或混合花序中的小叶,抑制营养生长,保护和促进花器的发育,提高成
花率和成花质量。这种方法目前在市场上很难买得到效果较理想的药物。
我们针对生产实际,发明创造了一种生物型高效果树成花有机营养调节剂
--宇花灵系列产品。这是一种非常可行有效办法。

六、龙眼花芽分化“两控两促”技术

龙眼花芽分化“两控两促”技术是指:控冬梢延伸,促冬芽转变为花
芽,控冲梢生长,促雌花比例提高。本技术以叶面喷施宇花灵系列产品,
来实现只仅控制冬梢和冲梢,而不杀死嫩芽及花芽,不因使用浓度过高或
用量过多而伤害老叶。因此在使用上既方便又安全,既经济、又高效 。

由于入秋以来的干旱影响,龙眼树根系吸收水肥受阻,致使上次秋梢
老熟延缓,最后的秋梢结果母枝不能按时在 9月底10月初抽发。而10月初
以后各地又陆续下雨,使已老熟的秋梢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抽发新梢,称
晚秋梢。而叶色转白或转青老熟度不足的龙眼植株将会在11月底以后抽发
新芽,称为冬芽。这些芽因气温下降,老熟缓慢,待老熟重新抽芽时温度
已偏高,第二年不能成花。因此在生产上常采用乙烯利或多效唑等生长调
节剂来杀死嫩芽或抑制其生长,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树体的营养消耗,有利
于果树的开花,但这种做法如果是有经验的人做效果还可以,如果稍不小
心,因枝条老嫩程度不一,或因树体长势不一,或品种不一,或喷施时的
气温不同,尽管用同一药物同一浓度,都会效果不一,有成功者,也有失
败的。更有甚者,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喷洒药量过多使植株进入深度休眠,
延误抽芽时间,待重抽芽时温度已超过成花所需的低温,以致发生冲梢造
成无花。

采用我们的技术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一、我们生产的技术产品——宇花灵,主要原材料来源于植物,是从
植物营养中提练出来的成花蛋白,又应用于龙眼成花。

二、施用宇花灵主要目的是抑制龙眼等果树的冬梢生长,调节树体内
的激素与营养平衡;给龙眼提供成花营养,增加树体的营养物质的积累,
提高树体有机营养水平,提高树体细胞液浓度,增强树体大分子的合成能
力,合成花芽分化所需要的特异酶蛋白,从而启动花芽分化基因的表达,
促进龙眼成花。

三、宇花灵只是供给果树成花所必须的特异酶蛋白,本身没有杀梢元
素,因而它不杀嫩梢(更不用说老叶),也不会杀花,相反它能够大大提
高雌花比例。

宇花灵的使用方法:

1、 夏延秋梢或秋梢: 也就是在 10月20日以前抽生的梢,在其老熟
后请别喷乙烯利、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来抑制其生长,如果在12月初以后
继续抽发冬梢,待 其长至5 — 6厘米时,用宇花灵2号喷施一至二次,诱
导其变成花芽

2、 晚秋梢 :待其老熟时已经进入了寒冷的 1月,在其转绿前就要
喷施宇花 灵一次,用宇花灵2号一瓶加水105公斤,喷湿叶面。使它能在
低温的1月下旬至3月分化成花。如果在2月上中旬龙眼出现露红时,若出
现带小叶,再喷施一次,防止其因遇上20℃以上的高温而发生“冲梢”,
提高雌花比例。

3 、对老龄树、弱树 : 其长势较弱,生长速度慢,积累养分也慢,
因此在晚秋梢抽生后必作以下处理:晚秋梢叶片展开后每隔 7天用宇花灵
一号1包加水15公斤稀释喷洒叶层,喷至叶面布满雾点,呈欲滴未滴样,
连喷2--3次。每一次喷宇花灵时每15公斤水加入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钾复
合肥25--30克。待冬梢抽出时再喷施宇花灵2号。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板状根较明显;树皮黄褐色,粗糙,薄片状脱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一龙眼树
15厘米,宽2.5一5.0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2一15厘米,花杂性,簇生,黄白色;花粤5裂;花瓣5;雄蕊8,着生花盘内侧;子房无柄,2一3室,密被长柔毛,有小瘤体,柱头2一3裂。果核果状,球形,果皮干时脆壳质,不开裂;种子球形,褐黑色,有光泽,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围。 特性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龙眼树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编辑本段价值
保护价值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保护措施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栽培要点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观赏价值
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经济价值
干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自古以来人文繁盛。优越的自然条件、 悠久的人文开发历史,促进了龙眼在泉州的栽培。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分给我ok?
蜥蜴跟不上
2011-02-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板状根较明显;树皮黄褐色,粗糙,薄片状脱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一15厘米,宽2.5一5.0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2一15厘米,花杂性,簇生,黄白色;花粤5裂;花瓣5;雄蕊8,着生花盘内侧;子房无柄,2一3室,密被长柔毛,有小瘤体,柱头2一3裂。果核果状,球形,果皮干时脆壳质,不开裂;种子球形,褐黑色,有光泽,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w1ai1zxy
推荐于2017-09-18 · TA获得超过32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7万
展开全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板状根较明显;树皮黄褐色,粗糙,薄片状脱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一龙眼树
15厘米,宽2.5一5.0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2一15厘米,花杂性,簇生,黄白色;花粤5裂;花瓣5;雄蕊8,着生花盘内侧;子房无柄,2一3室,密被长柔毛,有小瘤体,柱头2一3裂。果核果状,球形,果皮干时脆壳质,不开裂;种子球形,褐黑色,有光泽,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围。 特性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龙眼树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编辑本段价值
保护价值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保护措施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栽培要点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观赏价值
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经济价值
干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自古以来人文繁盛。优越的自然条件、 悠久的人文开发历史,促进了龙眼在泉州的栽培。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