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
2020-02-18
引用我刚高三毕业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可资借鉴
一、基础知识靠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谓积累,其实便是——背。
这一点在我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是贯彻始终的,也是毛老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的。当然,记忆也分为几个层次。从最基本的古诗词,文言文的背诵理解默写,到常见成语,文学常识,再到课外作文素材的积累摘抄背诵,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一些同学直到高考都没有完成上文提到的第一层次,那么,正在追逐梦想的你,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所谓文学素养呢?
以常见的成语为例,有很多成语的样子十分相似,但是意思却可能大相径庭,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将其积累下来,并且背诵下来。
(以我自己的部分笔记为例)
Maoge说过,在高考的时候,你所见到的成语必然是你很熟悉的,是不存在争议的。那么,认真背诵积累在对于分数的提升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课文的默写同样需要总结积累,比如什么地方是“唯”什么地方是“惟”,哪一句结尾是“矣”哪一句结尾是“也”。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记背,以期滚瓜烂熟的。
(《赤壁赋》中的“惟”)
(《琵琶行》中的“唯”)
(《劝学》中的各种“矣”“也”)
当然,上图只是举例,实际上这种还有很多,需要自己总结。
同学,与其期盼所谓文学素养的觉醒,还不如从每一天早自习做起,认真背诵,认真积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个“腹有诗书”的人,他的语文成绩是不会太差的。
也正是因为背诵积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且弥补方法简单粗暴,在语文成绩的提升上立竿见影,所以Maoge说:语文够浩瀚,考试可以很简单。我们深以为然。
只要抓住语文学习的积累这一环,那么语文成绩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了。
二、阅读理解能力要提升,关键是读懂,重点在方法。
对于文章的读懂,可能更多的体现的是核心素养,对于它的提升提升绝非一日之功,但是阅读的最终考查方式是试卷,是阅读题。那么,阅读就必然有其规律,在应试上就必然有其技巧。
我先说一下诗歌阅读。
Maoge经常说,古代汉语其实比现代汉语简单。确实,现代汉语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规则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古代汉语的简单之处就在这个地方,它已经成为定局,只要你肯花时间,肯去总结,你就可以提升。
而体现在诗歌上的一个最明显的“不变”就是“情感不变”。古诗的感情大致就只有:思乡怀远,借物抒情,怀古伤今,山水田园等有限方面。至于像思妇闺怨这类的诗,出现在高考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既然已经抓住了诗歌情感有限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关于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Maoge将其总结为一个坐标系,足够简单,足够实用。
(诗歌情感坐标系如图所示)
在这样的坐标系的帮助下,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就变得十分简单了,即使对于所谓文学素养不高的同学而言同样如此。
举以上的例子即是想说明一点:对于阅读理解考试,方法是重点。
再谈到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同样有规律,不赘述,仅在此展示小说行文谋篇布局的四个角度的课堂笔记。
(部分课堂笔记)
三、语文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
主观题的表达应用即是对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体现。关键在与看同学们的思维与文笔。而正如老师所说,一些语用题的文采就体现在对排比,对偶,比喻等一系列手法的运用。毕竟在短短的一百字左右的语用题里,这就是体现文采最粗暴的方法。
至于作文,更多的是要求同学们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对事物能够拥有自己独到,正确,理性的看法。这也就是高考作文大多为议论文的原因。当然,高考作文也会有宏大叙事,记叙文,散文等呈现方式。而且,现在的语文作文出题并不故意回避热点,只要求同学们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这样,其实对于高考作文的准备其实是一种慈悲。
那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依然是要回归到背记上。在Maoge语文课堂的读背手册上有很多作文素材,名人名言。可以将自己感兴趣,或者运用广泛的句子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在早读的时候将它背下来。这其实就是作文“有话可说”的源泉。
(摘自读背手册的名人名言)
再者是锻炼自己的思维,每周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应该认真收看《新闻周刊》,并且可以对其中的热点做一个整理,体会央视学霸们的思维方式与角度,甚至可以自己练笔。总之,对于提升作文有利的活动都可以实践。
除了以上三点,写好字,写随笔,多体会,对语文成绩的提升也都是大有帮助的。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提升文学素养之前,同样可以提升语文成绩。反复记忆,认真思考,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找到薄弱点,对症下药,那么,正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能从中找到灵感的你也可以取得傲人的语文成绩。
同学们,前方正是一片光明。
说明:高考结束,欣闻奇璋如愿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就读。他在语文学习方面一直颇有心得,于是我邀请他写一篇经验分享文章,以便从学生角度帮助指导学弟学妹。这就是他暑假学车间隙完成的作品,认真阅读后,我认为是真能给同学们切实帮助的,
高中专题学习,高效备考,也欢迎在腾讯课堂https://maoge.ke.qq.com了解更多学习方法,
看书看书看书 我感觉我初中语文学的相对较好,很大的原因是小学的时候看了很多中外名著。没骗你,是真的名著,不是什么狗血玛丽苏网络小说。很多人觉得年纪偏小就要看儿童书,我不赞同,感觉那种书看看很幼稚,而且很假。
小学的时候什么书都看,很喜欢曹文轩,买了十几本他的书。他的书其实影响我很多,首先是文字,很干净很温柔,然后是写法和文风。他的书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品我觉得有很大的区别,没有那种很水的感觉,就是干净。初一刚进学校,着重学习的是散文,那么他的书就给了我很多益处。
名著能成为名著,自然是有它的道理。我记得以前看《简爱》《欧也妮葛朗台》《羊脂球》那些书的时候,其实都不怎么看得懂,囫囵吞枣权当是看过了。不过也不奢求完全看得懂,收获一份心境就够了。以前喜欢看国外的书,觉得有趣,现在国内的书反倒看的多了。现在是初三狗一枚,强烈推荐张岱的《陶庵梦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种书看看真的能陶冶情操。
我觉得吧,不能把学语文当作纯粹是为了拿分。其实语文分差个几分很正常,因为主观因素很多。你把太多的名利心放在语文上,其实就很难心静。
看书的话,对于写作和阅读理解什么的,帮助都很大。
2.不要玩题海战术 我做语文从来不刷题,因为根本没必要。我今年把浙江省2016,2017,2018年的中考卷做完了,其实感觉做来做去都是那种做法。建议你把衢州市三年的中考卷去做一遍,时间真的很好,感觉其他市地的题型都很老套,没什么意思。
中考卷做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就没什么问题了。因为,有些时候题目都可能会读不懂。比如说,你能马上回答上来叙述视角的不同作用,表达方式有哪些,表达效果是什么意思,心境和心情的区别,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果你非常清楚,那我相信你基本没问题,题目读得懂知道怎么答不就好了吗。
这种专业知识的话,你去买套那种什么命题研究,阅读理解什么的,看看,然后挑几道题做做就好了,懂了就好了。题海战术这种东西,理科我感觉比较适用,语文的话你又不可能做到一样的题。最关键的是理解,硬知识不要随随便便,该记就记。答题技巧什么的,总的来说很简单啊。就是内容—作用—情感—中心,自个儿往上套就是了。
那么关键问题又来了,读不懂怎么办?(诶嘿,我也想知道怎么办)我个人的话,其实有的时候也会读不懂,会有一些偏差,最大的原因是我很多时候不仔细看全文,抓住几个点然后就开始答题。我老师之前告诉我说,我的阅读理解没什么问题,就是每次答之前,返回去看看能不能推翻自己的想法,如果能,那么我的思维就有漏洞。(语文老师是中考命题的,特级教师)方法非常有用,特别是做小说这种文体的时候,给了我很大帮助。
3.基础知识不过关一切免谈 要是基础分得扣一大堆,那还考什么?语文在我们这里,满分120,能考110的已经很强了。(你别笑,你是没考过。)每次考试前,古诗词,读读写写什么的,一定要去看,认认真真看。我记得考试之前,语文老师天天叫我门默写古诗词和文言文,听写古文解释。有用吗?肯定有。
不知道你是哪里人,不清楚你们那里的机制,但最基本的改病句什么应该有吧。我是比较怕这个的,很容易选错,这就说明,我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每次考试前,我会准备四份试卷。1.古诗词理解默写 2.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3.基础知识(每册语文书上会有一个系列,讲基础知识的,这个学期是单句和复句) 4.病句 老老实实做,基础保过关。
4.别把作业当任务 语文作业相对来说,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很容易不耐烦。如果每次都这样,语文不要学好了。读语文不是流于皮毛就好,不要以为自己想出一个点就万事大吉,逼自己想得深一点,想得多一点。这种思维方式要多锻炼,语文很好玩的,看看书写写字,这么人性化的科目诶。
5.学会自己拓展 语文是教不完的,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了解。告诉你个好方法:到当当上,找那种排行榜,去了解几本书。然后去百度,找生词,然后再去百度。
2019-03-11 · 卓越教育22年不忘初心,向未来生长
学语文,就是要“背”
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是“积累”,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 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通过次数的累积,达到一定的记忆。
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人,他们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他们是天生就懂得这些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是经过不断的读到好的文章,从中领会了如何更好的去组织语言。
学语文本身是要下点功夫的,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尤其年纪小的时候,要下点功夫、记点东西,背点东西,学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这都是对文化底蕴的积累。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词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记忆力和创造力从不矛盾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会有创造。
写文章也是“创造”,本来没有这篇文章,现在创造出来,你怎么创造出来?因为看得多,记得多,词语掌握多了才写得出来,谁创造得好就是因为他积累得多。
所以文学就是这么回事情——
首先,是积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脑子里编程;最后,才是吐出来表达。
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记忆的积累,突破常规,举一反三,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找新的东西。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
犹太人有句话,和我们中国的学习方法很像,他说小时候应该学会一种“生吞之功”,就是你要会生吞活剥,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东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学会消化。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9岁的胡适真的不理解吗?他不理解不会感到喜欢的。其实9岁也算理解,60岁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罢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这样,更复杂的话你怎么理解?很多东西小时候解释再多也理解不了,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剥”没关系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够了,脂肪有了,维生素也有了。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这里面有没有葡萄糖,有没有维生素,却没有吃东西。你说十年下来,你会瘦成什么样?
写好作文,也需要“背”!
其实孩子“吞下去”这么多,也是为了“吐出来”,也就是写出好作文。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
记忆是一个基础,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步骤/方法
一、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