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空”和“无我”怎么区别?“无我”分“人无我”“法无我”,也即是空呀。
展开全部
是两种概念。第一个是指对于自我的身心的正确分析及认识,第二个是指认识事物的方法的正确态度。
对于“空”,佛法最基本的理解是从变异、无常的表现来理解。《阿含经》中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就是说由于各种事物、各种事物的表现都是无永恒无常态的变动的,所以说有生死、有变异而出现种种“苦”。由于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发展和变动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这样的概念,所以说无我是空。再深入理解,则需要从真假、有无这样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这些事物其实也是空的表现,即一切存在的并不是我们习惯中所见所认知的,而我们所见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现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面貌或者并不是完全可掌控的。
而单独说“无我”,除了说没有“恒久不灭的我”、没有“神我”、一切都是四大五蕴的因缘变化和合这样的“无我”观以外,特指的则是对于“我”的见解的执著不舍、不分析。在佛教中,放弃执著,指的是对“无常”、“无我”的五蕴、四大认为是“常”和“我”,因此以假为真、以虚为实,念念不断,产生种种幻想和牵挂,所以说是“妄执”,就是错误的执著。
佛教中,“妄执”有四种。对于欲望的追求,从眼耳鼻舌身体意念各根源寻找快乐、迷惑,叫欲取;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叫见取;对于错误的出发点、没有意义的行为约束产生的知见上的迷惑,叫禁戒取;执著一个四大五蕴所构成的假相而不能领会到“我”只不过是一个假相的事实,产生种种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种种对自我利益的固执、前途的忧虑,叫我取。
在此之外,精进应该还是需要的。比如对于思想的进步、佛法的修行、道德的完善等等,都需要我们刻苦、认真、有信心和恒心。
对于“空”,佛法最基本的理解是从变异、无常的表现来理解。《阿含经》中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就是说由于各种事物、各种事物的表现都是无永恒无常态的变动的,所以说有生死、有变异而出现种种“苦”。由于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发展和变动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这样的概念,所以说无我是空。再深入理解,则需要从真假、有无这样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这些事物其实也是空的表现,即一切存在的并不是我们习惯中所见所认知的,而我们所见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现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面貌或者并不是完全可掌控的。
而单独说“无我”,除了说没有“恒久不灭的我”、没有“神我”、一切都是四大五蕴的因缘变化和合这样的“无我”观以外,特指的则是对于“我”的见解的执著不舍、不分析。在佛教中,放弃执著,指的是对“无常”、“无我”的五蕴、四大认为是“常”和“我”,因此以假为真、以虚为实,念念不断,产生种种幻想和牵挂,所以说是“妄执”,就是错误的执著。
佛教中,“妄执”有四种。对于欲望的追求,从眼耳鼻舌身体意念各根源寻找快乐、迷惑,叫欲取;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叫见取;对于错误的出发点、没有意义的行为约束产生的知见上的迷惑,叫禁戒取;执著一个四大五蕴所构成的假相而不能领会到“我”只不过是一个假相的事实,产生种种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种种对自我利益的固执、前途的忧虑,叫我取。
在此之外,精进应该还是需要的。比如对于思想的进步、佛法的修行、道德的完善等等,都需要我们刻苦、认真、有信心和恒心。
展开全部
空是空也不是空。无我也是有我、、他们的本体是一样的、、、人无我和法无我都是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空”是<真如>的"实有"
“无我”是破"我见"的对词
“无我”是破"我见"的对词
参考资料: 点石不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讲的道理是需要证实的,修行去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