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塘西站的未来发展
地处京九、沪昆、向莆铁路“黄金”大字架中心的向塘西站,担负着我国华东地区铁路货物列车的解编任务,是为数不多的全国特等型铁路枢纽编组站,每天有近200列旅客列车穿过,上万辆货物车辆集结待发。在铁路“十一五规划”蓝图的步步绘就中,站场规模不断扩张、技术设备国内领先、解编能力快速上升,已经成为南昌铁路局及至东南路网铁路运输的大基地,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磁场,成为吸引先进技术装备、且实现技术作业现代化的大枢纽。 2005年,这个由京九和浙赣线交汇而成的南昌铁路局“心脏站”——向塘西编组站,当时还是混合式二级六场,东西全长12.7公里,共有站线171股,列车开行时速最高仅为120公里/每小时。同年,赣龙铁路4月1日开通,该站每日接发从赣龙线来的直通货物列车迅速上升至9趟,日均解编该方向列车近500节,4月7日,其解体货车达127列、编组货车137列10304节,创该站历史最高纪录;全国铁路第一个车站调度辅助决策系统又在这里“走马上任”,铁路局的运输安排,通过电脑网络,瞬间就传递到这个枢纽站,从人工到计算机作业,告别了用笔和图纸指挥运输的时代。
2006年,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原先车站站场上方空空的“头顶”,全被密密麻麻的接触网覆盖,抬头向上望去,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犹如一张长方形的蜘蛛网。接触网是铁轨上空悬挂的一条条电线,它为机车牵引提供电力,被喻为铁路提速的大动脉。这次电化改造工程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车辆集结自动化,货车长龙、队列集结的速度明显加快。
随着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成功实施,向塘西站首次迎来了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同时还开行长班列的直达货物班列,实现千里物资一日通达。同年11月,为打通江西内陆省份的出海口,形成中国中部地区沟通东南沿海的一条快捷的大能力运输通道,向(塘)至(莆)田铁路开工建设,将重演当年京九铁路开通向塘西站“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的一幕。届时,向莆铁路开通后,向塘西站的作业量将大大增加,对起点站的调度、编组能力都将提出更高要求。
在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启中国高铁元年,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号角声中,向塘西站同期也引进了单推双溜自动化驼峰、点连式调速系统等先进技术,并广泛运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GSM—R无线通讯系统及车辆安全动态检测等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有序分流南来北往的列车,“流水式”作业基本可实现全面过程控制自动化,车流长龙队列,瞬间解编完成。
从2009年起,铁道部斥资8.7亿元,开始对向塘西编组站进行站场扩能改造,经过大小2000余次车站技术改造施工后,今天的向塘西铁路枢纽编组场,样样有改变,处处有不同。站场全长已增至21.25公里,扩容面积近一倍,站线增至212股,新的混合式三级八场新场型已经成型并投入使用,驼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PCS)、现在车管理信息系统(YIS)、调度监督系统(DIS)、车辆实时跟踪系统(RVTS)、微机联锁(CIS)、行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以及调度辅助决策系统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在生产中大量采用。
随着昌九城际高铁和南昌西环线的开通,京九电化的全面改造,向莆铁路的加速推进,有着“黄金咽喉”之称的向塘西铁路枢纽,在高铁建设实现客货分线的发展背景下,紧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潮流,组织开发重载货物列车运输新产品,日均开行6000吨大列14列,大大加速车辆周转,中时比去2009年同期缩短0.2小时,停时比2009年同期缩短0.6小时,加速“物流”,消除运输“瓶颈”制约,铁路为国民经济“输血”的“主动脉”作用愈发突出;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化技术集中、调度指挥合署办公的优势,在新的场型、新的作业方式下,编组站的列车解编速度全面提升,车流周转更加顺畅,对铁路机车、货车等各环节的实时跟踪变为可能,这将进一步提升铁路货运的速度、质量和效率。2010年,该站日均通过旅客列车184列、货车1.5万辆以上,有调车作业在万辆左右,有效缓解京九、沪昆、向莆3大繁忙干线的车流压力,大大解放运输生产力。
展望“十二五”,作为我国综合性现代化编组站之一的向塘西站,正紧紧抓住中国高铁建设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迈入高效集约崭新发展“快车道”,由“浙赣、京九我居中”向“京九沪昆我居中、昌九向莆一线牵”美丽嬗变,“十”字形的交汇点建设成为“大”字状的交通要塞,其“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经济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通力和作用必将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