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蛋糕的影片评价
相对于西方世界的黑帮电影,就当前的现状而言我则更偏好于英伦的黑帮片,倒并不是说美国的黑帮片不够好。毕竟美国的《教父》、《美国往事》这样的作品属于黑帮片的经典之作,美国黑帮片在风格上总体偏重于写实,当然也有象昆汀塔兰蒂诺这样的另类。但就近几年来看,美国的黑帮片没什么出彩的作品,倒是英伦的黑帮片另树一帜大放异彩,尤以新锐导演盖里奇为代表拍出了《两杆老烟枪》、《掠夺》这样漂亮的作品。但盖里奇自从和麦当娜结婚后,拍了部喜剧题材的影片《踩过界》却引来骂声一片,于是歇了一阵后开始重操旧刀,最新黑帮片《左轮手枪》却迟迟未能面世。在黑帮片漫长的真空期里,影片《夹心蛋糕》却带给观众新的惊喜。
《夹心蛋糕》的导演马修?沃恩也是和盖里奇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他们两人一起合作成立了斯卡电影公司,共同制作了影片《两杆老烟枪》和《掠夺》。这一次他从制片人转而亲自执导了这模或部黑帮电影。基于他曾经作为盖里奇作品的制片人,因此在他的黑帮影片《夹心蛋糕》中仍不可避免有着盖里奇作品的影子,但这并不是问题。如果说他从盖里奇处学到了不少好的技巧,但同样也在自己的电影中避免了盖里奇那种MTV式过分花哨的画面剪切。应该说马修在这部自己的作品中溶入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影片有了自己的标签,而非单一的盖里奇式的。
回过头来谈谈这部电影,就个人以为这也是近几年来为数不多的黑帮电影中的佳作。影片中的出现的主人公是个规矩人,当然不是指正常社会中的,而是指黑社会当中。他在黑社会中安安分分地做他的毒品中转生意,其次绝不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混混打交道避免惹上麻烦,只等有一天能够安然地退休享受生活。说实话在这样的黑帮片里你挑不出一个好人,在盖里奇的电影中早就领教过了,不过在一大帮混蛋当中主人公还算是个说得过去的家伙。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主人公的名字,事实上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他其实代表了大部分毒贩的思维方式,把毒品交易当成一门生意来做,从中获取超额利润。主人公甚至幻想毒品交易的合法化,如陈列于超市的商品。
西方的黑帮片与东方典型的香港黑帮片不一样的就是,他们很少讲义气之类的情感东西,利清腊益才是驱动一切的至高动力。就象马克思说的那样,为了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人们愿意铤而走险。所以在这部电影中围绕着斗争的还是那些利益。
其实相对于黑帮电影的暴力场面,我欣赏英伦黑帮电影的是它并不非常血腥却很有趣,加之一些冷幽默,让影片看起来非常轻松。而并不仅止于此,更加关键的是它那些独特巧妙的局情设置和不同条线的交汇产生出的结果。相对于盖里奇过分的散乱众多的人物线索,马修在《夹心蛋糕》中的主线和主人公还是相当清楚的,虽然也有一些复线围绕在左右,总体来说让观众在观赏中还是容易领会的。
在《夹心蛋糕》中的主人公办事小心,在江湖中尽量避免惹上麻烦。但俗话说的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同样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麻烦。因为老板给他的任务,他随之而来陷入到两个大麻烦当中,有可能连命都搭上。其实到这里我渐渐明白了影片的片名“夹心蛋糕”的含义,一个小人物事实上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当影片中主人公面临这一大堆麻烦时他最终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危机,而他正好被夹在当中。这其实也是英伦黑帮片熟悉的套路,镜头常常对准那些黑帮小人物,有趣之处就在于在这个大鱼吃小鱼的黑社会之中,小鱼如何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大鱼的捕食,甚至利用环境和复杂的帮派关系来反戈一击。
当我们的主人公明白自己的危难处境后,于是开动脑部机器寻找使自己安全脱身同时又得利的办法。看到这个阶段时我们基本知道他会采取什么行动,同时也知道这个影片有可能的结果。果然他骗过了大部分人,但只是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影片巧妙的设置,还是让我们领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小人物还只是大人物手中的棋子,弱肉强食,动物世界的基本原则。
虽说与盖里奇以往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导演马修有节制的对影片进行了控制,并没有让《夹心蛋糕》玩得跟盖里奇的电影那样张场,画面剪切得象MTV式眼花缭乱。不过他在场景的转换上保持旦正伍着漂亮的手法,衔接得天衣无缝,还是有着奇妙的技巧活,不过并不显得张场。对于影片中的诸多出场的黑帮人物,在人物的刻画上依然非常的鲜明和夸张化,使每个人物看起来都特征明显得代表着自己在黑帮中的地位。但是与盖里奇那种极度幽默和夸张的表现手法相比,马修在这方面是相当内敛的。
虽说象《夹心蛋糕》这样的黑帮电影基本上是属于娱乐片范畴的,但是马修并没有如盖里奇那样让整部影片充满了娱乐元素,从而看起来有趣精彩但在是非观念上概念模糊。我个人觉得马修最后让影片出现的这个出意料的结尾多少接受了东方黑帮电影的一些理念。仿佛在说着一入江湖深似海的无奈,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你的,并非想离开就能离得开的。道出了当你朝自己的人生方向迈出关键一步时,就已经决定了你的归宿,连回头都变得困难。虽说象这样带着批判性的说教并不多也并不刻意,但仍然对影片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使影片的层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