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买卖需要哪些材料和办理的流程是怎样的

 我来答
购房小专家
2011-03-31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4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4420万
展开全部
二手房买卖需要的材料:双方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户口本、结婚证、税费缴纳凭证、购房合同、房产证和土地证。
过户的流程:先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当地房地产交易中心可买到),在合同里面都写明你们双方的约定,比如怎么付款,分几次付款,一般都是签了买卖合同首付给他3成,然后去房地产交易中心过户,过户当日付6成,等你拿到产证后给他最后的1成。一次性付款就是在时间上比贷款要快1个月,其他无分别,总的时间是,签好合同当天就可以去过户(带齐资料),过户好后20个工作日拿到新的产证,其他再交接一下水电费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 中原地产

tangyao_jh
2011-03-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商品房简单,有房本,合同,做网签,拿着网签合同做贷款、缴税、过户;
央产房还要有央产房上市审批表
如果核房主认识,找个中介公司,5仟元让他们全负责了就可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3-30
展开全部
二手房交易流程及操作步骤
商品房按揭贷款最早的一步是要对新的买家进行初评,预计贷款限额。这一步由买家自己处理,同时和中介公司签署“三方买卖合约”;接下来,由按揭公司专员与买卖双方签订申请文件和贷款抵押合同等文件;之后,需要将这些文件提交相关银行,由银行批复贷款额;接下来进行交易过户和抵押登记,接着便是银行向原业主发放贷款;最后由银行将这些文件进行归档。
在办理这些手续过程中,一定要审清、确定申请贷款人的资格:
1、需年满18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或在中国大陆具有有效居留证件的境外、外国公民;
2、贷款期限与年龄之和不超过申请银行的相关规定;
3、有稳定的合法收入,具还本付息能力;
4、同意以所购房产作为贷款的抵押物;
5、在贷款银行属下经办网点开立还款专用活期储蓄存折或信用卡;
6、所购房屋的产权明晰,可进入房地产市场流通,且房屋不在拆迁公告范围内。
在整个商品房二手交易过程中,买家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
1、合法的身份证明正本,港、澳人士提供回乡证,外籍人士及台湾人士提供护照、居留证;
2、户口簿正本或复印件;
3、婚姻状况证明:结婚证或未婚证明正本;
4、近一年来的收入证明(如单位收入证明、存款证明、有价证券及其他收入证明)。
业主需要提供的资料有:
1、拟卖房屋的产权证明文件正本;
2、测绘图原件及复印件;
3、共有的房地产须提交《房地产共有(用)证》及共有人对房地产买卖的书面意见;
4、如房屋已出租,须提供租户同意搬迁的证明资料;
5、合法的身份证明正本,港、澳人士提供回乡证,外籍人士及台湾人士提供护照、居留证;
6、户口簿正本或复印件;
7、婚姻状况证明:结婚证(副本亦可)或未婚证明正本。

按揭费用
涉及按揭或转按揭时,需要支付按揭公司、评估公司及银行等相关机构的服务费用。按揭费用主要包括:
1.房屋查案费:每证90元,由房管局收取;
2.房屋评估费:评估价×0.5%,由评估公司收取。如果不需要出评估报告,则只收取300元的初评费;
3.按揭代理费:按揭公司直接收到的服务费用,标准是贷款额×(1%~
1.5%);不同按揭公司执行的标准有差异,较为普遍的是贷款额的1%或1.2%;
4.贷款保险费:贷款额×1.2×0.1%×贷款年限,保险公司收取,二手房按揭贷款的最高年限是20年;
5.贷款合同公证费:每宗300元;
6.转按揭合同协议公证费:每宗300元;
7.交易委托公证费:每宗200元;
8.银行公积金代办费:每宗500元,由相应银行收取;
9.他项权利登记费:每证250元(番禺每证500元),由房管局收取;
10.贷款印花税:贷款额×0.005%,由银行收取。
其中,银行公积金代办费大部分银行都不收取。另外,办理转按揭时,个别银行还将收取转按揭费,每宗500元至1000元不等。
交易税费
交易税费由房管局直接收取,买卖双方按规定各自交付相应税费。
手交易税费主要包括:
1.交易契税:评估价×1.5%;(买方)
2.交易印花税:评估价×0.05%;(双方)
3.交易管理费:住宅类物业3元/㎡,商用物业6元/㎡;(双方)
4.交易登记费:每宗60元/人,按房产证上登记业主的人数计算;(买方)
5.测绘晒图费:每宗50元/人,按房产证上登记业主的人数计算;(买方)
6.产权证印花税:每本5元。(买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