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猜想”进行化学教学?

 我来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1-02 · 一切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初中学生正处于体力、精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观察敏锐,思维活跃,富于想象,敢于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中表现出创造力的常常是少数人,而多数人则习惯于单纯的吸收、记忆、理解教材所规定的知识。

最近的一次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进行的社会调查显示,中国逾八成青少年缺少创造力,具有初步的创造人格和创造力特征的青少年比率比较低。这种现象并不完全是天赋素质的差异所决定的,而是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环境影响的结果。

正是那些面面俱到的授课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被动刻板的学习要求,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师越是“讲深讲透”,越是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不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相反,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创造力是可由训练而获得提高。通过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有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飞速发展。运用猜想寓于日常的教学之中,正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养成探究习惯,提高创造力的途径之一。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初中化学中应用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知识积累,使他们的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多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整个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因此,应用猜想是落实学科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

猜想的设置是一种教学艺术。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迷雾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提出既不是唾手可得,又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运用直觉、联想去猜测,去活化思维。老师则乘机诱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下面举例说明猜想在化学教学中的适时应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