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提升学习成绩,需要怎么样学会预习呢?
课前预习不仅能让中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还能发现在某些知识点存在不足。中学生提高预习效果需要注意以下这四点。
一、预习需要抓重点
预习时,中学生要有取舍,哪些知识要重点预习,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将一带而过的知识留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仅节省了宝贵的课余时间,还提升学习效率。教材的知识重点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
中学生在预习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注意区分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尤其要加强弱科的预习,对自己觉得较差的一科或几科,要多用点时间,搞得精细些,且养成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这样就会使预习、听课、复习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攻克弱科。
二、预习需要有细节
预习需要读,语文的预习可以通读全文,大声朗读,不仅可以训练发音,培养语感,锻炼胆量,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预习需要动笔,把生字、新词、关键句子和疑惑问题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为下一步查找做准备。 预习需要查工具书,翻查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特别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查不到的做上符号,以便在课堂上注意听老师讲解。 预习需要思考,认真思考课文思路,中心思想,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写作特点,初步解决课文后的练习。
语文和英语的预习,多用朗读,朗读过多遍后,拗口的字词已经顺口,对文章的感觉和意义理解也有了很多积累。老师讲授时,才能唤起更多的共鸣。数学的预习,很多知识可能不那么容易读懂,也不能迅速应用刚看过的前半部分的知识来理解后面的知识。中学生可对内容进行筛读和跳读再加上多次阅读,第一次阅读时,重点阅读比较好理解的文字部分,内容主要是如何根据前面知识或现实问题来引入新知识的相关概念等。第二次阅读时,可增加阅读公式的推导部分。第三次阅读时,再涉猎例题的解法。
三、预习需要多思考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科目,要想获得出色的成绩,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学会对遇到的一切问题“挖地三尺”,多问几个“为什么”。中学生预习新课,特别是预习内容较难的新课,可以结合课本的“预习”、“思考练习”、“阅读提示”内容提出来的问题,以及课后的提问、练习等,先列出这一课要掌握的重点问题,然后以这些问题为“向导”,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预习要做笔记
中学生预习时的知识,要有条理的记录下来,疑惑的部分可以课上听老师讲解,重点部分记录下来留作今后考试复习资料。中学生做好预习笔记不仅减轻课堂记录笔记的压力,更专注地听讲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在复习时快速找到知识重点。中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弄会的必须弄会,不会的、不理解及有疑问的都在预习本上注明、写清,以便增强上课记笔记的针对性。这样做预习笔记,不但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问题和思路,而且可以复习巩固补充旧知识。
中学生坚持预习,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都会大有裨益。预习时,中学生需要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