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导语:语文高效课堂即在相对固定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有效地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最根本的准则;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仔细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积极地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注意文本解读的特殊性,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具体方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学生要从文本中学到什么,教师要从文本中教什么?语文课上,我们的教与不教有什么不同?我们进行的是泡沫化的语文教学吗?其实不是的。语文的高效课堂就是要追求文本解读的效果。初中语文,我们更多的是应进行教学文本的解读。我们应将语言形式的阅读作为阅读教学文本的核心。“读书得间,智者独觉”,教师应做智者,发现学生已知中存在的盲点,领着学生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一起做语言的锤炼。
二、教师要充分备课,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毕竟,预习比复习更重要。只有充分地预习,有思考疑问,上课才有学生充分的主体活动。疑是思之始,学之源。学贵有疑。很多事实已经证明“疑而后成”的道理。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会疑是学好的基础。因此在预习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我经常碰到学生说已经预习了,但上课却不能达到预习后的效果。
三、课堂上教师要舍得把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做主角
上课应是学生报告和讨论,是教师的指导和订正。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闪亮登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境中。学习犹如骑自行车,应时时不忘放手,减轻学生的依赖性,以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四、教师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有序化
如果没有教学内容的序列化,课堂教学就是一片混沌。教学内容的集中有序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就不赘述了。阅读课上,大家通常是采用读字词―读语言―读人物―读手法―读主题的序列展开课堂教学。而作文课教学,往往容易忽视掉。因为语文教材中对于“写作”部分没有独立而明确的文本指导。大多数作文课常是点评上篇作文―布置本次作文―学生作文三步走的方式。教师点评往往是零散的,作文命题固然按照单元要求,通常也比较随机,导致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无序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得不到科学、有序、稳步的提高。作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作文教学序列化,一是文体训练序列化,二是写法指导序列化。要与阅读教学及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相结合,让教材上的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再加上教师写法的指导,作文训练要求达到一至两个写作目标。训练形式可以有大作文、周记、小练笔、片段训练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作文序列化”。以阅读教材为典范,把阅读与写作贯穿起来,只要学生作文达到了本次训练的一两个要求,我就给学生高分,甚至满分。这不仅打消了学生用处不大的念头,而且也端正了学习态度。通过这种层进式的训练,也让他们觉得写作文并非一件难事,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登上高分作文的台阶,也是很有希望的。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文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不会为“教什么”“用什么教”和“怎么教”而苦恼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能得到科学、有序的训练和提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名教师的示范课,留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我们如果单纯模仿抄袭,必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要因生制宜。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创新教学方法,追求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打造语文的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