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有勇有谋,为人处世也是左右逢源,情商也是很高,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沙场,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将士,并且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每当朱元璋有困难的事情,总是会询问李善长的意见,而朱元璋也总是会对李善长的建议加以采纳。就是这样的一代辅臣,为什么会落到一家七十多口被杀的局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虽然说李善长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他的能力也很卓越,但是他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他非常容易嫉妒他人,给人一种刻薄的感觉
因为他是最早追随明太祖朱元璋的人,所以他也是朱元璋比较信任和亲近的人,身边依靠李善长的人也有很多,只要有人冒犯到了李善长,或者损害了李善长的利益,他就会告诉朱元璋,对这些人进行贬斥,久而久之,朝堂之中依附李善长的人越来越多了,阿谀奉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朱元璋逐渐开始厌烦李善长,并成为贬斥李善长的导火索。
第二,朱元璋登基十三年后,胡惟庸谋反,被朱元璋诛杀,而胡惟庸恰恰是李善长举荐,因此,谋反的罪名,李善长也不能独善其身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谋反而迁怒李善长,而李善长的弟弟却是胡惟庸的同伙,因此朱元璋把李善长的哥哥发配到崇明,并没有处死已经算格外开恩,但是作为哥哥的李善长却没有因此感恩戴德,甚至对朱元璋心生怨恨,而后朱元璋发现李善长藏匿了很多胡惟庸谋反的罪行并且加以隐瞒,朱元璋因此对李善长的信任土崩瓦解,谋反的罪名成立,那就是诛杀全族。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在建国时候大肆封赏,晚年时候又大肆屠杀。李善长七十七岁高龄,依然没能逃过被杀命运,不仅自己身死,全家70余口也受到了牵连。
这位开国功臣,朱元璋曾经最依仗的人,会走到这一步。同自身作为有着密不可分关系,他自恃功高,开始在朝中结党营私。最让朱元璋无法忍受事情,便是知情不报,对自己和朝廷不忠。明明知道谋反风声,却不对朱元璋禀报,也因此触怒朱元璋逆鳞,成为压死他最后一根稻草。
一、李善长贪恋权势,不懂得隐退保身
李善长原本是元朝时期,一个落魄书生,空有一腔热血和才华,却连个功名也考不上。朱元璋就是他的伯乐,也正是有了他的辅佐,朱元璋才会一步步走向强大,“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便是朱元璋成为一代帝王秘诀。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李善长不薄,封为韩国公,还赏赐有丹书铁券。可惜李善长并不知足,反倒自认为功劳甚大,一心想要揽权,身为丞相却没有容人之量,也因此让朱元璋感到不爽。
二、李善长知情不报,触怒朱元璋底线
如果仅仅是李善长贪恋权势,朱元璋或许还能够放过他,一个七旬老人也是开国功臣,更是和朱元璋有姻亲关系。可惜李善长并未从胡惟庸案中,汲取到经验和教训,他想要救自己亲戚丁斌,也因为这样触怒了朱元璋,使得朱元璋严办了丁斌。
从丁斌口中,得知了李善长更多违法犯罪情况,其中有一条,便是知晓胡惟庸谋逆,却并没有上报朱元璋。仅仅是这一条,就注定了李善长结局。
如果李善长有容人肚量,也能够急流勇退,带着荣华富贵和功名远离朝堂,结局或许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