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姜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辞典》:豆豉姜
- 2.1 出处
- 2.2 拼音名
- 2.3 豆豉姜的别名
- 2.4 来源
- 2.5 生境分布
- 2.6 性状
- 2.7 性味
- 2.8 功能主治
-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 2.10 附方
- 2.11 备注
- 2.12 摘录
- 附:
- 1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豆豉姜
1 拼音
dòu chǐ jiāng
2 《*辞典》:豆豉姜
2.1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2.2 拼音名
Dòu Chǐ Jiānɡ
2.3 豆豉姜的别名
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广东中药》)。
2.4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2.5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2.6 性状
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色,有纵皱及颗粒状突起,横切面导管明显,质轻泡,易折断,断面淡黑色。气香,味辛辣。
2.7 性味
辛,温。
①《分类草药性》:"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辣,无毒。"
2.8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
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
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
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
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2.10 附方
①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木姜子根、茎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冷气痛,胸口痛:木姜子根、茴香虫(阴阳瓦上炕干),研末,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2.11 备注
本品在四川地区与同属植物木姜子及清香木姜子的根,通称"木姜子根",同等使用。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 活络止痛丸
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 补血调经片
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 克痛酊
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 正骨水
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 活络止痛丸
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 克痛酊
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 补血调经片
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 正骨水
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豆豉姜
- 《外治寿世方》:[卷四儿科]腹鸣如蛙
淡豆豉生姜(各二钱切碎)葱(五茎)食盐(一两)同炒热。置脐上熨之。效姜煎浓汤。洗肚腹。另用葱姜捣烂。...
-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杂治]曲腰啼哭
此受寒腹痛也。淡豆豉、生姜、葱白(细切)、盐共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立止。《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
- 《儒门事亲》:[卷十二汗剂]双解散
通圣散与益元散相合中停,水一钟,生姜、豆豉、葱白同煎。《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 《验方新编》:[卷三脾胃]脾胃虚冷不思饮食
鲫鱼和豆豉、胡椒、老姜、陈皮烹煮,空心食。《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小儿]小儿大小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