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21年12月30日,黄河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河南孟州西冶段施工现场,工人们冒着严寒加紧施工,进行围堰拆除和衬砌施工作业。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对构建黄河北岸清水走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白水平摄(人民视觉)
据美国《世界谷物》杂志报道,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所有国家都发誓要把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但是近年来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加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报道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不到20%,却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玉米、大米和小麦。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产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中国粮食大丰收来之不易。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多地发生,对种植工作造成影响;其次,粮食生产面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另外,部分地区出现极端灾害天气导致减产。但中国地大物博,一个地方减产不影响总体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中国的粮食进口也处于历史高位。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同比增长18.1%,玉米、大豆、小麦等进口较多。值得一提的是,玉米等粮食品种国际价格的上涨,并不是由于中国进口量的增加,而是因为出口国家减产,导致国际市场供给减少。
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关系重大。现在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很高,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水平较高。但中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大豆、玉米等杂粮缺口较大,而稻谷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情况。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多措并举:第一,实施党政同责政策,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体实现稳中有增;第二,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达到粮食产量的增长;第三,在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后,采取补种、田间管理等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和力度,进而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中国把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解决好,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和美国将粮食援助作为政治外交手段不同,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有利于凝聚国际社会在粮食减损方面的共识,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韧性,推动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扩大全球农业合作。
除了保障中国14亿人的饭碗,中国还积极承担大国义务,向全球低收入国家和粮食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缓解粮食危机。同时开展技术合作,派遣科技人员到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的杂交稻等农业技术和先进机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
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仍面临许多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上粮食供应链不稳定,对粮食进口的影响不可忽视。从国内生产的角度看,中国资源有限,对于耕地的保护建设仍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待提高,当今生物技术突飞猛进,中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部分农业机械有待升级。另外,农民的利益问题难以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无人种粮。
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通过国际合作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对内,首先要保护和建设耕地,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其次,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扩大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同时,使用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减少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在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同时,为世界做出示范。
据美国《世界谷物》杂志报道,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所有国家都发誓要把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但是近年来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加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报道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不到20%,却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玉米、大米和小麦。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产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中国粮食大丰收来之不易。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多地发生,对种植工作造成影响;其次,粮食生产面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另外,部分地区出现极端灾害天气导致减产。但中国地大物博,一个地方减产不影响总体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中国的粮食进口也处于历史高位。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同比增长18.1%,玉米、大豆、小麦等进口较多。值得一提的是,玉米等粮食品种国际价格的上涨,并不是由于中国进口量的增加,而是因为出口国家减产,导致国际市场供给减少。
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关系重大。现在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很高,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水平较高。但中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大豆、玉米等杂粮缺口较大,而稻谷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情况。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多措并举:第一,实施党政同责政策,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体实现稳中有增;第二,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达到粮食产量的增长;第三,在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后,采取补种、田间管理等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和力度,进而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中国把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解决好,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和美国将粮食援助作为政治外交手段不同,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有利于凝聚国际社会在粮食减损方面的共识,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韧性,推动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扩大全球农业合作。
除了保障中国14亿人的饭碗,中国还积极承担大国义务,向全球低收入国家和粮食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缓解粮食危机。同时开展技术合作,派遣科技人员到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的杂交稻等农业技术和先进机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
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仍面临许多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上粮食供应链不稳定,对粮食进口的影响不可忽视。从国内生产的角度看,中国资源有限,对于耕地的保护建设仍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待提高,当今生物技术突飞猛进,中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部分农业机械有待升级。另外,农民的利益问题难以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无人种粮。
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通过国际合作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对内,首先要保护和建设耕地,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其次,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扩大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同时,使用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减少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在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同时,为世界做出示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