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早在农奴制度时代,列·尼·托尔斯泰就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出现了。他在自己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造了许多天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主要是描写革命以前的旧俄国,即1861年以后仍然停滞在半农奴制度下的俄国,乡村的俄国,地主和农民的俄国。在描写这一阶段的俄国历史生活时,列·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被农奴主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了。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1910年11月26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21页
托尔斯泰以巨大的力量和真诚鞭打了统治阶级,十分明显地揭露了现代社会所借以维持的一切制度——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的内在的虚伪。但是,他的学说与现代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完全矛盾的。列甫·托尔斯泰的说教究竟反映了什么人的观点呢?通过他的嘴说话的,是整个俄罗斯千百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已经憎恨现代生活的主人,但是逐没有去同他们进行自觉的、一贯的、坚持到底和不调和的斗争。
列宁:《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910年12月18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52页
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已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贼、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捶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团子。”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僧侣代替有官职的僧侣,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真可以说:
俄罗斯母亲呵,
你又贫穷又富饶,
你又强大又软弱!①
托尔斯泰处在这样的矛盾中,绝对不能了解工人运动和工人运动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而且也绝对不能了解俄国的革命,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几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昨天刚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宗法式的“农村,简直在遭受资本和国库的洗劫。农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旧基础,那些确实保持了许多世纪的旧基础,在异常迅速地毁坏着。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弟370—371页
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历史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群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进行斗争的准备,象托尔斯泰那样不抵抗邪恶;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第373页
托尔斯泰的学说无疑是空想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动的(这里反动的一词,是就这个词的最正确最深刻的含义用的)。但是决不应该因此得出结论说,这个学说不是社会主义的,这个学说里没有可以为启发先进阶级提供宝贵材料的批判成分。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在一切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里,有一种社会主义,它代表着将代替资产阶级的那个阶级的思想体系,也有另外一种社会主义,它是与那些被资产阶级所代替的阶级的思想体系相适应的。例如,封建社会主义就是后一种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性质,早在六十多年以前,马克思在评价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的时候就评价过了。
其次,托尔斯泰的空想学说正象许多空想学派一样,是具有批判成分的。但是不要忘记马克思的深刻的指示: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成分的意义“恰与历史发展进程成反比例”。正在“安排”新俄国和消除现代社会灾难的那些社会力量的活动愈发展,活动的性质愈明确,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就会愈迅速地“失去任何实践的意义和任何理论的根据”。
在二十五年以前,尽管托尔斯泰主义具有反动的和空想的特点,但是托尔斯泰学说的批判成分有时实际上还能给某些居民阶层带来好处。然而在最近十年中,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了,因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世纪末,历史的发展已经前进了不少。而在我们今天,当上述许多事变已经结束了“东方的”静止不动的状态以后,当“路标派”的自觉的反动思想,在狭隘的阶级意义和自私自利的阶级意义上的反动思想在自由资产阶级中间得到这样广泛传播的时候,当这些思想甚至传染了一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井造成了“取消派”的时候,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候,任何想把托尔斯泰的学说理想化,想袒护或冲淡他的“不抵抗主义”、他的向“精神”的呼吁、他的向“道德的自我修养”的号召、他的关于“良心”和博“爱”的教义、他的禁欲主义和寂静主义的说教等等的企图,都会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危害。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911年1月22日).《列宁全集》第17卷第35—36页 20穷人
一、教材说明
课文《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
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
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
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
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
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
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
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
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
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
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
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
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
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
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
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
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
、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他人的美德。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本文,重点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并从中学习文章
的表达方法。课文的“思考·练习”体现了学习的重点,可按“思考·练习”的内容设计教
学思路。
(1)读题激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如,为什么用“穷人”做
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通过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穷人”之间发生的事
情。
(2)深层研读。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找出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讨论,体会穷人
的高尚品质。课后思考题仅仅是提供一个例子,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使我们触摸到桑娜淳
朴、善良的心灵。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能提出有一定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在讨论中
,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3)朗读重点部分,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是教学的难点。
让学生朗读描写桑娜心情忐忑不安的部分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从读中获得感悟,并揣
摸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思考·练习”第二题“从课文中提出几个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跟大家讨论”,此题
设计意图是使阅读更加自主,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题中采取举例的方式提出问题:“
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目的
是启发学生再提出其他问题。一定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如,桑娜为什么认为挨丈夫揍是自
作自受,甚至认为揍一顿也好?渔夫听说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孩子,为什么脸变得严肃,忧虑?这个环节很重要,可以穿插在初读课文之后或精读重点部分的过程中落实。
3�“思考·练习”第三题提出来的两个句子,是比较集中地表现桑娜和渔夫淳朴善良思想
品质的重点句。这两个句子的讨论、交流,要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关部分结合起来。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应精要点拨。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
做不可。”“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
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
醒来。”渔夫虽然意识到多抚养两个孩子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但从话中的一个“熬”字,可
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他与
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要抓住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部分,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如,描写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
动一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桑娜的思想活动。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
负担是那么重,西蒙的孩子是那么可怜,当她对亲人的挚爱和对别人的同情这两种情感不能
兼容时,产生了矛盾的心理,要引导学生去想象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
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如,“嗯,揍我一顿也好!”要读得短而有力,表达出决心已定
的心情。要求学生自己先试试怎么才能读好,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教师要放手让学
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然后再让学生汇报朗读,汇报体会。学生的体会只要有点儿意思就应鼓
励,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5�“思考·练习”第四题,设计了“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落实这项要求
,最好与交谈对课文表达方法的领悟相结合,先认识课文怎样通过人物行动、心理、语言描
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并举出具体语句实例,再让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样摘
抄的词句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利于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
6�选做题续编《穷人》的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创造
性的表达。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又要指点方法,把故事续编得合情合理。提示学
生: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
,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这是一道选做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
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要强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更不能强求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可创设一些机会,如,开小小故事会,编续写故事集,在宣传栏出专辑,排课本剧,让
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7�要重视字、词教学。
生字中,要注意“怨、帐、揍、熬”的读音。注意指导“寡、魁、熬”的书写。
以下词语解释供备课时参考。
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
舒适:舒服,安逸。一般指生活环境。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埋怨。
沉默:不作声。文中有两处“沉默”,含义不同。第一处是“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因为
渔夫讲的是天气,桑娜想的是怎么对丈夫说收养西蒙的孩子。两人的话说不到一起,所以“
沉默了”。第二处是“桑娜沉默了”。因为桑娜说了试探性的话,不知渔夫会怎样回答,在
等待,所以她沉默了。
熬过去:艰难地度过。文中表现出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作,读zuò。受,承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
结果。
四、参考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
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
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名著。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
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
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
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1910年11月26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21页
托尔斯泰以巨大的力量和真诚鞭打了统治阶级,十分明显地揭露了现代社会所借以维持的一切制度——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的内在的虚伪。但是,他的学说与现代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完全矛盾的。列甫·托尔斯泰的说教究竟反映了什么人的观点呢?通过他的嘴说话的,是整个俄罗斯千百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已经憎恨现代生活的主人,但是逐没有去同他们进行自觉的、一贯的、坚持到底和不调和的斗争。
列宁:《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910年12月18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52页
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已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贼、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捶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团子。”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僧侣代替有官职的僧侣,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真可以说:
俄罗斯母亲呵,
你又贫穷又富饶,
你又强大又软弱!①
托尔斯泰处在这样的矛盾中,绝对不能了解工人运动和工人运动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而且也绝对不能了解俄国的革命,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几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昨天刚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宗法式的“农村,简直在遭受资本和国库的洗劫。农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旧基础,那些确实保持了许多世纪的旧基础,在异常迅速地毁坏着。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弟370—371页
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历史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群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进行斗争的准备,象托尔斯泰那样不抵抗邪恶;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第373页
托尔斯泰的学说无疑是空想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动的(这里反动的一词,是就这个词的最正确最深刻的含义用的)。但是决不应该因此得出结论说,这个学说不是社会主义的,这个学说里没有可以为启发先进阶级提供宝贵材料的批判成分。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在一切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里,有一种社会主义,它代表着将代替资产阶级的那个阶级的思想体系,也有另外一种社会主义,它是与那些被资产阶级所代替的阶级的思想体系相适应的。例如,封建社会主义就是后一种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性质,早在六十多年以前,马克思在评价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的时候就评价过了。
其次,托尔斯泰的空想学说正象许多空想学派一样,是具有批判成分的。但是不要忘记马克思的深刻的指示: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成分的意义“恰与历史发展进程成反比例”。正在“安排”新俄国和消除现代社会灾难的那些社会力量的活动愈发展,活动的性质愈明确,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就会愈迅速地“失去任何实践的意义和任何理论的根据”。
在二十五年以前,尽管托尔斯泰主义具有反动的和空想的特点,但是托尔斯泰学说的批判成分有时实际上还能给某些居民阶层带来好处。然而在最近十年中,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了,因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世纪末,历史的发展已经前进了不少。而在我们今天,当上述许多事变已经结束了“东方的”静止不动的状态以后,当“路标派”的自觉的反动思想,在狭隘的阶级意义和自私自利的阶级意义上的反动思想在自由资产阶级中间得到这样广泛传播的时候,当这些思想甚至传染了一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井造成了“取消派”的时候,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候,任何想把托尔斯泰的学说理想化,想袒护或冲淡他的“不抵抗主义”、他的向“精神”的呼吁、他的向“道德的自我修养”的号召、他的关于“良心”和博“爱”的教义、他的禁欲主义和寂静主义的说教等等的企图,都会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危害。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911年1月22日).《列宁全集》第17卷第35—36页 20穷人
一、教材说明
课文《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
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
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
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
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
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
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
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
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
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
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
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
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
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
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
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
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
、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他人的美德。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本文,重点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并从中学习文章
的表达方法。课文的“思考·练习”体现了学习的重点,可按“思考·练习”的内容设计教
学思路。
(1)读题激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如,为什么用“穷人”做
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通过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穷人”之间发生的事
情。
(2)深层研读。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找出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讨论,体会穷人
的高尚品质。课后思考题仅仅是提供一个例子,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使我们触摸到桑娜淳
朴、善良的心灵。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能提出有一定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在讨论中
,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3)朗读重点部分,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是教学的难点。
让学生朗读描写桑娜心情忐忑不安的部分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从读中获得感悟,并揣
摸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思考·练习”第二题“从课文中提出几个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跟大家讨论”,此题
设计意图是使阅读更加自主,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题中采取举例的方式提出问题:“
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目的
是启发学生再提出其他问题。一定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如,桑娜为什么认为挨丈夫揍是自
作自受,甚至认为揍一顿也好?渔夫听说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孩子,为什么脸变得严肃,忧虑?这个环节很重要,可以穿插在初读课文之后或精读重点部分的过程中落实。
3�“思考·练习”第三题提出来的两个句子,是比较集中地表现桑娜和渔夫淳朴善良思想
品质的重点句。这两个句子的讨论、交流,要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关部分结合起来。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应精要点拨。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
做不可。”“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
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
醒来。”渔夫虽然意识到多抚养两个孩子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但从话中的一个“熬”字,可
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他与
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要抓住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部分,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如,描写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
动一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桑娜的思想活动。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
负担是那么重,西蒙的孩子是那么可怜,当她对亲人的挚爱和对别人的同情这两种情感不能
兼容时,产生了矛盾的心理,要引导学生去想象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
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如,“嗯,揍我一顿也好!”要读得短而有力,表达出决心已定
的心情。要求学生自己先试试怎么才能读好,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教师要放手让学
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然后再让学生汇报朗读,汇报体会。学生的体会只要有点儿意思就应鼓
励,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5�“思考·练习”第四题,设计了“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落实这项要求
,最好与交谈对课文表达方法的领悟相结合,先认识课文怎样通过人物行动、心理、语言描
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并举出具体语句实例,再让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样摘
抄的词句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利于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
6�选做题续编《穷人》的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创造
性的表达。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又要指点方法,把故事续编得合情合理。提示学
生: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
,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这是一道选做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
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要强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更不能强求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可创设一些机会,如,开小小故事会,编续写故事集,在宣传栏出专辑,排课本剧,让
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7�要重视字、词教学。
生字中,要注意“怨、帐、揍、熬”的读音。注意指导“寡、魁、熬”的书写。
以下词语解释供备课时参考。
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
舒适:舒服,安逸。一般指生活环境。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埋怨。
沉默:不作声。文中有两处“沉默”,含义不同。第一处是“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因为
渔夫讲的是天气,桑娜想的是怎么对丈夫说收养西蒙的孩子。两人的话说不到一起,所以“
沉默了”。第二处是“桑娜沉默了”。因为桑娜说了试探性的话,不知渔夫会怎样回答,在
等待,所以她沉默了。
熬过去:艰难地度过。文中表现出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作,读zuò。受,承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
结果。
四、参考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
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
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名著。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
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
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
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展开全部
最佳答案
背景资料;
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的欧洲秩序 论保加利亚危机期间的俾斯麦外交 柏林会议后五年的时间里,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一个包括俄国、奥匈、意大利、 罗马尼亚等国的复杂的同盟体系,欧洲的国际政治一时为俾斯麦同盟所左右,柏林成为欧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发的保加利亚危机却使俾斯麦同盟濒临破灭的边缘,本文拟就危机期间欧洲各大国间展开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纪晚期欧洲大国外交和国际环境的某些特点。
(一)
普法战争后,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完成了对欧洲国际政治环境革命性的 改造,同时却造就了困扰世界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德国的天然优势和其他欧洲国 家不接受这一优势的矛盾。1战败不仅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剥夺了它在欧洲大陆 的主导地位,更大大恶化了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样法国对德国来说就成为一个无法和解 的国家。法国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对付德国,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准备复仇,法国都需 要同任何与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这就使得涉及德国的危机均会加剧,而很难局部化,因 此也就限定了德国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国、奥匈和 德国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 切以致于撇开德国,或者为争夺巴尔干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谊视为德国外交基石的同时,他还不能得罪在近东、中亚与俄国尖锐对立的英国。18 75年-187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了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俾斯麦通过1879年的德奥同盟暂时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归宿是1881年6月结成的俄奥德三皇同盟,这就使德国得以继续保持 对俄奥关系的牵制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属东鲁米利亚省发生革命,并宣布与保加利亚公国合并。素来以保加 利亚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 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加利亚国内的地位。俄国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 消合并,但保加利亚统一的既成事实,已不可逆转。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面临空前失败, 巴尔干酝酿着新的危机。
1886年1月,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布朗热就任法国陆军部长,在法国掀起了一场要求向 德国复仇的狂潮,德法关系骤然紧张。 两场危机同时发生,俾斯麦同盟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被俾斯麦视为德国外交根 基的三皇同盟即将期满,而且续约无望。国际局势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麦做梦都害怕 的东西夹击之势眼看就要成为现实。德国如果在俄奥巴尔干竞争中采取支持奥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关系破裂,并因此向法国提供潜在盟友的后果。而在当时环境下又完全排除 了放弃奥匈的可能性。 保存奥匈帝国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俾斯麦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奥匈一旦在外部压 力下解体,不仅会危及欧洲均势,使德国外交失去回旋余地,也将打破德意志帝国内部微 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亚危机,重新打开了东方问题,造成了俄奥对抗的前景。俄土 战争俄军浴血奋战,二十万将士丧命疆场,收获的却是难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亚力 山大大公在俄国压力下被迫逊位。11月,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 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铩羽而归,俄保断交,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丧失殆尽,沙 皇的“尊严”被践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巴尔干形成了俄军即将入侵,并引发大国冲突的危殆局面。
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控制罗马尼亚。届时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之中。奥匈的多瑙河生命线也有被切断的可能。保持在巴尔干的势 力和影响,既是奥匈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帝国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奥匈外相卡尔诺 基在匈牙利议会发表演说:俄国无权占领保加利亚并单独决定其命运,否则兵戎相见。俄 国舆论大哗,普遍认为俄奥协调已失去意义,俄军方和泛斯拉夫派考虑对奥匈实施军事打 击。
俾斯麦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约束俄奥,防止两国冲突。他此时的基本策略是对两国实 施双向抑制,敦促两国在三皇同盟框架内解决分歧。针对奥匈在英国怂恿下可能采取的强 硬政策,他一再发出警告,保加利亚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德奥同盟只具有防御性质,要帮 忙找英国去。3对于俄国,他再三表示,德国愿意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但奥匈的大国 地位不容牺牲,出路在于俄奥就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达成妥协。
俾斯麦扮演“诚实的掮客”,虽然暂时回避了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却暗含着 同时疏远两国的危险。奥匈不由要问:“德奥同盟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德国有两个盟 友,奥匈只有半个。”5如果说德奥同盟在1879年的缔结加剧了俄国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与德奥结盟的轨道上来的话,那么在此时,它只能加深俄国的敌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见新任法国驻俄大使拉布莱时表示:俄国希望法国强大,两国需要并肩携手,共度难关 。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 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 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 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了重 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
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了良机。
(二)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宁。80年代上半期,费理内阁当政期间,法 德关系还有过一段“殖民协约”的好时光。但是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难 以弥合的创口。1885年费理“殖民内阁”倒台,标志着法国复仇主义势力的抬头。以著名 诗人戴鲁莱德为首的民族主义团体爱国者联盟到1886年7月成员已逾十万,成为法国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布郎热进入夏尔.费雷西内阁任陆军部长后,一时成为 法国复兴、收复失地、对德复仇的象征。1886年秋季起法德关系趋于恶化。
俾斯麦并不惧怕法国的实力,哪怕是一个复仇主义的法国。它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东方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场危机几乎同时发生。一旦德国卷入奥俄巴尔干冲突,很难指望法 国会袖手旁观。那时德国就必须正视两线作战的冷酷现实了。
1886年夏,戴鲁莱德访问俄国,鼓吹法俄结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闻》上 撰文,批评外相吉尔斯的欧洲政策,呼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外交路线。他指出俄国将抽 象的君主团结原则置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之上,是犯了历史性错误。俄国必须摆脱束缚,在 外交上恢复行动自由。时称‘卡托科夫的攻击‘。
在当时的情况下,法俄政体悬殊,战略利益和战略重点存在严重分歧,两国并没有立 即结盟的可能。法国不会以牺牲自身在近东地区的长远利益,来支持俄国当下的巴尔干政 策。俄国更不可能帮助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冒破坏现状并与德国交恶的风险。但 是如果压力和受挫感过强,法俄为了摆脱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点。谁也不能保 证两国最终不会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国特使舒瓦洛夫为弥合分歧,修补俄德关系访德 后,来自俄国方面的沉默进一步证实了俾斯麦对俄国可能改变政策的猜疑。俾斯麦调整策 略,决心利用德国现有的外交资源和法国的事态发展,为重新组织德国的外交阵容寻求契 机。 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英德间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两国都不愿率先出面干预而结怨俄 国,同时又都需要避免在未来欧洲的外交竞技场上陷于孤立。若能造成对方与俄国的相互 制衡之势,本国外交将获得空前的主动权。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对俾斯麦的意图深感疑虑 ,担心英俄一旦为巴尔干问题发生对抗、冲突,而深陷于巴尔干事务,俾斯麦将趁机击破 法国。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无 路可遁。俾斯麦则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恫吓法国政 府,扩军备战不要过分,与德国为敌不会有好结果。同时借此向英奥和俄国表明德国必须 全力应付法德危机,无暇东顾,巴尔干危机只能靠那些在该地区有切身利益的国家自己去 解决。
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5月即将期满,缔约方对同盟的兴趣都不大。但随着 法德危机和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意大利在俾斯麦心目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俾斯麦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续约的机会,以支持意大利北非扩张政策为代价,加强了三国同盟内部的 团结,阻止了敌对国家对意大利的拉拢,同时为奥匈对付俄国争取到了安全稳固的后方。
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就为以意大利为桥梁,建立同意大利在殖民地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并 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国与三国同盟国家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当时,英法间由于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后形成的埃及问题,存在尖锐矛盾。布郎热 运动的沙文主义鼓噪也同样针对英国。英国若能在埃及问题上争取到三国同盟国家的支持 ,将大大加强其与法国谈判时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国在巴尔干采取一项坚定的维护现状 的政策,并在近东地区调动起足以遏制法俄的力量,奥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国也就能 够避免直接卷入近东事务而与俄国发生冲撞。为了向英国施压,俾斯麦表示:德国在大陆 上看住法国,英意就获得了行动自由,英意在北非联合遏制法国,并与奥匈合作在近东共 同对付俄国,欧洲的均势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国不参加欧洲政治,势必陷于孤 立,而德国也就没有理由要去反对法国在北非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原望。在俾斯麦的策动 下,1887年2月,英意互换照会,3月奥匈也以照会形式加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协定》,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
地中海联合结成后,法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与俄国结盟政策的非现实性和危险性。法 国的结盟愿望越迫切,俄国的要价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满足俄国的要求,反而会招致无谓 的怨恨。更有甚者,还会诱发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如果法国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 政策,就需要承受与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后果。11法国政府必须主动缓和法德关系,以免 跌入俾斯麦设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国政府解除了布郎热的职务,法德危机趋于缓解。
(三)
德国地处中欧,一面临海,三面被围。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是德国外交的基石。如果 德俄长期对立,德国外交就是一盘死棋。反之,德国就可以在东西方之间操纵自如,进退 有余。在俾斯麦眼里,孤立法国与联合俄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加利亚危机发生 后, 俾斯麦一方面鼓动俄国在巴尔干推行前进政策,一方面以此来动员抵制俄国扩张 的地中海联合。同时向深感孤立的俄国证明德国友谊的可贵。 俄国外相吉尔斯认为,无论是保障俄国黑海地区的安全还是解决保加利亚问题,俄 国都需要保留俄德奥三皇同盟,至少要维持与德国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结盟对俄国 不利,法国也不可能同俄国结盟。俄国如果失去了德国,将意味着彻底孤立。至于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的态度,正如德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当时指出的那样:“沙皇从外交 政策的需要考虑,必须保持与德国的联合,从顺应民意和国内稳定考虑,他又必须在公开 场合表现出对德国的憎恶。”
卡托科夫3月发表的社论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 皇同盟这个秘密,并予以猛烈抨击。这就迫使沙皇要么放弃与德国的联合,要么公开表态 支持三皇同盟,而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结局。沙皇在震怒之余对卡托科夫提出惩戒。 卡托科夫影响的缩减,反衬出吉尔斯地位的巩固。
鉴于沙皇断然拒绝续订与奥匈的条约,5月,俄德在柏林重开谈判,准备以俄德双边协 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讨论中立条款时,俾斯麦试图通过全面支持俄国的近东政策诱 使俄国同意,在俄奥冲突的情况下,德国有条件的中立。为此俾斯麦向俄国谈判代表宣读 了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文本,以期表明德国无意承担与德奥同盟条约内容相悖的义务。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对中立条款涉及法奥遭缔约方进攻时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条件 下,签订新约,即《再保险条约》。在俾斯麦看来,条约虽然未能确保在俄德冲突的情况下 俄国无条件的中立,鉴于法德两国对于1871年以来现状的不同态度,法国需要的同盟,必 须是进攻性的,《再保险条约》至少排除了这种可能。而法国若不能在事先争取到俄国的 支持,也就不可能独自挑战德国。现状、和平、德国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过《再保险条约》与先前的《德奥同盟条约》两相呼应,俾斯麦又重新确立了对 德奥的双向抑制。俾斯麦借此向俄奥表明,德国将始终与被进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侵 略。谁破坏欧洲和平,谁就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俾斯麦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危险,俄国如 果挑动奥匈率先发动进攻,德国将怎样应付?15围绕《再保险条约》签订问题俄国内部的 争斗,沙皇立场的动摇,条约签订后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无休止的索求,使得俾 斯麦对条约的价值大打折扣。他对沙皇和德俄友谊的信心,从此不可挽回地动摇了。
1887年7月,在违背沙皇意愿的情况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国诉 诸武力的可能增强。俄国报界充斥了对德国的谩骂。8月,戴鲁莱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礼之 机,再次访问俄国。俾斯麦对时局深感忧虑。俄国既已靠不住,德国必须另谋出路,以防 万一。17 5月,法俄共同迫使苏丹放弃了英国特使沃尔夫与土耳其达成的,有关英国从埃及 撤军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势,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觉。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匈因得 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孤立被动局面。
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 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 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了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 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 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 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俄国挽 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了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 ,同时又阻遏了法俄结合,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 交归根结底仍 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了极至。现实政治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 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了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了维系力。对强权赤裸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 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击”就 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了历史上 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了欧洲强权结构。22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1879 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了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了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了朋友。23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1886年 10月,俾斯 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 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24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 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
1890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 洲秩序也随之崩解。
回答者:475085126
背景资料;
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的欧洲秩序 论保加利亚危机期间的俾斯麦外交 柏林会议后五年的时间里,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一个包括俄国、奥匈、意大利、 罗马尼亚等国的复杂的同盟体系,欧洲的国际政治一时为俾斯麦同盟所左右,柏林成为欧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发的保加利亚危机却使俾斯麦同盟濒临破灭的边缘,本文拟就危机期间欧洲各大国间展开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纪晚期欧洲大国外交和国际环境的某些特点。
(一)
普法战争后,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崛起,完成了对欧洲国际政治环境革命性的 改造,同时却造就了困扰世界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德国的天然优势和其他欧洲国 家不接受这一优势的矛盾。1战败不仅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剥夺了它在欧洲大陆 的主导地位,更大大恶化了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样法国对德国来说就成为一个无法和解 的国家。法国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对付德国,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准备复仇,法国都需 要同任何与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这就使得涉及德国的危机均会加剧,而很难局部化,因 此也就限定了德国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国、奥匈和 德国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 切以致于撇开德国,或者为争夺巴尔干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谊视为德国外交基石的同时,他还不能得罪在近东、中亚与俄国尖锐对立的英国。18 75年-187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了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俾斯麦通过1879年的德奥同盟暂时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归宿是1881年6月结成的俄奥德三皇同盟,这就使德国得以继续保持 对俄奥关系的牵制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属东鲁米利亚省发生革命,并宣布与保加利亚公国合并。素来以保加 利亚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 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加利亚国内的地位。俄国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 消合并,但保加利亚统一的既成事实,已不可逆转。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面临空前失败, 巴尔干酝酿着新的危机。
1886年1月,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布朗热就任法国陆军部长,在法国掀起了一场要求向 德国复仇的狂潮,德法关系骤然紧张。 两场危机同时发生,俾斯麦同盟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被俾斯麦视为德国外交根 基的三皇同盟即将期满,而且续约无望。国际局势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麦做梦都害怕 的东西夹击之势眼看就要成为现实。德国如果在俄奥巴尔干竞争中采取支持奥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关系破裂,并因此向法国提供潜在盟友的后果。而在当时环境下又完全排除 了放弃奥匈的可能性。 保存奥匈帝国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俾斯麦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奥匈一旦在外部压 力下解体,不仅会危及欧洲均势,使德国外交失去回旋余地,也将打破德意志帝国内部微 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亚危机,重新打开了东方问题,造成了俄奥对抗的前景。俄土 战争俄军浴血奋战,二十万将士丧命疆场,收获的却是难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亚力 山大大公在俄国压力下被迫逊位。11月,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 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铩羽而归,俄保断交,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影响丧失殆尽,沙 皇的“尊严”被践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巴尔干形成了俄军即将入侵,并引发大国冲突的危殆局面。
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控制罗马尼亚。届时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之中。奥匈的多瑙河生命线也有被切断的可能。保持在巴尔干的势 力和影响,既是奥匈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帝国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奥匈外相卡尔诺 基在匈牙利议会发表演说:俄国无权占领保加利亚并单独决定其命运,否则兵戎相见。俄 国舆论大哗,普遍认为俄奥协调已失去意义,俄军方和泛斯拉夫派考虑对奥匈实施军事打 击。
俾斯麦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约束俄奥,防止两国冲突。他此时的基本策略是对两国实 施双向抑制,敦促两国在三皇同盟框架内解决分歧。针对奥匈在英国怂恿下可能采取的强 硬政策,他一再发出警告,保加利亚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德奥同盟只具有防御性质,要帮 忙找英国去。3对于俄国,他再三表示,德国愿意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但奥匈的大国 地位不容牺牲,出路在于俄奥就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达成妥协。
俾斯麦扮演“诚实的掮客”,虽然暂时回避了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却暗含着 同时疏远两国的危险。奥匈不由要问:“德奥同盟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德国有两个盟 友,奥匈只有半个。”5如果说德奥同盟在1879年的缔结加剧了俄国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与德奥结盟的轨道上来的话,那么在此时,它只能加深俄国的敌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见新任法国驻俄大使拉布莱时表示:俄国希望法国强大,两国需要并肩携手,共度难关 。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 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 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 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了重 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
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了良机。
(二)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宁。80年代上半期,费理内阁当政期间,法 德关系还有过一段“殖民协约”的好时光。但是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难 以弥合的创口。1885年费理“殖民内阁”倒台,标志着法国复仇主义势力的抬头。以著名 诗人戴鲁莱德为首的民族主义团体爱国者联盟到1886年7月成员已逾十万,成为法国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布郎热进入夏尔.费雷西内阁任陆军部长后,一时成为 法国复兴、收复失地、对德复仇的象征。1886年秋季起法德关系趋于恶化。
俾斯麦并不惧怕法国的实力,哪怕是一个复仇主义的法国。它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东方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场危机几乎同时发生。一旦德国卷入奥俄巴尔干冲突,很难指望法 国会袖手旁观。那时德国就必须正视两线作战的冷酷现实了。
1886年夏,戴鲁莱德访问俄国,鼓吹法俄结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闻》上 撰文,批评外相吉尔斯的欧洲政策,呼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外交路线。他指出俄国将抽 象的君主团结原则置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之上,是犯了历史性错误。俄国必须摆脱束缚,在 外交上恢复行动自由。时称‘卡托科夫的攻击‘。
在当时的情况下,法俄政体悬殊,战略利益和战略重点存在严重分歧,两国并没有立 即结盟的可能。法国不会以牺牲自身在近东地区的长远利益,来支持俄国当下的巴尔干政 策。俄国更不可能帮助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冒破坏现状并与德国交恶的风险。但 是如果压力和受挫感过强,法俄为了摆脱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点。谁也不能保 证两国最终不会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国特使舒瓦洛夫为弥合分歧,修补俄德关系访德 后,来自俄国方面的沉默进一步证实了俾斯麦对俄国可能改变政策的猜疑。俾斯麦调整策 略,决心利用德国现有的外交资源和法国的事态发展,为重新组织德国的外交阵容寻求契 机。 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英德间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两国都不愿率先出面干预而结怨俄 国,同时又都需要避免在未来欧洲的外交竞技场上陷于孤立。若能造成对方与俄国的相互 制衡之势,本国外交将获得空前的主动权。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对俾斯麦的意图深感疑虑 ,担心英俄一旦为巴尔干问题发生对抗、冲突,而深陷于巴尔干事务,俾斯麦将趁机击破 法国。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无 路可遁。俾斯麦则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恫吓法国政 府,扩军备战不要过分,与德国为敌不会有好结果。同时借此向英奥和俄国表明德国必须 全力应付法德危机,无暇东顾,巴尔干危机只能靠那些在该地区有切身利益的国家自己去 解决。
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5月即将期满,缔约方对同盟的兴趣都不大。但随着 法德危机和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意大利在俾斯麦心目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俾斯麦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续约的机会,以支持意大利北非扩张政策为代价,加强了三国同盟内部的 团结,阻止了敌对国家对意大利的拉拢,同时为奥匈对付俄国争取到了安全稳固的后方。
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就为以意大利为桥梁,建立同意大利在殖民地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并 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国与三国同盟国家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当时,英法间由于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后形成的埃及问题,存在尖锐矛盾。布郎热 运动的沙文主义鼓噪也同样针对英国。英国若能在埃及问题上争取到三国同盟国家的支持 ,将大大加强其与法国谈判时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国在巴尔干采取一项坚定的维护现状 的政策,并在近东地区调动起足以遏制法俄的力量,奥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国也就能 够避免直接卷入近东事务而与俄国发生冲撞。为了向英国施压,俾斯麦表示:德国在大陆 上看住法国,英意就获得了行动自由,英意在北非联合遏制法国,并与奥匈合作在近东共 同对付俄国,欧洲的均势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国不参加欧洲政治,势必陷于孤 立,而德国也就没有理由要去反对法国在北非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原望。在俾斯麦的策动 下,1887年2月,英意互换照会,3月奥匈也以照会形式加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协定》,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
地中海联合结成后,法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与俄国结盟政策的非现实性和危险性。法 国的结盟愿望越迫切,俄国的要价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满足俄国的要求,反而会招致无谓 的怨恨。更有甚者,还会诱发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如果法国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 政策,就需要承受与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后果。11法国政府必须主动缓和法德关系,以免 跌入俾斯麦设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国政府解除了布郎热的职务,法德危机趋于缓解。
(三)
德国地处中欧,一面临海,三面被围。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是德国外交的基石。如果 德俄长期对立,德国外交就是一盘死棋。反之,德国就可以在东西方之间操纵自如,进退 有余。在俾斯麦眼里,孤立法国与联合俄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加利亚危机发生 后, 俾斯麦一方面鼓动俄国在巴尔干推行前进政策,一方面以此来动员抵制俄国扩张 的地中海联合。同时向深感孤立的俄国证明德国友谊的可贵。 俄国外相吉尔斯认为,无论是保障俄国黑海地区的安全还是解决保加利亚问题,俄 国都需要保留俄德奥三皇同盟,至少要维持与德国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结盟对俄国 不利,法国也不可能同俄国结盟。俄国如果失去了德国,将意味着彻底孤立。至于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的态度,正如德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当时指出的那样:“沙皇从外交 政策的需要考虑,必须保持与德国的联合,从顺应民意和国内稳定考虑,他又必须在公开 场合表现出对德国的憎恶。”
卡托科夫3月发表的社论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 皇同盟这个秘密,并予以猛烈抨击。这就迫使沙皇要么放弃与德国的联合,要么公开表态 支持三皇同盟,而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结局。沙皇在震怒之余对卡托科夫提出惩戒。 卡托科夫影响的缩减,反衬出吉尔斯地位的巩固。
鉴于沙皇断然拒绝续订与奥匈的条约,5月,俄德在柏林重开谈判,准备以俄德双边协 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讨论中立条款时,俾斯麦试图通过全面支持俄国的近东政策诱 使俄国同意,在俄奥冲突的情况下,德国有条件的中立。为此俾斯麦向俄国谈判代表宣读 了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文本,以期表明德国无意承担与德奥同盟条约内容相悖的义务。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对中立条款涉及法奥遭缔约方进攻时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条件 下,签订新约,即《再保险条约》。在俾斯麦看来,条约虽然未能确保在俄德冲突的情况下 俄国无条件的中立,鉴于法德两国对于1871年以来现状的不同态度,法国需要的同盟,必 须是进攻性的,《再保险条约》至少排除了这种可能。而法国若不能在事先争取到俄国的 支持,也就不可能独自挑战德国。现状、和平、德国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过《再保险条约》与先前的《德奥同盟条约》两相呼应,俾斯麦又重新确立了对 德奥的双向抑制。俾斯麦借此向俄奥表明,德国将始终与被进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侵 略。谁破坏欧洲和平,谁就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俾斯麦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危险,俄国如 果挑动奥匈率先发动进攻,德国将怎样应付?15围绕《再保险条约》签订问题俄国内部的 争斗,沙皇立场的动摇,条约签订后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无休止的索求,使得俾 斯麦对条约的价值大打折扣。他对沙皇和德俄友谊的信心,从此不可挽回地动摇了。
1887年7月,在违背沙皇意愿的情况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国诉 诸武力的可能增强。俄国报界充斥了对德国的谩骂。8月,戴鲁莱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礼之 机,再次访问俄国。俾斯麦对时局深感忧虑。俄国既已靠不住,德国必须另谋出路,以防 万一。17 5月,法俄共同迫使苏丹放弃了英国特使沃尔夫与土耳其达成的,有关英国从埃及 撤军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势,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觉。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匈因得 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孤立被动局面。
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 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 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了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 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 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 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俄国挽 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了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 ,同时又阻遏了法俄结合,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 交归根结底仍 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了极至。现实政治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 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了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了维系力。对强权赤裸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 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击”就 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了历史上 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了欧洲强权结构。22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1879 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了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了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了朋友。23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1886年 10月,俾斯 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 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24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 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
1890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 洲秩序也随之崩解。
回答者:475085126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小学的那个吗?
早在农奴制度时代,列·尼·托尔斯泰就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出现了。他在自己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造了许多天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主要是描写革命以前的旧俄国,即1861年以后仍然停滞在半农奴制度下的俄国,乡村的俄国,地主和农民的俄国。在描写这一阶段的俄国历史生活时,列·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被农奴主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了。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1910年11月26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21页
托尔斯泰以巨大的力量和真诚鞭打了统治阶级,十分明显地揭露了现代社会所借以维持的一切制度——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的内在的虚伪。但是,他的学说与现代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完全矛盾的。列甫·托尔斯泰的说教究竟反映了什么人的观点呢?通过他的嘴说话的,是整个俄罗斯千百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已经憎恨现代生活的主人,但是逐没有去同他们进行自觉的、一贯的、坚持到底和不调和的斗争。
列宁:《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910年12月18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52页
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已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贼、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捶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团子。”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僧侣代替有官职的僧侣,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真可以说:
俄罗斯母亲呵,
你又贫穷又富饶,
你又强大又软弱!①
托尔斯泰处在这样的矛盾中,绝对不能了解工人运动和工人运动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而且也绝对不能了解俄国的革命,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几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昨天刚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宗法式的“农村,简直在遭受资本和国库的洗劫。农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旧基础,那些确实保持了许多世纪的旧基础,在异常迅速地毁坏着。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弟370—371页
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历史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群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进行斗争的准备,象托尔斯泰那样不抵抗邪恶;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第373页
托尔斯泰的学说无疑是空想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动的(这里反动的一词,是就这个词的最正确最深刻的含义用的)。但是决不应该因此得出结论说,这个学说不是社会主义的,这个学说里没有可以为启发先进阶级提供宝贵材料的批判成分。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在一切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里,有一种社会主义,它代表着将代替资产阶级的那个阶级的思想体系,也有另外一种社会主义,它是与那些被资产阶级所代替的阶级的思想体系相适应的。例如,封建社会主义就是后一种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性质,早在六十多年以前,马克思在评价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的时候就评价过了。
其次,托尔斯泰的空想学说正象许多空想学派一样,是具有批判成分的。但是不要忘记马克思的深刻的指示: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成分的意义“恰与历史发展进程成反比例”。正在“安排”新俄国和消除现代社会灾难的那些社会力量的活动愈发展,活动的性质愈明确,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就会愈迅速地“失去任何实践的意义和任何理论的根据”。
在二十五年以前,尽管托尔斯泰主义具有反动的和空想的特点,但是托尔斯泰学说的批判成分有时实际上还能给某些居民阶层带来好处。然而在最近十年中,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了,因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世纪末,历史的发展已经前进了不少。而在我们今天,当上述许多事变已经结束了“东方的”静止不动的状态以后,当“路标派”的自觉的反动思想,在狭隘的阶级意义和自私自利的阶级意义上的反动思想在自由资产阶级中间得到这样广泛传播的时候,当这些思想甚至传染了一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井造成了“取消派”的时候,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候,任何想把托尔斯泰的学说理想化,想袒护或冲淡他的“不抵抗主义”、他的向“精神”的呼吁、他的向“道德的自我修养”的号召、他的关于“良心”和博“爱”的教义、他的禁欲主义和寂静主义的说教等等的企图,都会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危害。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911年1月22日).《列宁全集》第17卷第35—36页
早在农奴制度时代,列·尼·托尔斯泰就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出现了。他在自己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造了许多天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主要是描写革命以前的旧俄国,即1861年以后仍然停滞在半农奴制度下的俄国,乡村的俄国,地主和农民的俄国。在描写这一阶段的俄国历史生活时,列·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被农奴主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了。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1910年11月26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21页
托尔斯泰以巨大的力量和真诚鞭打了统治阶级,十分明显地揭露了现代社会所借以维持的一切制度——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的内在的虚伪。但是,他的学说与现代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完全矛盾的。列甫·托尔斯泰的说教究竟反映了什么人的观点呢?通过他的嘴说话的,是整个俄罗斯千百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已经憎恨现代生活的主人,但是逐没有去同他们进行自觉的、一贯的、坚持到底和不调和的斗争。
列宁:《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1910年12月18日)。《列宁全集》第16卷第352页
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已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贼、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捶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团子。”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僧侣代替有官职的僧侣,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真可以说:
俄罗斯母亲呵,
你又贫穷又富饶,
你又强大又软弱!①
托尔斯泰处在这样的矛盾中,绝对不能了解工人运动和工人运动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而且也绝对不能了解俄国的革命,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几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昨天刚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宗法式的“农村,简直在遭受资本和国库的洗劫。农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旧基础,那些确实保持了许多世纪的旧基础,在异常迅速地毁坏着。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弟370—371页
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历史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群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进行斗争的准备,象托尔斯泰那样不抵抗邪恶;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
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发表于1908年9月11日[24日]).《列宁选集》第2卷第373页
托尔斯泰的学说无疑是空想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动的(这里反动的一词,是就这个词的最正确最深刻的含义用的)。但是决不应该因此得出结论说,这个学说不是社会主义的,这个学说里没有可以为启发先进阶级提供宝贵材料的批判成分。
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在一切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里,有一种社会主义,它代表着将代替资产阶级的那个阶级的思想体系,也有另外一种社会主义,它是与那些被资产阶级所代替的阶级的思想体系相适应的。例如,封建社会主义就是后一种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性质,早在六十多年以前,马克思在评价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的时候就评价过了。
其次,托尔斯泰的空想学说正象许多空想学派一样,是具有批判成分的。但是不要忘记马克思的深刻的指示: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成分的意义“恰与历史发展进程成反比例”。正在“安排”新俄国和消除现代社会灾难的那些社会力量的活动愈发展,活动的性质愈明确,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就会愈迅速地“失去任何实践的意义和任何理论的根据”。
在二十五年以前,尽管托尔斯泰主义具有反动的和空想的特点,但是托尔斯泰学说的批判成分有时实际上还能给某些居民阶层带来好处。然而在最近十年中,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了,因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世纪末,历史的发展已经前进了不少。而在我们今天,当上述许多事变已经结束了“东方的”静止不动的状态以后,当“路标派”的自觉的反动思想,在狭隘的阶级意义和自私自利的阶级意义上的反动思想在自由资产阶级中间得到这样广泛传播的时候,当这些思想甚至传染了一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井造成了“取消派”的时候,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候,任何想把托尔斯泰的学说理想化,想袒护或冲淡他的“不抵抗主义”、他的向“精神”的呼吁、他的向“道德的自我修养”的号召、他的关于“良心”和博“爱”的教义、他的禁欲主义和寂静主义的说教等等的企图,都会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危害。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911年1月22日).《列宁全集》第17卷第35—36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课文《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桑娜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桑娜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病死,便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里。但是十分担心丈夫回来后不同意自己这么做,丈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
课文资料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句段赏析
1.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这是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危险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女主人的勤劳能干。所以虽然贫穷,但还温暖而舒适。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妇女桑娜很真实的感情。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而作为需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所以“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没有了母亲的抚养,十分可怜,所以没有多考虑,就把他们抱回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本性。
3.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揍我一顿也好”是说只要丈夫同意收养两个孩子,甘愿自己挨打。桑娜考虑到收养孩子会给丈夫增加负担,所以担心丈夫会揍她;但愿意自作自受,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桑娜崇高的思想境界——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大。
4.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总能熬过去的”是说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虽穷,生活困难,但能熬过去。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出渔夫的苦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在穷苦中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
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桑娜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桑娜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病死,便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里。但是十分担心丈夫回来后不同意自己这么做,丈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
课文资料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句段赏析
1.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这是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危险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女主人的勤劳能干。所以虽然贫穷,但还温暖而舒适。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妇女桑娜很真实的感情。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而作为需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所以“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没有了母亲的抚养,十分可怜,所以没有多考虑,就把他们抱回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本性。
3.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揍我一顿也好”是说只要丈夫同意收养两个孩子,甘愿自己挨打。桑娜考虑到收养孩子会给丈夫增加负担,所以担心丈夫会揍她;但愿意自作自受,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桑娜崇高的思想境界——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大。
4.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总能熬过去的”是说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虽穷,生活困难,但能熬过去。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出渔夫的苦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在穷苦中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
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