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的代表,到东吴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说服孙权和刘备联手共同对付曹操。按照常规,要说服从未有过和强敌作战经历的孙权,就应该故意藐视曹操的实力,以增强孙权的信心。但诸葛亮反倒像是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对曹操的实力故意夸大其词。但最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这种反常的说法,反而取得了说服的奇效……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
——相反立场策略
赤壁之战前夕,鲁肃之所以把诸葛亮从江夏带到东吴来见孙权,就是想借助诸葛亮这个外部权威的力量来说服孙权鼓起勇气,和曹操决一死战。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视为外部权威,是因为他在出山后几次和曹操对垒,连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过打败曹操不可多得的经历和经验。
鲁肃同时也知道,年轻的孙权刚刚从兄长手中接过整个东吴的重担,没有经验,也缺乏自信,如果让他知道曹操确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那么孙权很可能就没有勇气来和曹操对决,就会选择以张昭为首的谋士派提出的投降策略。
所以,鲁肃事先就明确地向诸葛亮表示,见了孙权之后,一定不能说曹操兵多将广。诸葛亮没有直接承诺会像鲁肃所说的那样来应对孙权,只是说他自会随机应变。鲁肃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他其实并不要诸葛亮的说服智慧,他只需要将诸葛亮作为一个表达他的主战主张的一个载体。但是,说服力大师诸葛亮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所以,他只能说随机应变。
诸葛亮来见孙权。孙权问:“你最近在新野辅佐刘备,与曹操交手数次,胜负如何?”
诸葛亮说:“刘豫州兵不满千,大将只有三四人,再加上新野小城,粮草缺乏,怎么可能打得过曹操呢?”
孙权一听诸葛亮说得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就换了个话题,问道:“曹操的兵马一共有多少呢?”
诸葛亮说:“曹操破了吕布,灭了袁绍,收了北番,定了辽东,新近又平了刘琮,现在有马步水军一百多万。”
孙权大吃一惊,说:“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曹操哪里有这么多兵马呢。”孙权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有精兵五六万,如果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那也干脆就别商量了,趁早投降了吧。
诸葛亮平静地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四五十万;平了袁绍,得兵四五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何止二三十万;今得荆州之兵,也有二三十万。如此算来,不下一百五十万。我刚才说一百万,是担心惊吓了江东之士,特意往少里说的。”
孙权再问:“曹操手下战将如何?”
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这样的实力对比,让孙权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前面江东的人马已经远远不如曹操了,现在听诸葛亮说来,谋臣武将的人数也根本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如果硬要和曹操对抗,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这样看来,是降是战就很好决定了。
孙权还不死心,继续问:“那么,战与不战,请问先生,该如何决定呢?”
诸葛亮说:“做决定很容易,就是担心明公您不肯听从。”
孙权说:“愿闻金玉之言。”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基本平定天下,威震四方。只有我的主公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争,刚刚被打败。孙将军您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能够和曹操抗衡,那么就早点和曹操断绝关系,奋勇一战。如果不能够抵挡,那么就不如按照众位谋士的办法,赶快投降,北面以事之,以免江东生灵涂炭。”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直接、唯一的代表,其立场当然是反对曹操的。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似乎站到了自己的相反立场上,反倒成了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他对曹操的实力夸大其词,盛赞不已,等于是在向孙权施加压力,好让他不战而降。
鲁肃在一旁听了,非常惊讶诸葛亮竟然根本对自己先前的嘱咐置若罔闻,但现在又不能当面责怪诸葛亮,当然是心急如焚。
孙权默然不语,随即想起诸葛亮立场似乎不对,又问道:“既然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刘豫州又为什么不投降呢?”
诸葛亮说:“田横,是齐国的一位壮士,尚且能够坚守道义而不屈服,何况刘豫州是汉室宗亲,英才盖世,天下仰慕。就算打不过曹操,也是天意。哪里能够屈膝投降呢?”
孙权大怒,拂袖退入后堂。这句话明显是在轻视孙权,认为他根本不配和刘备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刘备兵少将寡,没有地盘,而孙权独据江东,兵多将广。一个弱势的刘备,尚且要对抗曹操,而诸葛亮竟然劝一个强势的孙权向曹操投降,你说孙权能不被激怒吗?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
——相反立场策略
赤壁之战前夕,鲁肃之所以把诸葛亮从江夏带到东吴来见孙权,就是想借助诸葛亮这个外部权威的力量来说服孙权鼓起勇气,和曹操决一死战。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视为外部权威,是因为他在出山后几次和曹操对垒,连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过打败曹操不可多得的经历和经验。
鲁肃同时也知道,年轻的孙权刚刚从兄长手中接过整个东吴的重担,没有经验,也缺乏自信,如果让他知道曹操确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那么孙权很可能就没有勇气来和曹操对决,就会选择以张昭为首的谋士派提出的投降策略。
所以,鲁肃事先就明确地向诸葛亮表示,见了孙权之后,一定不能说曹操兵多将广。诸葛亮没有直接承诺会像鲁肃所说的那样来应对孙权,只是说他自会随机应变。鲁肃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他其实并不要诸葛亮的说服智慧,他只需要将诸葛亮作为一个表达他的主战主张的一个载体。但是,说服力大师诸葛亮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所以,他只能说随机应变。
诸葛亮来见孙权。孙权问:“你最近在新野辅佐刘备,与曹操交手数次,胜负如何?”
诸葛亮说:“刘豫州兵不满千,大将只有三四人,再加上新野小城,粮草缺乏,怎么可能打得过曹操呢?”
孙权一听诸葛亮说得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就换了个话题,问道:“曹操的兵马一共有多少呢?”
诸葛亮说:“曹操破了吕布,灭了袁绍,收了北番,定了辽东,新近又平了刘琮,现在有马步水军一百多万。”
孙权大吃一惊,说:“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曹操哪里有这么多兵马呢。”孙权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有精兵五六万,如果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那也干脆就别商量了,趁早投降了吧。
诸葛亮平静地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四五十万;平了袁绍,得兵四五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何止二三十万;今得荆州之兵,也有二三十万。如此算来,不下一百五十万。我刚才说一百万,是担心惊吓了江东之士,特意往少里说的。”
孙权再问:“曹操手下战将如何?”
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这样的实力对比,让孙权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前面江东的人马已经远远不如曹操了,现在听诸葛亮说来,谋臣武将的人数也根本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如果硬要和曹操对抗,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这样看来,是降是战就很好决定了。
孙权还不死心,继续问:“那么,战与不战,请问先生,该如何决定呢?”
诸葛亮说:“做决定很容易,就是担心明公您不肯听从。”
孙权说:“愿闻金玉之言。”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基本平定天下,威震四方。只有我的主公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争,刚刚被打败。孙将军您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能够和曹操抗衡,那么就早点和曹操断绝关系,奋勇一战。如果不能够抵挡,那么就不如按照众位谋士的办法,赶快投降,北面以事之,以免江东生灵涂炭。”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直接、唯一的代表,其立场当然是反对曹操的。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似乎站到了自己的相反立场上,反倒成了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他对曹操的实力夸大其词,盛赞不已,等于是在向孙权施加压力,好让他不战而降。
鲁肃在一旁听了,非常惊讶诸葛亮竟然根本对自己先前的嘱咐置若罔闻,但现在又不能当面责怪诸葛亮,当然是心急如焚。
孙权默然不语,随即想起诸葛亮立场似乎不对,又问道:“既然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刘豫州又为什么不投降呢?”
诸葛亮说:“田横,是齐国的一位壮士,尚且能够坚守道义而不屈服,何况刘豫州是汉室宗亲,英才盖世,天下仰慕。就算打不过曹操,也是天意。哪里能够屈膝投降呢?”
孙权大怒,拂袖退入后堂。这句话明显是在轻视孙权,认为他根本不配和刘备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刘备兵少将寡,没有地盘,而孙权独据江东,兵多将广。一个弱势的刘备,尚且要对抗曹操,而诸葛亮竟然劝一个强势的孙权向曹操投降,你说孙权能不被激怒吗?
展开全部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的代表,到东吴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说服孙权和刘备联手共同对付曹操。按照常规,要说服从未有过和强敌作战经历的孙权,就应该故意藐视曹操的实力,以增强孙权的信心。但诸葛亮反倒像是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对曹操的实力故意夸大其词。但最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这种反常的说法,反而取得了说服的奇效……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
——相反立场策略
赤壁之战前夕,鲁肃之所以把诸葛亮从江夏带到东吴来见孙权,就是想借助诸葛亮这个外部权威的力量来说服孙权鼓起勇气,和曹操决一死战。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视为外部权威,是因为他在出山后几次和曹操对垒,连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过打败曹操不可多得的经历和经验。
鲁肃同时也知道,年轻的孙权刚刚从兄长手中接过整个东吴的重担,没有经验,也缺乏自信,如果让他知道曹操确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那么孙权很可能就没有勇气来和曹操对决,就会选择以张昭为首的谋士派提出的投降策略。
所以,鲁肃事先就明确地向诸葛亮表示,见了孙权之后,一定不能说曹操兵多将广。诸葛亮没有直接承诺会像鲁肃所说的那样来应对孙权,只是说他自会随机应变。鲁肃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他其实并不要诸葛亮的说服智慧,他只需要将诸葛亮作为一个表达他的主战主张的一个载体。但是,说服力大师诸葛亮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所以,他只能说随机应变。
诸葛亮来见孙权。孙权问:“你最近在新野辅佐刘备,与曹操交手数次,胜负如何?”
诸葛亮说:“刘豫州兵不满千,大将只有三四人,再加上新野小城,粮草缺乏,怎么可能打得过曹操呢?”
孙权一听诸葛亮说得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就换了个话题,问道:“曹操的兵马一共有多少呢?”
诸葛亮说:“曹操破了吕布,灭了袁绍,收了北番,定了辽东,新近又平了刘琮,现在有马步水军一百多万。”
孙权大吃一惊,说:“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曹操哪里有这么多兵马呢。”孙权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有精兵五六万,如果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那也干脆就别商量了,趁早投降了吧。
诸葛亮平静地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四五十万;平了袁绍,得兵四五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何止二三十万;今得荆州之兵,也有二三十万。如此算来,不下一百五十万。我刚才说一百万,是担心惊吓了江东之士,特意往少里说的。”
孙权再问:“曹操手下战将如何?”
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这样的实力对比,让孙权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前面江东的人马已经远远不如曹操了,现在听诸葛亮说来,谋臣武将的人数也根本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如果硬要和曹操对抗,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这样看来,是降是战就很好决定了。
孙权还不死心,继续问:“那么,战与不战,请问先生,该如何决定呢?”
诸葛亮说:“做决定很容易,就是担心明公您不肯听从。”
孙权说:“愿闻金玉之言。”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基本平定天下,威震四方。只有我的主公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争,刚刚被打败。孙将军您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能够和曹操抗衡,那么就早点和曹操断绝关系,奋勇一战。如果不能够抵挡,那么就不如按照众位谋士的办法,赶快投降,北面以事之,以免江东生灵涂炭。”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直接、唯一的代表,其立场当然是反对曹操的。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似乎站到了自己的相反立场上,反倒成了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他对曹操的实力夸大其词,盛赞不已,等于是在向孙权施加压力,好让他不战而降。
鲁肃在一旁听了,非常惊讶诸葛亮竟然根本对自己先前的嘱咐置若罔闻,但现在又不能当面责怪诸葛亮,当然是心急如焚。
孙权默然不语,随即想起诸葛亮立场似乎不对,又问道:“既然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刘豫州又为什么不投降呢?”
诸葛亮说:“田横,是齐国的一位壮士,尚且能够坚守道义而不屈服,何况刘豫州是汉室宗亲,英才盖世,天下仰慕。就算打不过曹操,也是天意。哪里能够屈膝投降呢?”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
——相反立场策略
赤壁之战前夕,鲁肃之所以把诸葛亮从江夏带到东吴来见孙权,就是想借助诸葛亮这个外部权威的力量来说服孙权鼓起勇气,和曹操决一死战。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视为外部权威,是因为他在出山后几次和曹操对垒,连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过打败曹操不可多得的经历和经验。
鲁肃同时也知道,年轻的孙权刚刚从兄长手中接过整个东吴的重担,没有经验,也缺乏自信,如果让他知道曹操确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那么孙权很可能就没有勇气来和曹操对决,就会选择以张昭为首的谋士派提出的投降策略。
所以,鲁肃事先就明确地向诸葛亮表示,见了孙权之后,一定不能说曹操兵多将广。诸葛亮没有直接承诺会像鲁肃所说的那样来应对孙权,只是说他自会随机应变。鲁肃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他其实并不要诸葛亮的说服智慧,他只需要将诸葛亮作为一个表达他的主战主张的一个载体。但是,说服力大师诸葛亮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所以,他只能说随机应变。
诸葛亮来见孙权。孙权问:“你最近在新野辅佐刘备,与曹操交手数次,胜负如何?”
诸葛亮说:“刘豫州兵不满千,大将只有三四人,再加上新野小城,粮草缺乏,怎么可能打得过曹操呢?”
孙权一听诸葛亮说得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就换了个话题,问道:“曹操的兵马一共有多少呢?”
诸葛亮说:“曹操破了吕布,灭了袁绍,收了北番,定了辽东,新近又平了刘琮,现在有马步水军一百多万。”
孙权大吃一惊,说:“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曹操哪里有这么多兵马呢。”孙权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有精兵五六万,如果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那也干脆就别商量了,趁早投降了吧。
诸葛亮平静地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四五十万;平了袁绍,得兵四五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何止二三十万;今得荆州之兵,也有二三十万。如此算来,不下一百五十万。我刚才说一百万,是担心惊吓了江东之士,特意往少里说的。”
孙权再问:“曹操手下战将如何?”
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这样的实力对比,让孙权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前面江东的人马已经远远不如曹操了,现在听诸葛亮说来,谋臣武将的人数也根本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如果硬要和曹操对抗,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这样看来,是降是战就很好决定了。
孙权还不死心,继续问:“那么,战与不战,请问先生,该如何决定呢?”
诸葛亮说:“做决定很容易,就是担心明公您不肯听从。”
孙权说:“愿闻金玉之言。”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基本平定天下,威震四方。只有我的主公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争,刚刚被打败。孙将军您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能够和曹操抗衡,那么就早点和曹操断绝关系,奋勇一战。如果不能够抵挡,那么就不如按照众位谋士的办法,赶快投降,北面以事之,以免江东生灵涂炭。”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直接、唯一的代表,其立场当然是反对曹操的。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似乎站到了自己的相反立场上,反倒成了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他对曹操的实力夸大其词,盛赞不已,等于是在向孙权施加压力,好让他不战而降。
鲁肃在一旁听了,非常惊讶诸葛亮竟然根本对自己先前的嘱咐置若罔闻,但现在又不能当面责怪诸葛亮,当然是心急如焚。
孙权默然不语,随即想起诸葛亮立场似乎不对,又问道:“既然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刘豫州又为什么不投降呢?”
诸葛亮说:“田横,是齐国的一位壮士,尚且能够坚守道义而不屈服,何况刘豫州是汉室宗亲,英才盖世,天下仰慕。就算打不过曹操,也是天意。哪里能够屈膝投降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中军队号称八十万大军,准备过江讨伐孙刘,只有两方联合,才能抵御强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4-26
展开全部
当时曹操的百万大军准备要南下一统天下 当时南方只有刘备和孙权两只军队 当单单一个军队都抵挡不了曹军 如果有诸葛亮联手就可以给自己多一份保障 也多一份力量 给我分咯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果不合作,两个要被要曹操灭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