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说
物种斗争说
恐龙时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导致恐龙灭绝。
酸雨说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地磁变化说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科学家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性别失调说
由于天气寒冷,恐龙妈妈孵出的大多是雄性小恐龙,这使恐龙世界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随着雌性恐龙的逐渐减少,恐龙家族也就走向了灭亡。
扩展资料:
1、中国境内已知最原始的恐龙来自侏罗纪早期的云南,如禄丰龙和中国龙。
禄丰龙是一种原蜥脚类恐龙,长约6-9米,脖子较长,通常以二足行走。中国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它的体型较大,后肢极为强壮,拥有锋利的爪子。三叠中国龙以头上的冠饰最为醒目,这极有可能作为它们的视觉辨识物,或在求偶时派上用场。
2、华阳龙是世界上发现证据确凿的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剑龙。
华阳龙化石发现于四川盆地夏沙溪庙组地质层,是一种体型中等的剑龙类恐龙,它背部长有两排骨板,沿中线对称分布,肩胛骨上有两根狭长的棘刺,尾部末端有4根长约40厘米的尾刺,都是它重要的防御武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中国的恐龙你有10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的N种可能
陨星碰撞说:
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火山爆发说:
因 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扩展资料:
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500万年前、部分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4亿年前的三叠纪。
恐龙(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至6500万年前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不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当然,这局限于拉丁文的造词能力。
“恐龙”一词由日本生物学家创造并引进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恐龙不是蜥蜴。为地球首批可以单独直立行走的高级生物体。
参考资料:恐龙灭绝--百度百科
恐龙灭绝的秘密
恐龙在统治了地球大约一亿六千万年之后,在某一时期突然消失了,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导语:恐龙在统治了地球大约一亿六千万年之后,在某一时期突然消失了,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但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下面就跟着本期专题团一起来探寻恐龙灭绝的真相。
一、地球坐命五大灾绝事件
地球曾经爆发过五次大灭绝,每次都会摧毁至少一半以上的生命,恐龙时代也因第五次大灭绝而终结。
第一次大灭绝
又称奥陶纪大灭绝,开始于公元前4,4亿年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大灭绝
又称泥盆纪大灭绝,发生在公元前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使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大灭绝
又称二叠纪大灭绝,发生于公元前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导致超过96%的地球生物灭绝。
第四次大灭绝
又称三叠纪大灭绝,开始于公元前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此次大灭绝使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第五次大灭绝
又称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开始于公元前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使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
二、恐光灭绝的假说
恐龙的灭绝之谜直 是科学家们长期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已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种之多。
火山爆发说、酸雨说、自相残杀说、海洋退潮说、植物中毒说、陨石撞击说、地磁变化说、大陆漂移说 、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
三、最具权威的假说
恐龙灭绝的假说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6500万年前,一个直径达十公里的行星坠落地球,坠落时光芒四射,在着陆地点爆炸相当于数十亿颗原子弹爆炸。
爆炸产生大量石块,四溅飞散到640公里以外,聚成15米高的石堆,在此范围之内,所有生命均被活埋。
此次撞击还引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它向外辐射,形成时速1600公里的狂风,不仅仅是巨兽,所有森林的树木都被摧。
由于撞击还发生在浅海,大量海水被贱了起来,形成海啸。150米高的巨浪冲向整个墨西哥湾海岸,将陆上数公里范围内的生命瞬间吞噬
从撞击坑中喷出的石块和灰尘射向空中,随后坠落下来,开始笼罩地球,像不计其数的流星同时冲击大气层,天空出现了可怕的火海,地球表面的切仿佛在瞬间被烈火点燃。
约一半的森林被彻底烧毁,每一处的大火都释放出十万亿吨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大气污染令人窒息。
终于下雨了,却是腐蚀性的酸雨,地球生态系统再次遭到重创。
撞击造成的灰尘,燃烧留下的烟灰以及撞击现场升到空中的硫磺酸雾使太阳变得模糊不清,地球陷入长久的黑暗,四处一片寒冷,植物大面积死亡。
四、陨石撞击说的疑点
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恐龙灭绝仍存在许多疑点。
1、小行星-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自地球内部呢?
4、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
五、恐龙灰绝的新理论
卯生导致灭绝
恐龙妈妈体重可达4吨,是新孵化恐龙的2500倍还重,而大象妈妈的体重却仅是其幼儿的22倍。换句话讲,哺乳动物的幼儿就已经相当大了。而对于恐龙而言,要生育体积较大的恐龙,不仅需要更大更厚的蛋壳,还需要透过蛋壳结构能使胚胎呼吸,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几乎不可能,因此,新孵化恐龙肯定要小得多。
有机硅缺失论
恐龙的肌肉属于一种有机硅胶,恐龙体内硅含量高于动物的祖先,动物的祖先体内硅含量高于动物。恐龙对硅烷的依赖性极强。恐龙以高分子有机硅或硅结构的动物、植物为食,恐龙随着其赖以生存的食物的减少而逐渐灭绝。
结语
恐龙灭绝让我们明白了,死亡是每种生物的终点,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
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火山爆发说:
因 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扩展资料:

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500万年前、部分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4亿年前的三叠纪。
恐龙(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至6500万年前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不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当然,这局限于拉丁文的造词能力。
“恐龙”一词由日本生物学家创造并引进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恐龙不是蜥蜴。为地球首批可以单独直立行走的高级生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