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我国栽桑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北温带到南亚热带等不同气候区域均有栽桑养蚕,桑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如江浙的湖桑、四川的嘉定桑、山东的鲁桑、广东的广东桑、新疆的白桑等等,其中均不乏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各地区的桑树品种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特征特性,各自表现出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有着较大的适应性与生产稳定性。近年来,优质高产的桑树品种不断育成推广,显著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
我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桑葚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古老稀有的桑树树种。
拓展资料: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6米,胸径1米。树冠倒卵圆形。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桑果)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中部,有约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
生长习性
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
我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桑葚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古老稀有的桑树树种。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中国蚕研所选育。
审定情况:1996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是春、秋兼用丰产品种。
特征特性:树形稍开展,枝条粗长而直,皮青灰色,节间直,节距4.2cm ,皮孔较大,冬芽呈三角形,较大,黄褐色,副芽小而少。叶心脏形,深绿色,较厚。
该品种属中生中熟品种,发芽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成熟期5月中旬,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发条力强,侧枝少,每米条长产春叶140g,秋叶114g,每公斤叶片数,春450片、秋196片,年亩产叶量2060kg,叶质优。中抗黄化型萎缩病、黑枯型细菌病。抗旱性强,较耐寒。
栽培特点:宜养成各种型式,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栽植,其增产效率较高。适于长江流域栽植。
2、桐乡青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浙江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
审定情况:1986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挺直,枝条粗长而直,上下端粗细开差较小,皮青灰带黄,节距4.2cm ,冬芽长三角形,贴生,副芽大而多。叶卵园形,墨绿色,叶厚。
该品种属中生中熟品种,一般发芽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期5月上旬,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39g、秋151g,每公斤叶片数春260片、秋200片,每亩年产叶量2300kg。抗萎缩型萎缩病、褐斑病,易感黑枯型细菌病、白粉病。
栽培特点:宜养成中、低干树型,栽植距离可稍密。适合于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栽植。
3、盛东一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浙江大学蚕蜂系选育的。
审定情况:1997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型直立,枝条粗长,皮紫褐色。节间密,侧枝少,冬芽呈三角形,紧贴饱满,副芽少。叶椭圆形,叶色深,有光泽,叶形大,叶肉厚。
该品种属早生中熟品种,发芽期3月中旬末至3月下旬末之间,成熟期5月中、下旬,秋叶硬化期10月中旬。亩桑年产叶量2000kg,叶质优。发根力强,可用于扦插繁殖。抗桑黑枯性细菌病、黄化型萎缩病强。
栽培特点:树型宜养成低干偏高,中干偏低的二、三级支干树型为好,可适当密植,每亩栽800-1200株。在水肥条件优良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其高产性能,适合于长江流域栽培。
4、璜桑14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浙江诸暨市璜山农技推广站和浙江蚕研所共同选育的。
审定情况:1986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型稍展开,枝条粗长较直,皮色青灰,有时带黄,节距3.2cm ,皮孔黄色,冬芽三角形,黄褐色,副芽少,叶长心脏形,深绿色,叶较厚。
该品种属中生中熟品种,发芽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期5月上旬,秋叶硬化9月上、中旬。发条力强,侧枝少,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52g,秋140g,每公斤叶片数春400片,秋186片,年亩产叶量2100kg。中抗萎缩病、褐斑病,易感黑枯型细菌病。抗旱、耐瘠性强。
栽培特点:宜养成低、中干树型,早春重剪稍有利增产春叶。在溪滩、坡地栽植更能发挥其抗旱耐瘠性强的特性,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5、农桑8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浙江蚕研所选育的。
审定情况:1997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枝条中粗而长,稍弯曲,皮青灰色,节距3.4cm,皮孔小,椭圆、园形,棕褐色。冬芽正三角形,副芽大而多。叶长心脏形,深绿色,叶肉较厚,叶片光滑。
该品种属早生早熟品种,发芽期3月中、下旬,成熟期4月中、下旬,秋叶硬化期10月中、下旬。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30g、秋163g。每公斤叶片数春444片、秋250片,年亩产叶量3000kg,叶质较优。抗萎缩型萎缩病、褐斑病、细菌病、污叶病。耐瘠、抗旱,适应性广。
栽培特点:宜养成中、低干树型,适应性强,山区、平原、溪滩均可栽植。发根力强,可用扦插繁殖。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6、农桑10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由浙江蚕研所选育的。
审定情况:1996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树冠紧凑,枝条长而直,侧枝少,节形突出,节距3.7cm,皮色青灰,皮孔园形、椭圆形,黄褐色,副芽大而多,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而光滑、光泽较强。叶肉厚。
该品种属早生早熟品种,发芽期3月中旬,成熟期4月中旬,秋叶硬化迟,桑叶利用率高。春季每米条长产叶量177g,每公斤叶片数为275片,秋季每米条长产叶量为143g,公斤叶片数为182片,亩桑年产量2600kg。抗桑黑枯型细菌病和黄化型萎缩病强,抗旱耐瘠,适应性广。
栽培特点:适当密植,每亩以800-1200株为宜。定干后宜进行2年连续春伐,从而有利于支干生长粗壮。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以期发挥高产性能。因为发芽早,整枝、修拳、剪稍等管理工作宜于在12月底前完工,以减少养份流失,提高翌年春叶产量。该品种发根力强,适合扦插繁殖。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7、农桑12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浙江蚕研所选育的。
审定情况: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长而直,无侧枝。皮黄褐色,节距5cm,冬芽长三角形,紧贴枝条,紫褐色,副芽大而多。叶心脏形,深绿色,叶肉较厚。
该品种属早生中熟品种,发芽期3月中旬末,成熟期4月下旬末,秋叶封顶迟、硬化迟。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39g,秋144g,公斤桑叶片数春260片,秋140片。每亩年产叶量3100kg。抗黄化型萎缩病和黑枯型细菌病力强,抗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能力强。
栽培特点:每亩栽植800-1200株为宜,定干后宜进行2年连续春伐,有利于枝干生长粗壮。栽培时需要充足的肥水,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性能。发根力强,可用于扦插繁殖。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8、农桑14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浙江蚕研所选育。
审定情况: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直而长,无侧枝,皮色灰褐色,节距3.7cm,皮孔小而多,冬芽正三角形,紧贴枝条,棕褐色,副芽大而多,叶心脏形,墨绿色,叶肉厚。
该品种属早生中熟品种,发芽期3月中旬末,成熟期4月下旬末,秋叶封顶迟、硬化迟。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59g、秋178g,公斤叶片数春263片、秋135片。每亩年产叶量3200kg。抗黄化型萎缩病和黑枯型细菌病力强,抗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力也强。
栽培特点:每亩栽植800-1200株为宜,定干后宜进行2年连续春伐,有利于枝干生长粗壮。栽培时需充分肥水,以发挥其高产性能。发根力强,可用扦插繁殖。适应性广,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各地均可种植。
9、红星5号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安徽省蚕研所选育。
审定情况:1996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稍开展,枝条粗长而直,皮灰褐色,节间稍曲,节距3.5cm,皮孔小,园形,冬芽正三角形,副芽小而少,叶心脏形,间有海螺口扭曲叶,深绿色,叶肉厚。
该品种属中生中熟品种,发芽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成熟期5月上、中旬,秋叶硬化9月中旬。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40g,秋120g,每公斤叶片数春475片,秋250片,年亩产叶1600kg。中抗黄化型萎缩病,抗污叶病和白粉病。抗风力较强,不耐涝。
栽培特点:宜养成中、低干树型,适当密植,加强肥培管理,能充分发挥其丰产性能。适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栽培。
10、华明桑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安徽省蚕研所选育。
审定情况:199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形直立,枝条粗长而直,皮灰褐色,节距3.6cm,冬芽长三角形,副芽小而少,叶长心脏形,间有螺口状扭曲叶,深绿色,叶肉较厚。
该品种属中生中熟品种,发芽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成熟期5月上旬末,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发条力强,侧枝少,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50g,秋125g,每公斤叶片数春400片,秋240片,亩桑年产叶量1550kg,叶质优,叶片凋萎慢,耐贮藏。中抗黄化型萎缩病、黑枯型细菌病。抗旱、耐寒,不耐涝。
栽培特点:宜养成中、低干树型,密植栽培,要注意排水。适于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栽植。
11、7707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安徽省蚕研所选育。
审定情况:199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
特征特性:树冠较大,条粗长略弯曲,皮紫褐色,节距5cm,冬芽正三角形,副芽小且少,叶心脏形,叶缘钝齿或乳头齿,叶肉较厚。
该品种属晚生晚熟品种,发芽期4月上旬,成熟期5月中旬,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35g,秋120g,每公斤叶片数春400片,秋200片,亩年产叶量1600kg。耐旱、耐寒。
栽培特点:宜养成中、低干树型,适当密植。应与早生桑品种搭配栽培,以免春季早采叶,影响产量。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http://www.ahnw.gov.cn/2006nykj/Show.asp?ContentID={30897BA9-352D-4C8D-AB19-E6FABDA85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