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课题第一阶段总结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研究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阅读的航船上,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丰富精神世界。总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研究内容:
(一)爱惜书的习惯和阅读卫生习惯的培养。
学生入学后,一拿到新课本,我就要进行爱惜课本的教育,深入浅出地讲解书的作用。根据学生领到新书喜悦心情,要求学生用塑料皮或比较厚的纸把新书包起来,每个星期评比一次,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能使每个学生的课本长期保持整洁和完好无损。还要告诉学生,读书时应当怎样拿书,怎样翻书,眼睛和书需保持多远的距离。例如:叫学生看书时,要求学生把书放在桌子上,身子要坐直,眼与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还要要求学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躺着看书等等,而且要经常检查,严格要求,决不放松,必要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
(二)认真阅读习惯的培养
语文书是学生可以统一用来阅读的材料,我把握这一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1、抓好预习。语文课,学生的预习是很重要的。我在布置预习时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列出预习提纲,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二年级,我让学生把“预习七件事”的具体要求抄在语文书的扉页上,每次预习新课的时候都逐条对照,认真完成:1、读一读,把新课读五遍,了解它;2、圈一圈,圈出文中的生字,认识它;3、写一写,在课后的生字表上方写出生字的拼音,读准它;4、标一标,标出自然段;5、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6、背一背,找一段写得最好的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7、看一看,看看这一课的拓展阅读材料。学生明确了预习时记什么,那么在阅读课文时就会有的放矢,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准确朗读的习惯。《课标》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要具备的阅读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首先,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不丢字、添字、读错字,不拖拉、一字一顿、无停顿等,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慢慢读得入情,初步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其次,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分角色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3、培养学生读书勤于动笔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⑴关键性字、词;⑵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⑶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比如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作批注,如用"﹏"标出精彩句,用"?"标明不明白处或异议处。也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见解、疑惑等;通过作批注,我们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的好习惯,将阅读引向深入。在平时阅读时,我指导学生将文中写的好的只言片语、优美词句、精彩片段随时摘抄下来,并加以归类。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广泛阅读习惯的培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能使语言材料在不知不觉间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长期以往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感,有了语感,学生们理解和阅读能力必然有所提高,能流利阅读文章并迅速理解其中内容,感受其精妙所在。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强,因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大或者是为了读而读。针对他们年龄特点,我觉得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营造气氛来培养其广泛阅读习惯。
1 、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丑小鸭》课文后,我告诉孩子这故事在《安徒生童话》里。它里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另外,我依据低年级孩子喜欢被老师表扬的心里,将通过宣传表扬阅读方面的先进典型,有效地巩固学生的阅读热情。如设立“读书优秀奖”、“读书进步奖”、“故事大王”、“读书小能手”等奖项,发给学生自制的小奖状,相信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鼓励。
2、师生共读同成长。如果教师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怎么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来呢?可想而知,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要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了解学生所读的书,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书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或推荐阅读。也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的时候,师生才会有“共同语言”。
3、创设良好环境。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就学校而言,班级设立图书角、阅读交流园地等。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系列活动。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一些书,然后与同学相互交流,相互推荐。我认为学生的现身说法更能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合理 建议,如:(1)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给孩子做出示范。长久的熏陶,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喜欢读书。(2)给孩子一个可以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该压缩看电视的时间或关低音量,避免声音对孩子读书的干扰。(3)跟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15分钟,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成为一种习惯。(4)给孩子足够的鼓励,读完后和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或交流阅读后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家长明白,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教师平时的观察,确定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能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平时存在的读书习惯,并做详细记录。
2、调查访问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了解目前学生阅读所存在的困难,另外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个案研究,再在班级尝试性的开展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如开展“日日阅读”、“古诗词诵读大比拼 ” 、“课外阅读擂台赛”、等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分析学生存在的不好阅读习惯,同时寻找对策,最后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
四、预期研究成果
以论文形式和汇报展示来呈现研究成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阅读的航船上,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丰富精神世界。总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研究内容:
(一)爱惜书的习惯和阅读卫生习惯的培养。
学生入学后,一拿到新课本,我就要进行爱惜课本的教育,深入浅出地讲解书的作用。根据学生领到新书喜悦心情,要求学生用塑料皮或比较厚的纸把新书包起来,每个星期评比一次,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能使每个学生的课本长期保持整洁和完好无损。还要告诉学生,读书时应当怎样拿书,怎样翻书,眼睛和书需保持多远的距离。例如:叫学生看书时,要求学生把书放在桌子上,身子要坐直,眼与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还要要求学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躺着看书等等,而且要经常检查,严格要求,决不放松,必要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
(二)认真阅读习惯的培养
语文书是学生可以统一用来阅读的材料,我把握这一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1、抓好预习。语文课,学生的预习是很重要的。我在布置预习时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列出预习提纲,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二年级,我让学生把“预习七件事”的具体要求抄在语文书的扉页上,每次预习新课的时候都逐条对照,认真完成:1、读一读,把新课读五遍,了解它;2、圈一圈,圈出文中的生字,认识它;3、写一写,在课后的生字表上方写出生字的拼音,读准它;4、标一标,标出自然段;5、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6、背一背,找一段写得最好的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7、看一看,看看这一课的拓展阅读材料。学生明确了预习时记什么,那么在阅读课文时就会有的放矢,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准确朗读的习惯。《课标》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要具备的阅读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首先,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不丢字、添字、读错字,不拖拉、一字一顿、无停顿等,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慢慢读得入情,初步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其次,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分角色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3、培养学生读书勤于动笔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⑴关键性字、词;⑵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⑶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比如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作批注,如用"﹏"标出精彩句,用"?"标明不明白处或异议处。也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见解、疑惑等;通过作批注,我们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的好习惯,将阅读引向深入。在平时阅读时,我指导学生将文中写的好的只言片语、优美词句、精彩片段随时摘抄下来,并加以归类。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广泛阅读习惯的培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能使语言材料在不知不觉间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长期以往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感,有了语感,学生们理解和阅读能力必然有所提高,能流利阅读文章并迅速理解其中内容,感受其精妙所在。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强,因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大或者是为了读而读。针对他们年龄特点,我觉得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营造气氛来培养其广泛阅读习惯。
1 、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丑小鸭》课文后,我告诉孩子这故事在《安徒生童话》里。它里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另外,我依据低年级孩子喜欢被老师表扬的心里,将通过宣传表扬阅读方面的先进典型,有效地巩固学生的阅读热情。如设立“读书优秀奖”、“读书进步奖”、“故事大王”、“读书小能手”等奖项,发给学生自制的小奖状,相信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鼓励。
2、师生共读同成长。如果教师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怎么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来呢?可想而知,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要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了解学生所读的书,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书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或推荐阅读。也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的时候,师生才会有“共同语言”。
3、创设良好环境。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就学校而言,班级设立图书角、阅读交流园地等。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系列活动。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一些书,然后与同学相互交流,相互推荐。我认为学生的现身说法更能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合理 建议,如:(1)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给孩子做出示范。长久的熏陶,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喜欢读书。(2)给孩子一个可以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该压缩看电视的时间或关低音量,避免声音对孩子读书的干扰。(3)跟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15分钟,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成为一种习惯。(4)给孩子足够的鼓励,读完后和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或交流阅读后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家长明白,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教师平时的观察,确定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能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平时存在的读书习惯,并做详细记录。
2、调查访问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了解目前学生阅读所存在的困难,另外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个案研究,再在班级尝试性的开展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如开展“日日阅读”、“古诗词诵读大比拼 ” 、“课外阅读擂台赛”、等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分析学生存在的不好阅读习惯,同时寻找对策,最后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
四、预期研究成果
以论文形式和汇报展示来呈现研究成果。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