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战争中的艺术家
展开全部
《钢琴家》作为一部反映战争的作品,既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么震撼,也没有《美丽人生》的赞誉。而作为一部音乐题材的电影,又没有《海上钢琴师》的宏大主题。
但是,这部同样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告诉了大家一个故事:战争中的艺术家,是怎样的?
艺术悔瞎察家,除了少数在生时就以神态才华获得相应声名的。大多都是潦倒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敏感的。而艺术家如果撞上了战争,敏感的心又会如何呢?
片中主人公席皮尔曼。电影的开头,他像往常一样在华沙电台弹钢琴。陶醉于乐声的他也为许多在收音机前的人带来美妙的音乐。不过,这一天,音乐被炮火打断。
直到炮火轰入演奏室才明白过来的他顾不得头上的伤口,和同事们一起往外跑。还不忘与一位倾慕他的女士谈话。
回到家,本来已经乱成一团的家听到广播里英法联军要来打纳粹的消息,都重新振奋了。还为此欢聚。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我深深地为这家人遗憾。如果当时走了。该有多好。没想到外国人也有故土难离的特性。对于残酷的战争而言,这家人太天真了。
算起来,一战时,这家的年轻人还很小,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两位长辈,尤其是父亲,肯定也不知道希特勒这次存了灭绝犹太人的心。更何况,这里是波兰,不是德国。
事情很快演变的超过所有人的想像。一次次的妥协,换来的是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人无辜被杀。席皮尔曼像父亲一样天真,以为有证件就能保一家平安。结果,被纳粹像赶牲畜一样和众多同胞被赶向不知道的前路。
在花光了身上的钱买了一块牛奶糖并且一家人分食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了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而这一点甜,估计也是彼此人生的最后一点甜。不过,一家人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席皮尔曼被充当纳粹走狗的同胞救下。他们以粗暴的方式救下他。我想也是因为他们明白他的价值,不忍心让他送死。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的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为纳粹做工的他只能眼看着纳粹杀害自己的同胞。说来残酷,我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而音乐家又何尝不是呢?他不是不想反抗。从当年的宣传室谈话,到后来的暴动准备。他都希望有所帮助。可他只能眼看着轮椅上的老人被从楼上扔下来,孩子被活活打死,同胞们,家人们被押上火车,开往未知的命运。起义被镇压。是的,他只能看着。他悲痛,他愤怒,可什么都无济于事。
设法逃出劳工营,得到故人的帮助得以躲藏。看过《安妮日记》的应该明白,这样的生活必须是静寂无声的。疲惫的音乐家躺在陌生的房间里,耳边只有隔壁房间传来的钢琴声。
从碧茄战争刚刚爆发到开始躲躲藏藏,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了,他从当年那个才华横溢,声名出众的音乐家,变成了如今这个东躲西藏,胡子拉碴的人。辗转间,他得到了多萝塔的帮助。那个曾经倾慕他的女孩如今已经为人妻,即将为人母。在这样的情况下重逢,两人都有些尴尬。得知她成婚只有一年,而且由他可以看出她的丈夫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第二天,他偷偷看到她在拉大提琴,让我自己认为她是故意的吧。就当是为多年前那个遗憾的一天画上一个句点吧。他们都没有错,只是造化弄人。这一小断战争中的爱情插曲,虽然遗憾,却也弥足珍贵。这是他们彼此美好的回忆。
从获得新生的机会的那一天起,他就背负着一家人的希望,以及救助他的朋友们的希望活着。他必须活着,活到胜利的那一天,再把美妙的音乐带给世人。
没有人再救助他,他躲藏的公寓也被轰炸。经过一番逃亡,他冒险潜入一栋公寓,逃到阁楼,搜寻食物,不想正在开罐头时被一位德国军官发现。
战争的一个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会改变人心。看看有多少士兵有ptsd就明白了。纵然席皮尔曼单纯天真,逃亡路上也多有人救助,可他也生了警惕之心。从那一次打破盘子引得粗鲁的敲门声,迅速收拾洗漱用品带在身上。抓住时机迅速逃走就可以明白,战争改变了他许多。
可眼前的这个德国军官,为何没有让他有多惊恐呢?如果说是因为他听到了钢琴声,犹如在外地的人见到了乡亲一般亲切的话。那个女人的家里明明也有钢琴声。回想一下,只能说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气度太不一样。
那个女人敲门的声音和说的话都很嚣张。即使那时候的他还保持着较好的仪容,也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所以他迅速做出了逃跑的判断。而这位军官,以他那时的形象和举动,完全可以把他当成窃贼,叫卫兵来打一顿。他却能以平和的姿态和他谈话。这让他有些相信:他不是坏人。
当他说出自己是个钢琴家,军官把他请进屋,让他弹奏一曲。已经多年没有抚琴的音乐家把这么些年的情绪化作指尖的一个个音符,震彻黑夜。军官若有所思。
之后,他继续躲在阁楼,军官定期为他提供食物。在俄国人即将攻破华沙时,还为他留下一件御寒的外套。
他终于等到了华沙被解放的那一天。兴奋的他忘了身上的衣服,险些因此被打死。当士兵问他为什么穿德国人的衣服时,他回答:I'm.cold.解释起来会很麻烦,而简短,是最好的武器。
然而,帮助了他的德国军官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在了俄国战俘营。在这场战争中,他失去了所有亲人,许多同胞,以及生命中最美好年华的一部分。造成这一切的,是德国人,而救助他的,也是德国人。再次演奏的钢琴家,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场战争中的一切。他的音乐依旧动人,只是更多了一分力量。
席皮尔曼是一个犹太音乐家。在那样的时期,他低价卖掉了自己的钢琴,为了生活去餐厅弹琴,为了救出弟弟向充当纳粹人的狗的同胞说好话,为了活下去躺在地上装尸体。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除了后两件事,他也表现的不卑不亢,而且没有忘记表达自己的谢意。
如今的人不可否认,犹太人在经济,艺术,科学方面的造诣的确很深。我想,当年以劣等民族为由想灭族的希特勒其实是嫉妒吧。这部电影很像是一部纪录片,以钢琴家为线索人物,平静地述说着。没有控诉也没有谴责,只是平静地述说着。
执着地打听丈夫的女士,失手闷死孩子的母亲,无端被毙的人……都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哀伤。
可以把军官和席皮尔曼当成一对外国的高山流水。更应该把他们看做两个拥有幸福家庭的人。德国军官的办公桌上放的全家福,可以看出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他本人身上也可以看出他出身不凡。正是拥有幸福家庭的他才真正明白美好,才会愿意帮助他。而席皮尔曼也是为了自己那个幸福的家庭,苦苦支撑到此。
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有如初日光芒般微弱而温暖的希望与美好。
但是,这部同样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告诉了大家一个故事:战争中的艺术家,是怎样的?
艺术悔瞎察家,除了少数在生时就以神态才华获得相应声名的。大多都是潦倒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敏感的。而艺术家如果撞上了战争,敏感的心又会如何呢?
片中主人公席皮尔曼。电影的开头,他像往常一样在华沙电台弹钢琴。陶醉于乐声的他也为许多在收音机前的人带来美妙的音乐。不过,这一天,音乐被炮火打断。
直到炮火轰入演奏室才明白过来的他顾不得头上的伤口,和同事们一起往外跑。还不忘与一位倾慕他的女士谈话。
回到家,本来已经乱成一团的家听到广播里英法联军要来打纳粹的消息,都重新振奋了。还为此欢聚。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我深深地为这家人遗憾。如果当时走了。该有多好。没想到外国人也有故土难离的特性。对于残酷的战争而言,这家人太天真了。
算起来,一战时,这家的年轻人还很小,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两位长辈,尤其是父亲,肯定也不知道希特勒这次存了灭绝犹太人的心。更何况,这里是波兰,不是德国。
事情很快演变的超过所有人的想像。一次次的妥协,换来的是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人无辜被杀。席皮尔曼像父亲一样天真,以为有证件就能保一家平安。结果,被纳粹像赶牲畜一样和众多同胞被赶向不知道的前路。
在花光了身上的钱买了一块牛奶糖并且一家人分食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了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而这一点甜,估计也是彼此人生的最后一点甜。不过,一家人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席皮尔曼被充当纳粹走狗的同胞救下。他们以粗暴的方式救下他。我想也是因为他们明白他的价值,不忍心让他送死。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的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为纳粹做工的他只能眼看着纳粹杀害自己的同胞。说来残酷,我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而音乐家又何尝不是呢?他不是不想反抗。从当年的宣传室谈话,到后来的暴动准备。他都希望有所帮助。可他只能眼看着轮椅上的老人被从楼上扔下来,孩子被活活打死,同胞们,家人们被押上火车,开往未知的命运。起义被镇压。是的,他只能看着。他悲痛,他愤怒,可什么都无济于事。
设法逃出劳工营,得到故人的帮助得以躲藏。看过《安妮日记》的应该明白,这样的生活必须是静寂无声的。疲惫的音乐家躺在陌生的房间里,耳边只有隔壁房间传来的钢琴声。
从碧茄战争刚刚爆发到开始躲躲藏藏,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了,他从当年那个才华横溢,声名出众的音乐家,变成了如今这个东躲西藏,胡子拉碴的人。辗转间,他得到了多萝塔的帮助。那个曾经倾慕他的女孩如今已经为人妻,即将为人母。在这样的情况下重逢,两人都有些尴尬。得知她成婚只有一年,而且由他可以看出她的丈夫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第二天,他偷偷看到她在拉大提琴,让我自己认为她是故意的吧。就当是为多年前那个遗憾的一天画上一个句点吧。他们都没有错,只是造化弄人。这一小断战争中的爱情插曲,虽然遗憾,却也弥足珍贵。这是他们彼此美好的回忆。
从获得新生的机会的那一天起,他就背负着一家人的希望,以及救助他的朋友们的希望活着。他必须活着,活到胜利的那一天,再把美妙的音乐带给世人。
没有人再救助他,他躲藏的公寓也被轰炸。经过一番逃亡,他冒险潜入一栋公寓,逃到阁楼,搜寻食物,不想正在开罐头时被一位德国军官发现。
战争的一个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会改变人心。看看有多少士兵有ptsd就明白了。纵然席皮尔曼单纯天真,逃亡路上也多有人救助,可他也生了警惕之心。从那一次打破盘子引得粗鲁的敲门声,迅速收拾洗漱用品带在身上。抓住时机迅速逃走就可以明白,战争改变了他许多。
可眼前的这个德国军官,为何没有让他有多惊恐呢?如果说是因为他听到了钢琴声,犹如在外地的人见到了乡亲一般亲切的话。那个女人的家里明明也有钢琴声。回想一下,只能说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气度太不一样。
那个女人敲门的声音和说的话都很嚣张。即使那时候的他还保持着较好的仪容,也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所以他迅速做出了逃跑的判断。而这位军官,以他那时的形象和举动,完全可以把他当成窃贼,叫卫兵来打一顿。他却能以平和的姿态和他谈话。这让他有些相信:他不是坏人。
当他说出自己是个钢琴家,军官把他请进屋,让他弹奏一曲。已经多年没有抚琴的音乐家把这么些年的情绪化作指尖的一个个音符,震彻黑夜。军官若有所思。
之后,他继续躲在阁楼,军官定期为他提供食物。在俄国人即将攻破华沙时,还为他留下一件御寒的外套。
他终于等到了华沙被解放的那一天。兴奋的他忘了身上的衣服,险些因此被打死。当士兵问他为什么穿德国人的衣服时,他回答:I'm.cold.解释起来会很麻烦,而简短,是最好的武器。
然而,帮助了他的德国军官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在了俄国战俘营。在这场战争中,他失去了所有亲人,许多同胞,以及生命中最美好年华的一部分。造成这一切的,是德国人,而救助他的,也是德国人。再次演奏的钢琴家,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场战争中的一切。他的音乐依旧动人,只是更多了一分力量。
席皮尔曼是一个犹太音乐家。在那样的时期,他低价卖掉了自己的钢琴,为了生活去餐厅弹琴,为了救出弟弟向充当纳粹人的狗的同胞说好话,为了活下去躺在地上装尸体。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除了后两件事,他也表现的不卑不亢,而且没有忘记表达自己的谢意。
如今的人不可否认,犹太人在经济,艺术,科学方面的造诣的确很深。我想,当年以劣等民族为由想灭族的希特勒其实是嫉妒吧。这部电影很像是一部纪录片,以钢琴家为线索人物,平静地述说着。没有控诉也没有谴责,只是平静地述说着。
执着地打听丈夫的女士,失手闷死孩子的母亲,无端被毙的人……都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哀伤。
可以把军官和席皮尔曼当成一对外国的高山流水。更应该把他们看做两个拥有幸福家庭的人。德国军官的办公桌上放的全家福,可以看出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他本人身上也可以看出他出身不凡。正是拥有幸福家庭的他才真正明白美好,才会愿意帮助他。而席皮尔曼也是为了自己那个幸福的家庭,苦苦支撑到此。
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有如初日光芒般微弱而温暖的希望与美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