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它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一
小学生各种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继续深入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对小学生的 教育 一定要注意有效性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基本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 理性思维 ,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中的逻辑性;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本身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对于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学习,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对于在理解和注意力都不同于成年人的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 方法 ,既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又要注意教学的有效性。下文就对一些具体的 教学方法 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教授新的知识时,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同时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和课堂注意力,从而在问题和兴趣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如观察、比较,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设一种学生都能明白的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常有的买东西的情境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问学生:“妈妈带你们在超市买过牛奶吗?”这种貌似课外的购物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每箱牛奶有多少袋呀?学生会对不同的牛奶有不同的回答,然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说某种牛奶每箱有15袋。然后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妈妈买了3箱这样的牛奶,那么一共有多少袋呀?这样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的引入一个例题。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计算 经验 列出15×3计算式,但是对于15×3怎么计算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将生活中一个问题情境变成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对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还是很喜欢同时也是很有兴趣追寻解决方法的。从而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 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小学生就像一张需要教师进行填涂的画布,对各种能力进行激发的潜力很大。尤其是在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更是如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需要教师既要教会学生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计算方法的教授,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注重归纳和 总结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简便算法的运用。例如,在乘法运算中,45×11,这样的计算题,很多学生仍按原来的计算方法,运用列竖式和乘法口诀进行繁琐的运算,虽然结果也是正确的,但是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而且对学生思维发展形成一定的禁锢。所以可以利用简便算法,例如上例就可以通过将11分解成10加1,然后用45分别去乘,将结果结果相加就可以既快又准确的计算出结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 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要做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提高和锻炼。这就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运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常用的一些最大公约数、最小公约数,常用的进率单位互换等等。另一方面注重多种算法的组合,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分解法的运用:25×14可以换成25×10+25×4,或者是10×25+4×25。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 思维方式 ,也可以做到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思考的动力,以及对算法的深刻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表象的演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过程,来提高学生 抽象思维 的能力。例如,对于退位减法的教学就可以对学生利用小棒或者投影进行演示,通过让学生对“退一作十”的直观观察,这种表象的认识再假声教师在一旁的深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种算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直观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则需要运用计算中的估算法,这种方法是适当的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引入教学实例中,从而将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数学知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起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除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 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的不同角度的练习。因为对于记忆和思维仍处于幼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不断地练习和提醒,增强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联系,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技巧。对于练习方法来说可以首先进行简单的强化联系,明确重点需要练习的内容,寻找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巩固,避免进行大量、繁复的练习。例如对于口算除法的教学中,判断商末尾有几个零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需要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并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其次就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这种联系主要是要让学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又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商的末尾有几个零的知识点,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数学应用题中,如可以问学生:小明一家4个月一共用了280度电,那么小明家平均每个月用多少度电?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列式计算的能力,因此比简单的280÷4这种计算题更加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还可以使用游戏等比较开放的联系方式提起学生练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提起一定的重视,既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二
数学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它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新增加的核心概念,明确提出运算能力培养的价值,即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计算教学策略也应当进行相应改变。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与目标的认知度,培训合格的教师方可上岗。定期组织数学教师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推动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展开。其次,教师要开拓思路,摒弃滞后的教学思想。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与方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最后,教师应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能了解知识,还要能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在“数的组成”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短片,短片中的内容为大森林,树上落着四只鸟,然后又飞来两只。教师可以先提问树上有几只鸟,然后问又飞来几只,最后问一共有多少只鸟。在这种方式下,教师能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学生带入课堂,使其初步了解数的组成与相加。除了动画短片,教师还可以询问教室里有多少名男生、多少名女生、共有多少人等生活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创新计算题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数学计算教学的开展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更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掌握算理与计算规律。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要从提高其学习兴趣与课堂注意力入手。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抽象性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领悟。如在“凑十”的讲解中,学生可能对满十进位的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算盘这一教具进行教学,在利用算盘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凑十”的规律有着更为直观的理解,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理解了“凑十”的意义与规律,便于今后的深入学习。可见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发挥自主性与积极性,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新课标的目标。
三、提升和发展运算思维素质
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包括运算技能的提高,还包括运算思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要改变注重算法技巧的模式,着力引导学生将计算学习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计算33333伊99999时,直接计算繁琐且容易出现错误,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公式,简化计算过程,将原式转化为33333伊(100000-1)。计算思维的形成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速度。新课标中的课程观要求教师将课程与生活相联系,拓展教育资源,挖掘生活中潜在的教育素材,打破生活与课程、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从短期来看,计算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四、总结练习经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一堂课的练习容量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把握好“度”并提高计算练习的效率。由于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存在差异,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存在区别,因此练习要分层次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安排练习题,保证习题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如最初只是简单的一则运算或是二则运算,逐步深入到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对错误进行总结,避免在以后的计算中再犯类似的错误。如在计算760衣25伊4,时,由于25伊4=100,因此很多学生都会不知不觉地先计算乘法,再做除法,由此导致计算的错误。这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小学乘法计算为例,新课标乘法要求学生能将小数乘法转化成为整数乘法来完成计算,要求学生能利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能熟悉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及其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时,要总结与分析这些规律。
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来说,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计算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使其能将数学计算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加快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参与到数学计算的学习中。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一
小学生各种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继续深入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对小学生的 教育 一定要注意有效性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基本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 理性思维 ,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中的逻辑性;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本身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对于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学习,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对于在理解和注意力都不同于成年人的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 方法 ,既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又要注意教学的有效性。下文就对一些具体的 教学方法 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教授新的知识时,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同时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和课堂注意力,从而在问题和兴趣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如观察、比较,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设一种学生都能明白的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常有的买东西的情境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问学生:“妈妈带你们在超市买过牛奶吗?”这种貌似课外的购物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每箱牛奶有多少袋呀?学生会对不同的牛奶有不同的回答,然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说某种牛奶每箱有15袋。然后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妈妈买了3箱这样的牛奶,那么一共有多少袋呀?这样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的引入一个例题。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计算 经验 列出15×3计算式,但是对于15×3怎么计算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将生活中一个问题情境变成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对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还是很喜欢同时也是很有兴趣追寻解决方法的。从而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 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小学生就像一张需要教师进行填涂的画布,对各种能力进行激发的潜力很大。尤其是在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更是如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需要教师既要教会学生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计算方法的教授,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注重归纳和 总结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简便算法的运用。例如,在乘法运算中,45×11,这样的计算题,很多学生仍按原来的计算方法,运用列竖式和乘法口诀进行繁琐的运算,虽然结果也是正确的,但是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而且对学生思维发展形成一定的禁锢。所以可以利用简便算法,例如上例就可以通过将11分解成10加1,然后用45分别去乘,将结果结果相加就可以既快又准确的计算出结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 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要做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提高和锻炼。这就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运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常用的一些最大公约数、最小公约数,常用的进率单位互换等等。另一方面注重多种算法的组合,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分解法的运用:25×14可以换成25×10+25×4,或者是10×25+4×25。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 思维方式 ,也可以做到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思考的动力,以及对算法的深刻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表象的演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过程,来提高学生 抽象思维 的能力。例如,对于退位减法的教学就可以对学生利用小棒或者投影进行演示,通过让学生对“退一作十”的直观观察,这种表象的认识再假声教师在一旁的深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种算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直观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则需要运用计算中的估算法,这种方法是适当的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引入教学实例中,从而将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数学知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起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除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 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的不同角度的练习。因为对于记忆和思维仍处于幼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不断地练习和提醒,增强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联系,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技巧。对于练习方法来说可以首先进行简单的强化联系,明确重点需要练习的内容,寻找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巩固,避免进行大量、繁复的练习。例如对于口算除法的教学中,判断商末尾有几个零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需要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并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其次就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这种联系主要是要让学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又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商的末尾有几个零的知识点,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数学应用题中,如可以问学生:小明一家4个月一共用了280度电,那么小明家平均每个月用多少度电?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列式计算的能力,因此比简单的280÷4这种计算题更加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还可以使用游戏等比较开放的联系方式提起学生练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提起一定的重视,既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二
数学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它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新增加的核心概念,明确提出运算能力培养的价值,即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计算教学策略也应当进行相应改变。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与目标的认知度,培训合格的教师方可上岗。定期组织数学教师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推动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展开。其次,教师要开拓思路,摒弃滞后的教学思想。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与方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最后,教师应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能了解知识,还要能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在“数的组成”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短片,短片中的内容为大森林,树上落着四只鸟,然后又飞来两只。教师可以先提问树上有几只鸟,然后问又飞来几只,最后问一共有多少只鸟。在这种方式下,教师能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学生带入课堂,使其初步了解数的组成与相加。除了动画短片,教师还可以询问教室里有多少名男生、多少名女生、共有多少人等生活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创新计算题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数学计算教学的开展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更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掌握算理与计算规律。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要从提高其学习兴趣与课堂注意力入手。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抽象性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领悟。如在“凑十”的讲解中,学生可能对满十进位的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算盘这一教具进行教学,在利用算盘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凑十”的规律有着更为直观的理解,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理解了“凑十”的意义与规律,便于今后的深入学习。可见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发挥自主性与积极性,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新课标的目标。
三、提升和发展运算思维素质
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包括运算技能的提高,还包括运算思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要改变注重算法技巧的模式,着力引导学生将计算学习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计算33333伊99999时,直接计算繁琐且容易出现错误,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公式,简化计算过程,将原式转化为33333伊(100000-1)。计算思维的形成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速度。新课标中的课程观要求教师将课程与生活相联系,拓展教育资源,挖掘生活中潜在的教育素材,打破生活与课程、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从短期来看,计算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四、总结练习经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一堂课的练习容量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把握好“度”并提高计算练习的效率。由于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存在差异,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存在区别,因此练习要分层次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安排练习题,保证习题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如最初只是简单的一则运算或是二则运算,逐步深入到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对错误进行总结,避免在以后的计算中再犯类似的错误。如在计算760衣25伊4,时,由于25伊4=100,因此很多学生都会不知不觉地先计算乘法,再做除法,由此导致计算的错误。这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小学乘法计算为例,新课标乘法要求学生能将小数乘法转化成为整数乘法来完成计算,要求学生能利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能熟悉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及其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时,要总结与分析这些规律。
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来说,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计算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使其能将数学计算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加快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参与到数学计算的学习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