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习惯有哪些

 我来答
嘉习教育4
2021-08-14 · TA获得超过2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6.3万
展开全部

1、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的习惯。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动辄退缩,或转向教师和父母寻求答案。教师和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攻克困难。

此时,教师和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2、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好的孩子,一般会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能使孩子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那个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情绪。

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很快地专心学习。同时,应训练孩子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而不是由着孩子学习时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

3、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他们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放下不管或让他们死记硬背。

4、培养孩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习惯。

5、培养孩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作业时一般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一些细节问题,导致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如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了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

因此,做完作业之后,教师和家长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使孩子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笔含春y开始
2022-09-11 · TA获得超过257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79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必定会分出所谓的好与差。但在我们老师的眼里,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正的差距不在学习时间长短、智商高低,而在于你是否专注于某件事。

定心专注某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 。


老师们带过班级都能从中得到体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借读班上课时,注意两个班的学生的群体性差异:实验班学生上课,大部分人都很专注。

尖子生们都有的好习惯有这10个,一定要让你的学生拥有。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
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讲究条理。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曝十寒。

4.学会阅读。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
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
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
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么问题。

7.作业规范。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考试,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
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
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9.学习互助。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10.自我调整。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


虽然他们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欢自己思考、看书、动手做;有的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在争论碰撞中得到启悟,不管怎样,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一个班,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安静的,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走神,还有的打瞌睡。经教师反复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似乎是个顽疾,无论教师怎样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是改不了。长期观察后发现,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能更快捷地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直至完成;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都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

再进一步与家长深入交流,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不难发现,专注习惯大部分是平时养成的,如教师的多次激励,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再如家长的最初严管,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还有平时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习惯 。导致孩子不能专注学习的触发点尽管多样,但有一点都是普遍的,那就是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教师的教育没有及时跟上。

孩子好比小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过期再补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做事虎头蛇尾、言而无信,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养成专注的好习惯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