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特别讲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确实,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文质兼美,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达到了语文形式和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
然而,只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一关系问题上,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工具性”,过于侧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琐屑繁冗;而有的却喜欢强调“人文性”的讲解,甚至架空分析。
其实,这两种认识都不利于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对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势必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又要致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悟课文人文内涵。努力寻求一条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那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呢?
一、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品味感悟文章内涵
语文教材的形式和思想内容,是构成一篇文章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基础知识,应该突出“落实”二字,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对字、词、句、段的学习,落实好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严格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学好汉语拼音、标点符号、文字词汇、语言修辞以及那些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之表达方式等等,从而学习好坚实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品味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这里所强调的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章思想内涵,就是说教师要践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思想,充分挖掘文章思想内涵,在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时,要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角度,让他们能够充分而且深刻地分析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审美情趣,领略和品味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是写作风格。而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则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正如不同的人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之后,由于立足点、情感体验或者看的角度有所不同等原因,理解起来感受也就不同,其结果往往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文发表不同的见解,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或是在讨论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对课文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感悟作品中的内容,与作者达成情感上、心理上的共鸣。我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在教学一些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联系课文背景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就有同学见解独特。他认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着必然性的联系,另一方面,于勒心地也比较善良,于勒是出于自己的眼前经济状况窘迫,感到没面子见到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于是不愿也不敢再来连累他们。从而该同学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侧重的应该是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辛酸。仔细分析,他那有理有据的讲述确也颇有新意和道理。
由此看来,“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章思想内涵”,正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学要求,是符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其智力能力的教学思想理念的。对于语文的工具性,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比较好;对于语文的人文性,则要求学生达到独立思考与理解分析相结合的境界更为合适。这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完美体现。
二、既要重视讲解与练习,又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语文教学中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这一总体要求和目标,应该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整体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和方向。这个关键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上。这些方面的能力绝对不是靠老师的简单灌输,靠老师把嚼烂知识喂给学生来获取的,而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让他们自己在不断地思考和琢磨中锻炼出来的。这更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放开手让师生共同参与讲解练习,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例如,教学《曹刿论战》一课时,我在简单的总讲后,没有作过多讲述,而是指导并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等知识,自己一步步弄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和“一鼓作气”等关键性语句。然后从这些语句入手,试着分析理解曹刿是不是一个有谋略的、爱国的,强调民本思想和善于把握作战时机的人,并说出依据。再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深入阅读,思考曹刿指导的长勺之战能够以少胜多而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后探讨从学习课文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样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向知识和思想情感的广度及深度层层深入,既体现师生共同参与讲解练习,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较好地从“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个方面去学习思考、讲解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以及思维、表达和创新能力,形成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当然,学生是否掌握了以上这些能力,还有必要看看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是否能将课内学到的知识,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地运用到课外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中去。对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注意要求和引导学生把课内外知识学习掌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例如,教了高尔基的《海燕》一文后,我便指导学生阅读郑振铎的《海燕》和一篇相同题目的学生作文。他们认真读后,进行比较阅读的题目训练,这不仅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启发,也使他们懂得了写作文时,同一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构思,不同的选材,不同的中心主题,不同的写法。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面也相对广了,智力也更是跟着发展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就这样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既要选好教学突破口,又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一篇优美的教学文章中,每个词语、句子、层次、段落、篇章都隐含着一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我们教师如果都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讲解,一定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既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必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善于对课文进行艺术处理,选好角度和突破口,突出重点,特别是要找好一个最好的突破口,最佳的“切入点”进行教学。以课文《皇帝的新装》为例,我在充分把握该课文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儿童化等特点后,将教学重点放在皇帝这个人物身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如何通过皇帝的爱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来展示国王及上层人物虚伪、愚蠢、腐朽的思想及生活品性,又如何通过这个皇帝的“骗”和一系列人物也在自欺欺人地“骗”将整篇文章牵连起来。从而理清楚课文的脉络层次,主题思想,去感悟童话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和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接着我让学生分组开展讲故事比赛,要求故事情节基本完整,人物表现生动有趣。这让他们在讲故事中明辨是非,感悟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然而,只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一关系问题上,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工具性”,过于侧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琐屑繁冗;而有的却喜欢强调“人文性”的讲解,甚至架空分析。
其实,这两种认识都不利于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对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势必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又要致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悟课文人文内涵。努力寻求一条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那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呢?
一、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品味感悟文章内涵
语文教材的形式和思想内容,是构成一篇文章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基础知识,应该突出“落实”二字,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对字、词、句、段的学习,落实好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严格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学好汉语拼音、标点符号、文字词汇、语言修辞以及那些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之表达方式等等,从而学习好坚实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品味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这里所强调的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章思想内涵,就是说教师要践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思想,充分挖掘文章思想内涵,在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时,要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角度,让他们能够充分而且深刻地分析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审美情趣,领略和品味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是写作风格。而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则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正如不同的人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之后,由于立足点、情感体验或者看的角度有所不同等原因,理解起来感受也就不同,其结果往往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文发表不同的见解,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或是在讨论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对课文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感悟作品中的内容,与作者达成情感上、心理上的共鸣。我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在教学一些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联系课文背景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就有同学见解独特。他认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着必然性的联系,另一方面,于勒心地也比较善良,于勒是出于自己的眼前经济状况窘迫,感到没面子见到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于是不愿也不敢再来连累他们。从而该同学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侧重的应该是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辛酸。仔细分析,他那有理有据的讲述确也颇有新意和道理。
由此看来,“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章思想内涵”,正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学要求,是符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其智力能力的教学思想理念的。对于语文的工具性,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比较好;对于语文的人文性,则要求学生达到独立思考与理解分析相结合的境界更为合适。这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完美体现。
二、既要重视讲解与练习,又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语文教学中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这一总体要求和目标,应该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整体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和方向。这个关键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上。这些方面的能力绝对不是靠老师的简单灌输,靠老师把嚼烂知识喂给学生来获取的,而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让他们自己在不断地思考和琢磨中锻炼出来的。这更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放开手让师生共同参与讲解练习,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例如,教学《曹刿论战》一课时,我在简单的总讲后,没有作过多讲述,而是指导并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等知识,自己一步步弄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和“一鼓作气”等关键性语句。然后从这些语句入手,试着分析理解曹刿是不是一个有谋略的、爱国的,强调民本思想和善于把握作战时机的人,并说出依据。再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深入阅读,思考曹刿指导的长勺之战能够以少胜多而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后探讨从学习课文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样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向知识和思想情感的广度及深度层层深入,既体现师生共同参与讲解练习,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较好地从“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个方面去学习思考、讲解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以及思维、表达和创新能力,形成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当然,学生是否掌握了以上这些能力,还有必要看看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是否能将课内学到的知识,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地运用到课外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中去。对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注意要求和引导学生把课内外知识学习掌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例如,教了高尔基的《海燕》一文后,我便指导学生阅读郑振铎的《海燕》和一篇相同题目的学生作文。他们认真读后,进行比较阅读的题目训练,这不仅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启发,也使他们懂得了写作文时,同一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构思,不同的选材,不同的中心主题,不同的写法。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面也相对广了,智力也更是跟着发展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就这样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既要选好教学突破口,又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一篇优美的教学文章中,每个词语、句子、层次、段落、篇章都隐含着一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我们教师如果都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讲解,一定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既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必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善于对课文进行艺术处理,选好角度和突破口,突出重点,特别是要找好一个最好的突破口,最佳的“切入点”进行教学。以课文《皇帝的新装》为例,我在充分把握该课文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语言儿童化等特点后,将教学重点放在皇帝这个人物身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如何通过皇帝的爱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来展示国王及上层人物虚伪、愚蠢、腐朽的思想及生活品性,又如何通过这个皇帝的“骗”和一系列人物也在自欺欺人地“骗”将整篇文章牵连起来。从而理清楚课文的脉络层次,主题思想,去感悟童话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和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接着我让学生分组开展讲故事比赛,要求故事情节基本完整,人物表现生动有趣。这让他们在讲故事中明辨是非,感悟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