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新课程教材比较_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有着成绩,也有着不足,很多数人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上只是披上了“新课改”的外衣;或者只是追求新潮的求新,以致于因强调“小组合作”、“课堂的探究”、“分组讨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师生互动、生互动”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因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不能盲目地追求新潮的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教学开放“过度”
如一位教师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一上课就提出DNA是怎样发现的?DNA有什么样的结构?DNA有什么特点?等一大堆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看起来该节课好象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的,课堂上有学生小组合作,有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互动有眼有板。但课堂效果怎样,只有学生心里明白。课后问几个学生这课听懂了没有,对DNA分子有什么认识?学生说不知到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学到。
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这样就不会使课堂教学的开放显得匆忙、零乱。更不会出现课堂上那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使整节开放课有条有理,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新课程所说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过于“虚”
在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学生求异探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的要求。实际上,有些课堂教学只为“创新”而“新”,以致于在“创新”中故弄玄虚,大搞所谓的“创新”,而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识发展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感知到形成表象再到产生理性概念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的创新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不能夸大其词,脱离现实。如在讲细胞的结构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然后回答;还有个别教师拿出一幅挂图往板上一挂,让学生自已去看,去学,一堂课教师什么都没做,只是挂了一幅图,说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创新教学”。我认为这是否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没有促进作用,还会有伤害教学改革,对新课程改革起到反作用。因而在生物 教学设计 过程中,一方面要熟读教材和加强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怎样聚集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地“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场所。
三、探究学习无“深、浅”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探究学习一般分为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和活动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受时间、课堂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因而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就必须注意到探究的活动、问题要深浅适度,次数适宜,方法得当。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就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人的遗传与基因有关,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提出课题让学生探究:基因=DNA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四则材料再提出相关探究的问题,如思考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你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推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来进行探究。不管怎样探究但有一点探究的问题要深浅适中,把握一定的度。
因而对于探究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2.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3.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并准备与对方争辨。4.合作中不能把学习好的分在一组,而是把持意见相同的在一组有利于探究。5.“探究”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探究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6.“探究”学习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探究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恰当的以知识点作为探究问题情景的“引线”。开展课堂讨论,达到真正探究的目的。
总之,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生物教学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新的教育理念。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符合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个理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一、课堂教学开放“过度”
如一位教师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一上课就提出DNA是怎样发现的?DNA有什么样的结构?DNA有什么特点?等一大堆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看起来该节课好象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的,课堂上有学生小组合作,有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互动有眼有板。但课堂效果怎样,只有学生心里明白。课后问几个学生这课听懂了没有,对DNA分子有什么认识?学生说不知到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学到。
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这样就不会使课堂教学的开放显得匆忙、零乱。更不会出现课堂上那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使整节开放课有条有理,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新课程所说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过于“虚”
在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学生求异探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的要求。实际上,有些课堂教学只为“创新”而“新”,以致于在“创新”中故弄玄虚,大搞所谓的“创新”,而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识发展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感知到形成表象再到产生理性概念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的创新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不能夸大其词,脱离现实。如在讲细胞的结构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然后回答;还有个别教师拿出一幅挂图往板上一挂,让学生自已去看,去学,一堂课教师什么都没做,只是挂了一幅图,说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创新教学”。我认为这是否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没有促进作用,还会有伤害教学改革,对新课程改革起到反作用。因而在生物 教学设计 过程中,一方面要熟读教材和加强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怎样聚集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地“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场所。
三、探究学习无“深、浅”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探究学习一般分为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和活动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受时间、课堂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因而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就必须注意到探究的活动、问题要深浅适度,次数适宜,方法得当。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就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人的遗传与基因有关,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提出课题让学生探究:基因=DNA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四则材料再提出相关探究的问题,如思考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你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推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来进行探究。不管怎样探究但有一点探究的问题要深浅适中,把握一定的度。
因而对于探究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2.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3.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并准备与对方争辨。4.合作中不能把学习好的分在一组,而是把持意见相同的在一组有利于探究。5.“探究”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探究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6.“探究”学习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探究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恰当的以知识点作为探究问题情景的“引线”。开展课堂讨论,达到真正探究的目的。
总之,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生物教学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新的教育理念。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符合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个理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