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是不是属于心理有疾病?

首先我买东西都要买两个一模一样的,如果没买两个只买了一个的话我会特别难受,并且我要买了两个我才敢放心用,比如我买了一双鞋我就不敢穿,生怕它坏了,我买不到了,但如果我买了两... 首先我买东西都要买两个一模一样的,如果没买两个只买了一个的话我会特别难受,并且我要买了两个我才敢放心用,比如我买了一双鞋我就不敢穿,生怕它坏了,我买不到了,但如果我买了两双,那我就心里很放心,就很放心的穿另一双,但是其中那双就好好放着,然后现在我发现我越来越严重了,已经不是买两双了,最恐怖的一次我买了7双一模一样的高跟鞋,并且还是同一个颜色,衣服的话最多一次买了11件白色的雪纺衫,洗面奶那些更是囤的,如果我不买我就连觉都睡不着,而且在家里我很喜欢的东西都要放在我的房间,放在别的屋我都不放心,房子是我的我一个人住,但是就是必须要放在我睡觉的屋里我得看得到它或者知道它就在我屋里我才能睡着,如果不是很喜欢的我就放其他屋。我1岁时父母离异,4岁母亲为了给我完整家庭又再婚,然后在我20岁的时候母亲又离异,可能我母亲的原因也有一些,太强势了吧,但是我总觉得我和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母亲对我的爱非常深厚,我们是相依为命的那样。我其实早就想来问这个问题了,我真的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正常,就是买的太多了,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分可能不多,还请多多见谅!
最近我的病感觉到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了,因为我是做设计的,开了自己的工作室,还开了个画廊,最近我很疲惫,好像以前工作忙的话不管怎么样怎么样还是能分散注意力一些,就是不会总想着哪个没买,一个星期前我买了一块手表,我就努力努力的就买了一块,结果买了以后我都不敢带,天天想着要再去买一块,整整一个星期我特别痛苦,工作也是做不了,怎么办,我还是在克制,可是我发现我如果不再买一块,我就快疯了。
展开
 我来答
939296593
2011-06-26 · TA获得超过14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4万
展开全部
在 你的心理应该是出了一定的问题,我如果猜的没错的话,你已经存在较大的心理疾病了。放心不用慌,你去好点的医院做个心理测试,然后去找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你可能是得了某种神经症,我也得了,但是现在好的多了。 心理疾病并不是很可怕。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你要给自己心理强大的暗示 ,我能好的我很自信,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 你这个可能是初期。 我给你些心理疾病的 资料。

 神经官能症又名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临床上一般采用百合清脑静神剂治疗。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病程不足3个月或仅有一次短暂发作者称为(neurotic reaction)。  

神经官能症
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完全完整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国家的患病率10‰~20‰,我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种: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

  (2)情绪症状表现为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

  (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

  (4)头部不适感 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

  (5)内脏功能紊乱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濒死感;低热;皮肤划痕征阳性;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等。

  心脏、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症状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中介下,受精神因素影响的综合症。临床以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或换气过度、濒死感为主要症状,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等症状。

  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症状

  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症,临床以纳呆饱胀感、呃逆、腹部不适、肠鸣以及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为主要症状,常由情绪刺激而激发。
看看自己是否有,下列情况;强迫症患者的许多认知特征在程度上超过正常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非常明显:1、过高估计风险;2、责任心过强;3、对不相关的干扰的想法的可控制性;4、过分崇尚思想;5、无法忍受模棱两可;6、完美主义 强迫症性格因素分析 1、内向性 这里所说的内向性并非仅仅是大家日常认为的那种不爱说话的表现,而是指注意力和精神能量集中于内部的世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精神上的。这样的人做事细心周密,十分谨慎。很容易陷入沉思的迷宫,做事情总是前思后想,优柔寡断,甚至三思而不行。 由于精神能量过多的指向内部,所以对自己的想法、观念、冲动、躯体感觉、行动都十分敏感,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这些方面,一旦出现任何人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就非常紧张和焦虑。 2、自我反省性强 表现为反省心强、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只考虑自己的事情,过分仔细地分析自己的心身状况,夸大仅有的弱点、缺点,抱着劣等感不放,带有观念性的理想主义倾向。一旦头脑里出现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或道德观念的想法,就非常焦虑,预除之而后快。如果觉得自己的哪些话说的不合适,或哪些表现不适当,就会深深的自责。并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3、责任感太强 强迫症朋友对可能降临到自己或别人身上的伤害负有夸张的责任感。强迫症朋友主观上认为自己会导致或有能力防止严重消极结果的产生,这些消极的结果既涉及生活也涉及道德。有些人认为:如果自己不实施某个行为就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或者自己实施了某个行为就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自己对于这种不幸事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余光强迫、口水强迫、直视恐怖的朋友认为自己对余社交的成败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自己对别人的情绪也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如果对方情绪不好那完全是由自己的症状引起的。 4、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可以控制自己的一切 所有强迫观念和行为都是出自强迫症朋友本人的大脑,而非什么外力或超自然力量的控制。这样他们会认为:既然都是自己的想法,凭自己的主观毅力一定是可以控制的。于是,就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控制,但是却越控制越严重。当无法控制这些想法时,他们便会对这些想法极为敏感和警觉,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迫模式。 这样就会产生自卑感、无能感、自我无用感,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5、强烈的完善欲 强迫症朋友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我发展欲望,而且因为是理智的,意识性的,所以对自己的心身状态和自己的工作,要求的标准高。经常都抱有梦想与目标并努力为之。往往把一些微不足道的弱点、缺点夸大成重大问题而苦恼。强烈的完善欲,具有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地生活,不惜一切努力,这是积极的方面。但是,如果太过分时,则会成为完善主义者,常为不完美而烦恼,对任何事物都求全责备,力求完善,总是没有成功感,总是有劣等感,怨恨周围的一切,而不胜苦恼。 6、过高估计风险 强迫症朋友会夸张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强迫症朋友很难区分情景的危险程度。他们不能根据情境中缺乏危险的信息,来得出情境是安全的结论。即便是在低风险的情境中,他们仍然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强烈希望改变环境。 如:强迫清洗的患者,当他接触到某些他所恐惧的物品之后,其实他的手上或者身上并没有粘上什么可怕的病毒或细菌,能让他患上某种可怕疾病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即使是真的粘上了某些病毒或细菌只需要正常的清洗就可以了。这是一种低风险的情境,可是强迫症患者过高的估计了这种风险仍然感到不安全,从而产生痛苦和焦虑。为了改变环境和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他必须进行反复的长时间的清洗。 7、 无法忍受模棱两可: 不能容忍模棱两可是强迫性信念的明显症状,这些强迫性信念包括:苛求确定性,难以处理不可预见的变化,以及不适应模棱两可的情境。 如:强迫性穷思竭虑朋友苛求答案的确定性。他们会反复的思考:“到底有没有外星人”;“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人为什么会说话”;等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出自己满意的确定的答案,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必须继续思考下去。

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第二阶段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 ◆ 自救步骤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 1、 外在线索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2、 内在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三、 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四、确定恐惧等级 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五、进行系统脱敏 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六、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 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注: 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 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 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 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适合以上疗法。 总之,去医院做心理测试,去看一下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多去网络找资料。祝你好运
才翠桃0U
2011-06-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万
展开全部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觉得一切东西都是会失去或破坏的,不敢相信除自己以外的事物,甚至包括自己,归根结底来说,不要什么都想去抓住,就像上面提到的买鞋子,就可以换个想法的:其实鞋子坏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又不是什么天灾人祸的,或者说鞋子坏掉顶多崴一下脚,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不要那么害怕那些未发生的事情。
你希望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这才是最安全的,你相信的是一种绝对的安全,但是这种安全是不可能存在,想要抓住的越多,可能会失去更多,不要害怕失去或出什么状况,该离开的都会离开,该消失的总会消失,而你还是你,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在当下,而不是你恐惧的以后的每一天
你现在的症状应该差不多就是强迫症的,找到病因应该就好办的
我也不专业的 希望能有些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hytz
2011-06-09 · TA获得超过3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8万
展开全部
过分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可以在眼前无法消失。这种执着的爱好,实际自己慢慢享受的时候,被自己深深记忆,深深自我暗示,产生这种记忆无法消除,所以容易痛苦烦恼。如果物品损伤或丢失,就会更加痛苦不已。为了安慰自己,会多买一样的以达成减少担心,消除因担心紧张焦虑带来的痛苦。
本身是单一喜好的物品,比较执着,对生活影响不大,可能其他人也有类似习惯,只是不影响正常生活,还是比较正常。
但是开始侵入自己生活,干扰自己很多正常生活工作,就出现了问题,而且烦恼无法自己消除。这就诱发了有害的焦虑问题,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情绪多变。产生加重因素,睡眠差可能是主要,睡眠恢复良好会暂时减轻。
注意睡眠才容易减轻症状,失眠问题多数人会遇到,正常持续时间不长,2个月以内自动调整恢复,对身体没有太多不利影响。如果长期失眠困扰,就会造成心烦容易出现担心问题,对那些爱好喜欢的习惯就更加极端了,担心感觉过分敏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霹雳肚肚0j7
2011-06-08 · TA获得超过449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18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659万
展开全部
算不上心理疾病,但有一种不安全的心态。你希望稳定,但生活的经历让你有种不稳定的感觉。
在以后的恋爱中,你会缺乏对男人的信任,有可能同时和好几个差不多类型的男人恋爱。并非心花,而是生怕失去。
个人觉得,感情是相互的。
找到你的唯一,就认真地对他。爱过,无论将来如何,只要真正地爱过,就无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gllyr
2011-06-15 · TA获得超过18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0万
展开全部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和你一样,我也问过她是什么原因,她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说白了就是有轻微的强迫症(我这样说她),例如,有两块很好吃的巧克力,他会吃一块,留一块,如果只有一块,他即便是没有吃过,即便是很想吃,他也会留着不吃,直到巧克力坏了,他又很后悔,说早知道吃了它多好,你和她有点相似,不要有太完美的想法,要知道生活中不完美的事常有,完美的事不常有,别过分追求,那样你会很累的,要知道,东西放着早晚会坏的,这是规律,有了东西要学会和别人分享,有一块巧克力可以和别人分开来吃么。那种幸福时会更长久的,你可以试试把以前的东西分给亲人或朋友,(他们也可能不喜欢)让他们和你分享快乐!要知道东西和钱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要太在意,心里放下了心情就轻松了。学一下佛教,你可以不信佛,但是它里面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也可以和我在联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