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谈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升华 200
1、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文学鉴赏的特点2、结合作品,谈如何理解小说的艺术真实3、结合作品,谈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升华以上三个题目任选其一做2000字的文章急求!!...
1、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文学鉴赏的特点
2、结合作品,谈如何理解小说的艺术真实
3、结合作品,谈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升华
以上三个题目任选其一做2000字的文章
急求!!!谢谢各位 展开
2、结合作品,谈如何理解小说的艺术真实
3、结合作品,谈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升华
以上三个题目任选其一做2000字的文章
急求!!!谢谢各位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须遵循以下要求。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化诗意:青山绿水,碧野春风、明月孤舟,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图啊!
孤立地来看,下面的这段语言是非常罗唆的: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当鲁迅把它放在《社戏》中,用来表现“我”盼望小叫天出场的急切心情的时候,它却是传“情”妙笔。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立地来看可能是丑陋的、恶俗的、不健康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有时却是作品的必需。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那种不顾整体,单纯寻章摘句的鉴赏方式,“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合,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所以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鉴赏,才是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 联想想象,虚实相间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那么如何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何使一般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的形象呢?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谈论文学鉴赏的要求很有启发。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学鉴赏就无法进行。我们看两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寡妇出现了,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起一个鹦鹉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膨脝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十足而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无示她的人品。┅┅罩裙底下露出毛线编成的衬裙,罩裙又是用旧衣衫改的,棉絮从开裂的布缝中钻出来;这些衣衫就是客室,饭厅,和小园的缩影,同时也泄露了厨房的内客与房客的流品。她一出场,舞台面就完全了。50岁左右的伏盖太太跟一切经过忧患的女人一样。无精打采的眼睛,假惺惺的神气像一个会假装恼怒,以便敲竹杠的媒婆,而且她也存心不择手段的讨便宜┅┅。
第一段见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第二段见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第一段的空白是作家采用白描的缘故,第二段描写,作家采用的是细描,两段都有诸多空白。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幅憔悴而多肉的脸,但脸的形状呢?脸的黑白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着一个像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但到底有多胖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双四周布满皱纹、无精打采的眼睛,但眼睛的大小呢?是豹子眼还是丹凤眼呢?眉毛呢?是浓浓的八字眉还是细细的柳叶眉?……总之,仅靠这些实的描写,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用视觉感知的完整图像,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形象进行补充和想象。只有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才可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从而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因此,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根本无法鉴赏文学作品。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
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文学鉴赏一样需要感情的入乎其内,进入角色,与作品描绘的对象融为一体。文学鉴赏者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应当把自己化入作品中,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爱人物之所爱,怒人物之所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理解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否则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的,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闰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段描写说明,在文学鉴赏中感情专注与浮光掠影所获得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林黛玉开始由于“未留心去听”,所以偶尔听到一句两句,她只感到“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当她被戏里的妙词所吸引而侧耳细听的时候,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先是“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后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随着她感情投入程度的加深,她所受到的感染也越来越强,获得的审美愉悦也越来越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鉴赏既需要鉴赏者入乎其内,也要鉴赏者能出乎其外。如果鉴赏者一直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里出不来,就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介。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能说读了李后主的词就闲愁万种,读了琼瑶的小说就想入非非,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人物。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地会被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旅思乡愁,以及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绪所感染,甚至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遗憾‘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渐入诗中之境而流连忘返。但鉴赏者不能沉湎于此‘诗境’,必须反复吟诵,调整视点,跳出境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诗的意蕴和内涵。读着、读着,鉴赏者把此诗放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来‘解读’,若有所悟,忽生新感: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生情,见物思事,乃人之常情,然而生何种情,思哪些事,乃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情绪心境,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非,倒不如睹物思人,更上层楼。黄鹤楼巍然屹立,白云悠悠缭绕,并不因黄鹤已去而失色,阳光下树木葱郁,青草碧绿,江上烟波迷茫,好一派自然风光,即使因天晚而望不到故乡,有此自然美景,足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触景生愁。山河不变人事变,有志者当珍惜时光,努力奋发,不应在无为的忧愁中虚掷时光。”
这样分析,就跳出了诗外,而不至于使自己沉迷在诗歌的愁绪中。空灵的艺术需要空灵的心境去领会其中的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鉴赏者的慧眼。
五、 逐层深入,体味深意
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字面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原因是不同的鉴赏者面对文字叙述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林兴宅先生把文艺作品的审美层次分为三层:①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象证意蕴。 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上。比如《蝇子透窗偈》这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表面上看,它是写蝇子从来路钻出窗外的事,没有什么意思。而实事上并非如此,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蝇子钻窗的过程,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若用眼而不用心,就会被假象所误导,也就是说,眼看不如心悟。很多读者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总是追求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色彩、社会意义、作家意图、文化意蕴……视而不见,岂不知这些才是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而且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化诗意:青山绿水,碧野春风、明月孤舟,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图啊!
孤立地来看,下面的这段语言是非常罗唆的: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当鲁迅把它放在《社戏》中,用来表现“我”盼望小叫天出场的急切心情的时候,它却是传“情”妙笔。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立地来看可能是丑陋的、恶俗的、不健康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有时却是作品的必需。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那种不顾整体,单纯寻章摘句的鉴赏方式,“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合,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所以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鉴赏,才是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 联想想象,虚实相间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那么如何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何使一般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的形象呢?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谈论文学鉴赏的要求很有启发。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学鉴赏就无法进行。我们看两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寡妇出现了,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起一个鹦鹉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膨脝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十足而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无示她的人品。┅┅罩裙底下露出毛线编成的衬裙,罩裙又是用旧衣衫改的,棉絮从开裂的布缝中钻出来;这些衣衫就是客室,饭厅,和小园的缩影,同时也泄露了厨房的内客与房客的流品。她一出场,舞台面就完全了。50岁左右的伏盖太太跟一切经过忧患的女人一样。无精打采的眼睛,假惺惺的神气像一个会假装恼怒,以便敲竹杠的媒婆,而且她也存心不择手段的讨便宜┅┅。
第一段见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第二段见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第一段的空白是作家采用白描的缘故,第二段描写,作家采用的是细描,两段都有诸多空白。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幅憔悴而多肉的脸,但脸的形状呢?脸的黑白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着一个像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但到底有多胖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双四周布满皱纹、无精打采的眼睛,但眼睛的大小呢?是豹子眼还是丹凤眼呢?眉毛呢?是浓浓的八字眉还是细细的柳叶眉?……总之,仅靠这些实的描写,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用视觉感知的完整图像,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形象进行补充和想象。只有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才可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从而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因此,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根本无法鉴赏文学作品。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
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文学鉴赏一样需要感情的入乎其内,进入角色,与作品描绘的对象融为一体。文学鉴赏者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应当把自己化入作品中,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爱人物之所爱,怒人物之所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理解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否则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的,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闰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段描写说明,在文学鉴赏中感情专注与浮光掠影所获得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林黛玉开始由于“未留心去听”,所以偶尔听到一句两句,她只感到“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当她被戏里的妙词所吸引而侧耳细听的时候,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先是“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后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随着她感情投入程度的加深,她所受到的感染也越来越强,获得的审美愉悦也越来越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鉴赏既需要鉴赏者入乎其内,也要鉴赏者能出乎其外。如果鉴赏者一直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里出不来,就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介。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能说读了李后主的词就闲愁万种,读了琼瑶的小说就想入非非,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人物。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地会被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旅思乡愁,以及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绪所感染,甚至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遗憾‘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渐入诗中之境而流连忘返。但鉴赏者不能沉湎于此‘诗境’,必须反复吟诵,调整视点,跳出境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诗的意蕴和内涵。读着、读着,鉴赏者把此诗放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来‘解读’,若有所悟,忽生新感: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生情,见物思事,乃人之常情,然而生何种情,思哪些事,乃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情绪心境,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非,倒不如睹物思人,更上层楼。黄鹤楼巍然屹立,白云悠悠缭绕,并不因黄鹤已去而失色,阳光下树木葱郁,青草碧绿,江上烟波迷茫,好一派自然风光,即使因天晚而望不到故乡,有此自然美景,足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触景生愁。山河不变人事变,有志者当珍惜时光,努力奋发,不应在无为的忧愁中虚掷时光。”
这样分析,就跳出了诗外,而不至于使自己沉迷在诗歌的愁绪中。空灵的艺术需要空灵的心境去领会其中的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鉴赏者的慧眼。
五、 逐层深入,体味深意
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字面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原因是不同的鉴赏者面对文字叙述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林兴宅先生把文艺作品的审美层次分为三层:①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象证意蕴。 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上。比如《蝇子透窗偈》这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表面上看,它是写蝇子从来路钻出窗外的事,没有什么意思。而实事上并非如此,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蝇子钻窗的过程,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若用眼而不用心,就会被假象所误导,也就是说,眼看不如心悟。很多读者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总是追求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色彩、社会意义、作家意图、文化意蕴……视而不见,岂不知这些才是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而且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
展开全部
美学范畴中的悲剧和喜剧,不单是指特定的戏剧类型,而是指具有“悲”和“喜”的特殊审美效果的文艺作品。我在这里所谈论的悲剧,也主要是指广义上的具有“悲”的审美因素和审美效果的文学艺术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电影等,或者称之为具有悲剧美的悲情作品。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作品的故事情节大都是以主人公的失败、出走或死去为结局的,或者说,故事的内容和结局是悲哀的,悲惨的,使人产生悲伤、怜悯的感情。但很多人都愿意花钱去看悲剧作品,宁愿去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源于悲剧的美感。记得有两部很出名的悲剧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和《泰坦尼克号》,在影院引起了观众一片唏嘘和哭泣,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另外,还有我国经典名曲如《梁祝》、《二泉映月》等以悲剧故事为背景内容,由于营造了浓郁凄美的悲剧美感氛围,也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是大都喜看悲剧作品,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悲剧作品尤为欢迎,都认为悲剧文学是最具有深度,最具有感染力的,世界著名的小说、戏剧、电影、音乐名著的情节内容大多是悲剧故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伤逝》、巴金的《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歌德的《浮士德》和《少年维特的烦恼》、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的《哈姆雷特》和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电影《魂断蓝桥》和《泰坦尼克号》、乐曲《梁祝》、《二泉映月》等。我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也全是悲剧。别林斯基说:“没有一种诗像悲剧这样强烈地控制着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们如此高尚的享受。”这句话道出了悲剧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作用。美感是由美的事物引起的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悲剧作品就是最具吸引力和情绪感染力的,它以其独特的悲剧美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引起读者和观众的经历、心灵、情感和性情的共鸣,激发起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审美快感。欣赏(阅读或观看)喜剧作品,常常使人发笑,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而欣赏悲剧作品,却能令人“悲”以至于饮泣流泪,荡气回肠,黯然神伤,并且在哭泣哀伤后觉得心情舒服畅快,获得了内心的审美愉悦和情感、精神的满足,即所谓的“悲中有乐”,这就是悲剧的基本美感效果。但这种“悲”,大多包含了严肃、庄重、崇高、壮烈等内容,在情感的愉悦中还寓有“真”的启迪、“善”的教诲和“美”的享受,能使人在悲痛中奋发振作,得到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畅快,使性灵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从而得到多方面的审美快感。悲剧的艺术,它给人一种悲感、美感,但是悲中有快乐,有启迪,有教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
这类具有悲剧美的文学作品是很多的,古今中外都有,各种体裁都有,它们具有无穷的悲剧美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品味,去感悟,去体会。如《诗经·氓》,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失街亭》,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曹禺的话剧《雷雨》,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甚至还有带着或浓郁或淡薄的悲伤情调的一些作品,如韩愈的散文《祭十二郎文》、朱自清的《背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这些带着悲伤情调,具有悲剧美的文艺作品使人感动,使人悲伤,使人流泪,使人深思。
我们应该怎样鉴赏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悲剧美呢?我认为,鉴赏悲剧作品的美感,品味其丰富深刻的悲剧美,可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1、通过故事情节把握悲剧人物的类型
悲剧作品从所表现的人物类型上可分为英雄人物悲剧、小人物悲剧和反面人物悲剧。如项羽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下霸王别姬,自刎乌江,成为“失败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而受刑,被马克思誉为是“哲学日历上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岳飞、文天祥等精忠报国,却被奸臣弄权害死。这些都是英雄人物的悲剧,英雄的英勇壮烈的行为和凄凉悲壮的遭遇命运表现出强烈恢宏的悲壮美,引起我们深沉的感慨和深远的思考,给人无尽的感染、启迪和教诲。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祥林嫂、阿Q、孔乙己、涓生和子君等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下层劳动妇女、贫苦农民、知识分子,他们的悲惨遭遇和不幸死去,让人一洒同情泪,生发出怜悯和哀伤,透视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冷漠和罪恶,是一种令人同情,引人深思的小人物悲剧。特别是祥林嫂,一个勤劳善良、忠厚老实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备受生活的打击,丈夫死去又被迫改嫁,社会要求她守节但又不让她守节,而在夫死子亡后还要承受迷信思想和贞节观念的纠缠和折磨,且被冷漠的人们奚落、嘲弄,“想做奴隶而不得”,失去了做人的一切权力,最后只有寂然死去。其悲剧具有典型性,是典型的小人物悲剧。别里科夫害怕社会变革,害怕新生事物,竭力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成为沙皇统治的帮凶;麦克白战功赫赫却弑君篡位,成为一个“具有伟大灵魂的坏蛋”。别里科夫的死、麦克白的堕落等给人一种震惊和思考,人性的蜕变和丑恶竟会达到如此地步!他们的悲剧则属于反面人物的悲剧。
2、根据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悲剧作品从人物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上可分为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其实都是社会悲剧。如鲁迅的小说都写的是平常人和平常事,悲剧主角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旧中国劳动妇女、贫苦农民和下层知识分子,而他们的悲剧命运都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毒害而产生的,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其悲剧命运令人战栗,令人深思,是典型的社会悲剧。谚语曰,“性格即命运”,即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什么样的命运。也有些悲剧的原因主要源于主人公个人的性格因素,如软弱、忧郁、虚荣、轻信等,但也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如《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看似偶然的命运悲剧,连作者也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但我们深入思考,你会发现,她的悲剧在偶然中带有必然性,这是由于她内心的思想性格中受到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严重毒害和侵蚀,而且根深蒂固,势必造成她“片刻虚荣,十年艰辛”而执迷不悟的人生悲剧。同时,这又和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爱慕虚荣,重色轻才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
3、深入领会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给人的启迪和教益
悲剧文学除了以情感人之外,还能通过它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本身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去思索这个悲剧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想根源,并以之作为人生的教科书,避免重蹈他人人生悲剧的覆辙。所以,悲剧的美感除了感性的情绪感染作用外,更有理性的人生启迪和指导作用。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从作家创作的的悲剧故事中受到了真善美的启迪和教益。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主要是由于封建礼教思想(贞节观念、迷信思想)的毒害;《项链》中玛蒂尔德的悲剧源于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腐朽思想毒害;《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悲剧源于沙皇专制思想的毒害等。这些悲剧让人认识和感悟到:落后、愚昧、腐朽的思想会毒害人,造成人生的悲剧。这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追求进步,更加富有智慧的生存生活。
4、深入理解和领悟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
悲剧文学的美感,一方面来自悲剧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本身,它给人情绪感染,给人思想启迪和教益;同时,又来自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创造又源于他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如曹禺谈《雷雨》的创作时说:“在黑暗的旧社会里我捱过了大半生。……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我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时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可见,《雷雨》这部悲剧的创作意图正是以血缘、爱情和阶级矛盾的纠葛来揭露和批判封建旧中国家庭的黑暗和丑恶。鲁迅的小说《药》写了华夏民族的悲剧,其创作意图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巴金的小说《家》写了高觉新、鸣凤、钱梅芬等人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大家庭及封建思想的罪恶,并深刻的指出“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巴金说:“我写《家》,就象在挖开回忆的坟墓。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迫目睹一些年轻的生命横遭摧残,得到悲惨的结局。”“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对青春的歌颂和赞美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所以,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更能加深我们对悲剧作品的认识,更能增强我们对其悲剧美的领悟。
这类具有悲剧美的文学作品是很多的,古今中外都有,各种体裁都有,它们具有无穷的悲剧美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品味,去感悟,去体会。如《诗经·氓》,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失街亭》,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曹禺的话剧《雷雨》,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甚至还有带着或浓郁或淡薄的悲伤情调的一些作品,如韩愈的散文《祭十二郎文》、朱自清的《背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这些带着悲伤情调,具有悲剧美的文艺作品使人感动,使人悲伤,使人流泪,使人深思。
我们应该怎样鉴赏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悲剧美呢?我认为,鉴赏悲剧作品的美感,品味其丰富深刻的悲剧美,可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1、通过故事情节把握悲剧人物的类型
悲剧作品从所表现的人物类型上可分为英雄人物悲剧、小人物悲剧和反面人物悲剧。如项羽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下霸王别姬,自刎乌江,成为“失败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而受刑,被马克思誉为是“哲学日历上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岳飞、文天祥等精忠报国,却被奸臣弄权害死。这些都是英雄人物的悲剧,英雄的英勇壮烈的行为和凄凉悲壮的遭遇命运表现出强烈恢宏的悲壮美,引起我们深沉的感慨和深远的思考,给人无尽的感染、启迪和教诲。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祥林嫂、阿Q、孔乙己、涓生和子君等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下层劳动妇女、贫苦农民、知识分子,他们的悲惨遭遇和不幸死去,让人一洒同情泪,生发出怜悯和哀伤,透视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冷漠和罪恶,是一种令人同情,引人深思的小人物悲剧。特别是祥林嫂,一个勤劳善良、忠厚老实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备受生活的打击,丈夫死去又被迫改嫁,社会要求她守节但又不让她守节,而在夫死子亡后还要承受迷信思想和贞节观念的纠缠和折磨,且被冷漠的人们奚落、嘲弄,“想做奴隶而不得”,失去了做人的一切权力,最后只有寂然死去。其悲剧具有典型性,是典型的小人物悲剧。别里科夫害怕社会变革,害怕新生事物,竭力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成为沙皇统治的帮凶;麦克白战功赫赫却弑君篡位,成为一个“具有伟大灵魂的坏蛋”。别里科夫的死、麦克白的堕落等给人一种震惊和思考,人性的蜕变和丑恶竟会达到如此地步!他们的悲剧则属于反面人物的悲剧。
2、根据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悲剧作品从人物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上可分为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其实都是社会悲剧。如鲁迅的小说都写的是平常人和平常事,悲剧主角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旧中国劳动妇女、贫苦农民和下层知识分子,而他们的悲剧命运都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毒害而产生的,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其悲剧命运令人战栗,令人深思,是典型的社会悲剧。谚语曰,“性格即命运”,即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什么样的命运。也有些悲剧的原因主要源于主人公个人的性格因素,如软弱、忧郁、虚荣、轻信等,但也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如《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看似偶然的命运悲剧,连作者也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但我们深入思考,你会发现,她的悲剧在偶然中带有必然性,这是由于她内心的思想性格中受到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严重毒害和侵蚀,而且根深蒂固,势必造成她“片刻虚荣,十年艰辛”而执迷不悟的人生悲剧。同时,这又和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爱慕虚荣,重色轻才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
3、深入领会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给人的启迪和教益
悲剧文学除了以情感人之外,还能通过它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本身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去思索这个悲剧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想根源,并以之作为人生的教科书,避免重蹈他人人生悲剧的覆辙。所以,悲剧的美感除了感性的情绪感染作用外,更有理性的人生启迪和指导作用。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从作家创作的的悲剧故事中受到了真善美的启迪和教益。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主要是由于封建礼教思想(贞节观念、迷信思想)的毒害;《项链》中玛蒂尔德的悲剧源于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腐朽思想毒害;《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悲剧源于沙皇专制思想的毒害等。这些悲剧让人认识和感悟到:落后、愚昧、腐朽的思想会毒害人,造成人生的悲剧。这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追求进步,更加富有智慧的生存生活。
4、深入理解和领悟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
悲剧文学的美感,一方面来自悲剧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本身,它给人情绪感染,给人思想启迪和教益;同时,又来自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创造又源于他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如曹禺谈《雷雨》的创作时说:“在黑暗的旧社会里我捱过了大半生。……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我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时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可见,《雷雨》这部悲剧的创作意图正是以血缘、爱情和阶级矛盾的纠葛来揭露和批判封建旧中国家庭的黑暗和丑恶。鲁迅的小说《药》写了华夏民族的悲剧,其创作意图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巴金的小说《家》写了高觉新、鸣凤、钱梅芬等人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大家庭及封建思想的罪恶,并深刻的指出“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巴金说:“我写《家》,就象在挖开回忆的坟墓。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迫目睹一些年轻的生命横遭摧残,得到悲惨的结局。”“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对青春的歌颂和赞美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所以,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更能加深我们对悲剧作品的认识,更能增强我们对其悲剧美的领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文学鉴赏的特点
文学鉴赏的性质和过程,决定了文学鉴赏的特点,这些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直觉性
审美经验告诉我们,不论是鉴赏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不是先有理智的判断然后才有美感,而是感知到美的对象还来不及作理性分析时,就会在那一瞬间感到对象的美或不美。当当入画廊观赏一幅幅人物画时,那柔和的线条、绚丽的色彩,那顾盼流转的眼神、婀娜多姿呼之欲出的形象,都会立即吸引住观赏者,使之流连忘返。读文学作品也一样,例如诗歌的音韵感、色彩感、情绪波动感,往往立即使人们认定其美或不美。这种似乎未经思索的感受或判断就是一种直觉性,在艺术鉴赏中,也就是审美直觉。这正如夏夫兹博里在《道德家们》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①艺术直觉的产生与人的经历、感情有直接关系,即所谓经历相似萌发美感,情感合拍美感顿生。
艺术直觉有两种:一种是低级的直觉,是一种见形象不见意义的直觉。这种直觉获得的美感是片面的、表面的、肤浅的。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尔达,一见到被称为“太阳神”的法比外表漂亮,一下子在心中升起了美感,一见钟情,堕入情网、受骗上当。另一种是包含理性因素的高级直觉。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和个人文化修养、审美经验的积淀,是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心理机制看,鉴赏者平时将审美经验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形成表象记忆,同时由于长期的鉴赏习惯可以变成条件反射,优美的艺术形象映入眼帘,传入耳膜后,立即与储存的类似审美对象及其所包含的美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了具有个人主观色彩而又把握了对象意蕴的直观形象。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美学三讲》中指出:审美直觉所把握的对象“不仅仅是轮廓和形状,而是使任何事物成为事物的那样的一套套层次、变化和关系——形式成了对象的生命、灵魂和方向。不仅如此,任何形式的后面还有一个来自实质本身的更深邃的形式。”而“在原则上,形式与实质是一个东西,就象身体和灵魂一样。”这意味着,真正文学鉴赏中的审美直觉,具有一种穿透力和整合力,它能从对象的表象穿透而达到其内核,并将其整合为完整形象。只不过这种穿透力和整合力是伴随活跃而飞转的想象来完成的:即在想象中穿透又在想象中整合,从而获得鉴赏的那种特殊感受和特殊美感。一般来说,文学鉴赏中的直觉性与人的文学修养和鉴赏经验有密切关系:修养越高、经验越丰,直觉性越强、越突出。
2.感情性
感情在文学鉴赏中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动力。鉴赏根源于情感需要,满足的也是情感需要。鉴赏者在对艺术形象的直观领悟中,“意与象通”,激发起情感活动,从而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前途和命运,体验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因此会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由之,鉴赏不仅是动情观照,也是寓情观照。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诗的语言叙述了他的感情在欣赏音乐中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他在告别主人之际,“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美感直觉一下子抓住了优美动听的琵琶声,引起了他鉴赏音乐的情感欲望,从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要琵琶女弹奏。对于琵琶女那寄托着深沉情感的演奏:“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也动情了,不仅他自己“我闻琵琶已叹息”,而且“满座闻者皆掩泣”。不仅动情,而且动情以至入迷。因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正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白居易在听琵琶过程中的“忘归”、“沉醉”、“叹息”、“青衫湿”直到表示愿意“为君翻作琵琶行”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活动。因而,情感性是文学鉴赏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与欣赏活动具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是密不可分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写的:“客有吹洞箫者,倚船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①接着就说:“苏子愀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这“愀然”也就是他因之而产生了情感。正因为这种情感性,文学鉴赏才会带给人美的满足和享受。
3.领悟性
文学鉴赏需要鉴赏者有与作家作品相适应的情绪心境,通过艺术想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以人度物,抓住艺术形象蕴于内而形于外的特点,体验其情、领悟其理,发掘不尽之意。我国古代鉴赏者借佛家“参”、“悟”的道理,主张“妙语”。即鉴赏者在艺术感受基础上,以己度物深入体验,从感性直观一下子领悟其理。朱光潜说:“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语言可以表达。”的确有许多意境深远优美的诗歌,看起来美,想起来美,但一时还找不到准确的语言表达其中的奥妙,只有在意味深长的审美体验中发现、创造、玩味、揣摩,领会其中的无言之美。这就象李商隐诗中所写的那样:“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意会就是有所领悟,似乎懂了,而且似乎懂得不少。但到底懂了什么,懂了多少,又难以用语言概念准确表达。因而文学鉴赏不只靠感性、靠理性,似乎还靠一种“悟性”。而悟性就是直觉与理解的一种结合。
http://219.226.9.43/RESOURCE/CZ/CZYW/YWBL/WXGL/7102_SR.htm
文学鉴赏的性质和过程,决定了文学鉴赏的特点,这些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直觉性
审美经验告诉我们,不论是鉴赏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不是先有理智的判断然后才有美感,而是感知到美的对象还来不及作理性分析时,就会在那一瞬间感到对象的美或不美。当当入画廊观赏一幅幅人物画时,那柔和的线条、绚丽的色彩,那顾盼流转的眼神、婀娜多姿呼之欲出的形象,都会立即吸引住观赏者,使之流连忘返。读文学作品也一样,例如诗歌的音韵感、色彩感、情绪波动感,往往立即使人们认定其美或不美。这种似乎未经思索的感受或判断就是一种直觉性,在艺术鉴赏中,也就是审美直觉。这正如夏夫兹博里在《道德家们》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①艺术直觉的产生与人的经历、感情有直接关系,即所谓经历相似萌发美感,情感合拍美感顿生。
艺术直觉有两种:一种是低级的直觉,是一种见形象不见意义的直觉。这种直觉获得的美感是片面的、表面的、肤浅的。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尔达,一见到被称为“太阳神”的法比外表漂亮,一下子在心中升起了美感,一见钟情,堕入情网、受骗上当。另一种是包含理性因素的高级直觉。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和个人文化修养、审美经验的积淀,是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心理机制看,鉴赏者平时将审美经验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形成表象记忆,同时由于长期的鉴赏习惯可以变成条件反射,优美的艺术形象映入眼帘,传入耳膜后,立即与储存的类似审美对象及其所包含的美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了具有个人主观色彩而又把握了对象意蕴的直观形象。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美学三讲》中指出:审美直觉所把握的对象“不仅仅是轮廓和形状,而是使任何事物成为事物的那样的一套套层次、变化和关系——形式成了对象的生命、灵魂和方向。不仅如此,任何形式的后面还有一个来自实质本身的更深邃的形式。”而“在原则上,形式与实质是一个东西,就象身体和灵魂一样。”这意味着,真正文学鉴赏中的审美直觉,具有一种穿透力和整合力,它能从对象的表象穿透而达到其内核,并将其整合为完整形象。只不过这种穿透力和整合力是伴随活跃而飞转的想象来完成的:即在想象中穿透又在想象中整合,从而获得鉴赏的那种特殊感受和特殊美感。一般来说,文学鉴赏中的直觉性与人的文学修养和鉴赏经验有密切关系:修养越高、经验越丰,直觉性越强、越突出。
2.感情性
感情在文学鉴赏中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动力。鉴赏根源于情感需要,满足的也是情感需要。鉴赏者在对艺术形象的直观领悟中,“意与象通”,激发起情感活动,从而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前途和命运,体验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因此会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由之,鉴赏不仅是动情观照,也是寓情观照。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诗的语言叙述了他的感情在欣赏音乐中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他在告别主人之际,“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美感直觉一下子抓住了优美动听的琵琶声,引起了他鉴赏音乐的情感欲望,从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要琵琶女弹奏。对于琵琶女那寄托着深沉情感的演奏:“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也动情了,不仅他自己“我闻琵琶已叹息”,而且“满座闻者皆掩泣”。不仅动情,而且动情以至入迷。因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正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白居易在听琵琶过程中的“忘归”、“沉醉”、“叹息”、“青衫湿”直到表示愿意“为君翻作琵琶行”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活动。因而,情感性是文学鉴赏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与欣赏活动具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是密不可分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写的:“客有吹洞箫者,倚船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①接着就说:“苏子愀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这“愀然”也就是他因之而产生了情感。正因为这种情感性,文学鉴赏才会带给人美的满足和享受。
3.领悟性
文学鉴赏需要鉴赏者有与作家作品相适应的情绪心境,通过艺术想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以人度物,抓住艺术形象蕴于内而形于外的特点,体验其情、领悟其理,发掘不尽之意。我国古代鉴赏者借佛家“参”、“悟”的道理,主张“妙语”。即鉴赏者在艺术感受基础上,以己度物深入体验,从感性直观一下子领悟其理。朱光潜说:“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语言可以表达。”的确有许多意境深远优美的诗歌,看起来美,想起来美,但一时还找不到准确的语言表达其中的奥妙,只有在意味深长的审美体验中发现、创造、玩味、揣摩,领会其中的无言之美。这就象李商隐诗中所写的那样:“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意会就是有所领悟,似乎懂了,而且似乎懂得不少。但到底懂了什么,懂了多少,又难以用语言概念准确表达。因而文学鉴赏不只靠感性、靠理性,似乎还靠一种“悟性”。而悟性就是直觉与理解的一种结合。
http://219.226.9.43/RESOURCE/CZ/CZYW/YWBL/WXGL/7102_SR.htm
参考资料: http://219.226.9.43/RESOURCE/CZ/CZYW/YWBL/WXGL/7102_SR.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时间写啊 有时间的话一定帮你搞顶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