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次函数y=1/3x+b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点A(6,0)、与y轴相交于点B
如图,一次函数y=1/3x+b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点A(6,0)、与y轴相交于点B,点C在y轴的正半轴,BC=5.(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C的坐标(2)如果四边形A...
如图,一次函数y=1/3x+b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点A(6,0)、与y轴相交于点B,点C在y轴的正半轴,BC=5.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C的坐标
(2)如果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求点D的坐标。 展开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C的坐标
(2)如果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求点D的坐标。 展开
展开全部
(1)把A(6,0)代入y=1/3x+b得,2+b=0,b=-2。解析式为:y=1/3x-2。
B(-2,0),BC=5,且C在y轴的正半轴,所以,C(0,3)。
(2)若AB为底,BC为腰,则点CD平行AB且AD=BC=5。A(6,0)。
可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1/3x+m,把C(0,3)代入得,m=3,y=1/3x+3。
D点坐标可设为(x,1/3x+3),于是有,(x-6)^2+(1/3x+3)^2=25,x1=3,x2=6。
当x=6时,AD平行BC,所以舍去。所以,D(3,4)。
若BC为底,AB为腰,则有AD平行BC,CD平方=AB平方=40。这时,D点横坐标为6,设纵坐标为Y,于是,36+(Y-3)平方=40,Y1=1,Y2=5。
当Y=5时,AD=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舍去。所以Y=1,D点坐标为(6,1)。
B(-2,0),BC=5,且C在y轴的正半轴,所以,C(0,3)。
(2)若AB为底,BC为腰,则点CD平行AB且AD=BC=5。A(6,0)。
可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1/3x+m,把C(0,3)代入得,m=3,y=1/3x+3。
D点坐标可设为(x,1/3x+3),于是有,(x-6)^2+(1/3x+3)^2=25,x1=3,x2=6。
当x=6时,AD平行BC,所以舍去。所以,D(3,4)。
若BC为底,AB为腰,则有AD平行BC,CD平方=AB平方=40。这时,D点横坐标为6,设纵坐标为Y,于是,36+(Y-3)平方=40,Y1=1,Y2=5。
当Y=5时,AD=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舍去。所以Y=1,D点坐标为(6,1)。
展开全部
1、
将A的坐标带入函数方程:0=1/3·6+b,得b=-2
∴y=1/3x-2
2、
由1知B(0,-2)
1°假设BC为底,AB为腰,则DA∥BC,即D的横坐标一定是6,且D一定在A的上方、C的下方,即D的纵坐标大于0且小于3
不妨设D(6,p),p>0
∴|DC|²=|AB|²
即6²+(3-p)²=6²+2²=40
∴p=1或5(舍去p=5)
∴D(6,1)
2°假设AB为底,BC为腰
由于CD∥AB,可设直线CD:y=1/3x+b'
由|BC|=5得C(0,3),带入直线CD的方程,得b'=3,即CD:y=1/3x+3
设D(m,n),由于D一定在C的右方、A的左方,故0<m<6
∴|AD|²=|BC|²
即(m-6)²+n²=25……①
又由于D在直线CD上,有n=1/3m+3……②
联立①②,得m=3或6(舍去m=6),对应的n=4或5(同理舍去n=5)
综上,D(6,2)或D(3,4)
注:本题也可以用轴对称来做,但是要说清楚等腰梯形的对称轴垂直于两底边且通过两底边的中点。对于第一种情况,即为对称轴平行于x轴且过线段BC、线段AD的中点,所以对称轴为y=1/2,所以D的纵坐标为1;对于第二种情况,初中阶段求线段的中垂线方程貌似属于超纲内容,因此不建议用对称轴的方法来做,但是高中阶段可以,只需先求出对称轴,再求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即可,但是相对于前面的方法计算量较大
将A的坐标带入函数方程:0=1/3·6+b,得b=-2
∴y=1/3x-2
2、
由1知B(0,-2)
1°假设BC为底,AB为腰,则DA∥BC,即D的横坐标一定是6,且D一定在A的上方、C的下方,即D的纵坐标大于0且小于3
不妨设D(6,p),p>0
∴|DC|²=|AB|²
即6²+(3-p)²=6²+2²=40
∴p=1或5(舍去p=5)
∴D(6,1)
2°假设AB为底,BC为腰
由于CD∥AB,可设直线CD:y=1/3x+b'
由|BC|=5得C(0,3),带入直线CD的方程,得b'=3,即CD:y=1/3x+3
设D(m,n),由于D一定在C的右方、A的左方,故0<m<6
∴|AD|²=|BC|²
即(m-6)²+n²=25……①
又由于D在直线CD上,有n=1/3m+3……②
联立①②,得m=3或6(舍去m=6),对应的n=4或5(同理舍去n=5)
综上,D(6,2)或D(3,4)
注:本题也可以用轴对称来做,但是要说清楚等腰梯形的对称轴垂直于两底边且通过两底边的中点。对于第一种情况,即为对称轴平行于x轴且过线段BC、线段AD的中点,所以对称轴为y=1/2,所以D的纵坐标为1;对于第二种情况,初中阶段求线段的中垂线方程貌似属于超纲内容,因此不建议用对称轴的方法来做,但是高中阶段可以,只需先求出对称轴,再求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即可,但是相对于前面的方法计算量较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