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社会学概论的论述题,急~~~
题目如下:什么是社会问题?列举某一社会问题,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资料可参看报纸,杂志或相关书籍。就你所列举的这一社会问题,根据自己的分析见解,谈一谈自己对该问题产生原因...
题目如下:
什么是社会问题?列举某一社会问题,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资料可参看报纸,杂志或相关书籍。就你所列举的这一社会问题,根据自己的分析见解,谈一谈自己对该问题产生原因的基本看法。) 展开
什么是社会问题?列举某一社会问题,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资料可参看报纸,杂志或相关书籍。就你所列举的这一社会问题,根据自己的分析见解,谈一谈自己对该问题产生原因的基本看法。)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构成要素
主要指构成社会问题的基本成分或单元。对于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社会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R.C.富勒认为,社会问题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前者表现为威胁社会安全的一种或数种情况;后者表现为社会上多数人公认这种危害,并有组织起来加以解决的愿望。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也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共同生活发生了障碍,一是社会进步发生了障碍。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社会问题涉及的人数,或为社会全体成员,或为社会部分成员。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区分了个人麻烦和公共问题两个方面。他认为,在社会上流行一时,同时又使个人深感其害的问题不一定就是社会问题。只有超出个人特殊生活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制度或历史有关的,威胁社会多数成员价值观、利益或生存条件的公共问题,才具备形成社会问题的条件。
6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越来越重视社会问题构成要素的分析。R.K.默顿提出了一种两维分析方法,认为一方面社会问题从类型角度应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之分;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应有潜在性和外显性两种特性。与此同时,有些社会学家强调社会问题的破坏性,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应包括问题的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即社会问题必然是社会共同具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和功能失调、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发生紊乱,并直接造成社会日常生活的破坏。
中国社会学家大多从4个方面来考察社会问题的构成。有的学者认为,判定一种社会现象是否为社会问题,应从以下 4个方面来考察:①发生的情境;②价值、规范和利益几个方面的失调或破坏;③并非由个人或少数人引起或所能负责的;④必须有多数人或整个社会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应考虑它的形成原因、影响范围、问题的性质和社会后果等4个方面。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下述4种要素构成: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②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③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④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社会问题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4个方面。普遍性,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变异性,指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复合性,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以及后果等方面的复杂的性质,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常常是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规律性。通常说,社会问题总的时间进程及其阶段性,是周期性的两个基本含义。社会学家则特别强调周期性中潜伏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当代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德国社会学家较早开始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社会问题理解为劳工问题。许多人都对劳资关系、阶级矛盾、分配关系、就业、工会、罢工、劳工住宅及妇女就业等开展过广泛研究。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较为宽泛。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要有一种适合、平衡和规律,才能使社会关系协调,才有社会运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如果一旦失去适合、平衡和规律,就会出现社会问题。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大多将社会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社会变迁时发生的社会失调。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时快时慢,这一快一慢之间往往出现文化失调,社会问题即产生于文化失调。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富勒提出,多数人认为偏离他们持有的某些社会规范的社会状况即为社会问题。4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归纳了当时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种种解释,认为对社会问题下定义可以有 4种角度:①奥格本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②认为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以求调整和补救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③社会心理学派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见得到的现象,更主要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④富勒等人提出的社会问题的主客观标准。其中,客观标准就是说它是可以确认的,其存在具有数量上的可验证情境;主观标准指人们认识到某种社会问题对其价值观造成威胁的情形。孙本文在总结归纳社会问题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应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或愿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东西的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的脱节。依据这种理解,他们认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两种类型。
还有贫富差距也是社会问题啊,我可是学经济学的哦
构成要素
主要指构成社会问题的基本成分或单元。对于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社会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R.C.富勒认为,社会问题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前者表现为威胁社会安全的一种或数种情况;后者表现为社会上多数人公认这种危害,并有组织起来加以解决的愿望。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也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共同生活发生了障碍,一是社会进步发生了障碍。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社会问题涉及的人数,或为社会全体成员,或为社会部分成员。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区分了个人麻烦和公共问题两个方面。他认为,在社会上流行一时,同时又使个人深感其害的问题不一定就是社会问题。只有超出个人特殊生活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制度或历史有关的,威胁社会多数成员价值观、利益或生存条件的公共问题,才具备形成社会问题的条件。
6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越来越重视社会问题构成要素的分析。R.K.默顿提出了一种两维分析方法,认为一方面社会问题从类型角度应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之分;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应有潜在性和外显性两种特性。与此同时,有些社会学家强调社会问题的破坏性,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应包括问题的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即社会问题必然是社会共同具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和功能失调、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发生紊乱,并直接造成社会日常生活的破坏。
中国社会学家大多从4个方面来考察社会问题的构成。有的学者认为,判定一种社会现象是否为社会问题,应从以下 4个方面来考察:①发生的情境;②价值、规范和利益几个方面的失调或破坏;③并非由个人或少数人引起或所能负责的;④必须有多数人或整个社会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应考虑它的形成原因、影响范围、问题的性质和社会后果等4个方面。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下述4种要素构成: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②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③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④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社会问题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4个方面。普遍性,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变异性,指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复合性,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以及后果等方面的复杂的性质,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常常是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规律性。通常说,社会问题总的时间进程及其阶段性,是周期性的两个基本含义。社会学家则特别强调周期性中潜伏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当代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德国社会学家较早开始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社会问题理解为劳工问题。许多人都对劳资关系、阶级矛盾、分配关系、就业、工会、罢工、劳工住宅及妇女就业等开展过广泛研究。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较为宽泛。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要有一种适合、平衡和规律,才能使社会关系协调,才有社会运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如果一旦失去适合、平衡和规律,就会出现社会问题。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大多将社会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社会变迁时发生的社会失调。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时快时慢,这一快一慢之间往往出现文化失调,社会问题即产生于文化失调。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富勒提出,多数人认为偏离他们持有的某些社会规范的社会状况即为社会问题。4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归纳了当时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种种解释,认为对社会问题下定义可以有 4种角度:①奥格本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②认为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以求调整和补救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③社会心理学派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见得到的现象,更主要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④富勒等人提出的社会问题的主客观标准。其中,客观标准就是说它是可以确认的,其存在具有数量上的可验证情境;主观标准指人们认识到某种社会问题对其价值观造成威胁的情形。孙本文在总结归纳社会问题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应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或愿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东西的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的脱节。依据这种理解,他们认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两种类型。
还有贫富差距也是社会问题啊,我可是学经济学的哦
展开全部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人口问题
在中国大陆,人口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侧重点并不相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人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要问题的地位与性质.
一,人口及人口问题含义
1,古代汉语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人口"原本指一定范围内人的数目,后来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内居住的人的总称.
2,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51)"规定"即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等,"关系"则是指人口的社会属性.
3,人口的含义: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素质和结构的人的总称,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4,人口问题的含义: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就是说,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协调与否,适应与否的问题,直接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二,人口问题的表现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问题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结构失衡等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类产生以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一直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简单再生产状态.
产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才给人口增长以巨大的推动力.从此以后,世界人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速发展状态.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国家走出一条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零增长率乃至负增长率的发展之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独立,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医疗水平的发达,人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速发展之路.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可达94亿,2100年可达104亿,21世纪世界人口将净增40多亿.中国更是如此,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2.9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面对如此庞大的数目,人们终于在慨叹"人多力量大"的同时担心着为获取"这种力量"本身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
第二,人口质量也叫人口素质.借用计算机语言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通常指人的身体素质,软件指广义的文化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曾预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如物种的进化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换句话说,就是高素质的人群将兴旺发达,低素质的人群将逐渐缩减或被淘汰.然而,当代人口的发展却出现了与上述预言相反的趋势:在人口素质整体提高情况下,高素质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有所缩小,低素质人口所占比例却不断增大.这种如周孝正,穆光宗等人所言的"人口素质的逆淘汰"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
从整个世界来看,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呈负增长趋势,发展中国家人口激增趋势却未得到抑制;从单个国家来看,不发达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高学历人群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低学历人群人口增长速度.这种"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现象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三,人口结构是人口构成又一要素,它反映的是总人口中的质量,数量比例关系,包括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等等.其中主要的是性别比和年龄比.在没有掺入人为因素的条件下,性别比呈现较为平衡状态,但是人为因素的介入破坏了这种平衡,造成所谓的性别比失调.如果性别比超过一定限度,加上人口不断增长,性别比例的失调最终上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人口年龄比例失衡往往也容易导致人口老龄化.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当前,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汹涌而至,"银色浪潮"滚滚而来,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等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为此,联合国把1994年称之为"国际家庭年",把1999年称之为"老年人口年",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以期建立一个"不分大小,人人共享的社会",其他国家也采取有力措施,试图解决老年人口问题.可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远未真正解决.
三,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1999年底我们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之中,由于经济普遍的不发达,地区差异明显,在中国,既有部分"先富后老","边富边老"地区,也有广大"未富先老","先老还穷"地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口问题任重而道远.因此,人口问题对社会稳定影响巨大.具体来说,当代中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中国资源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国家用语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9)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总结这九个方面的人口问题,我们可以将它归纳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1,从数量角度看,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对于整个世界的生存与发展已经从原来的动力之源变成了20世纪尤其"二战"以来的现实压力.
第一,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以中国水资源为例,由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全国目前近300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100多个,而地下水开采过度,水量不足和水质污染又无一不与人口的急剧增长有关.
第二,从社会生活自身角度分析,人口压力体现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差距.庞大的人口数量所产生的巨大社会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许多国家发展历程说明:一个国家跨越温饱阶段后,随着人均收入继续增长,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将迅速扩张,而一定时期社会总供给增长则相对不足.这样,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就难以达到平衡从而产生尖锐矛盾并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事件.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住房难,乘车难,行车难,就业难等现象主要就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出现的矛盾所致.由于人口增长而导致的供给不足并影响社会稳定成为中国长期的社会稳定问题.
第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口压力突出表现在对经济总量占有上.在经济总量不变情况下,人口增减与人均占有量呈逆向运动,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将会下降;而人口减少,人均占有则会有所上升.中国目前GNP总量居于世界前列,而人均GNP列世界第90位左右,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全国每年大约有1/4的新增国民收入被新增人口消费掉.
综上所述,人口压力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假设,它最终会具体化为生态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生态压力会导致过渡的开荒,耕作,捕捞,放牧,使环境遭到不可补救的破坏.经济压力则带来低产低效,失业,通货膨胀等等恶果.社会压力进一步加重饥饿,贫困,社会保障缺失,教育滞后,道德滑坡和管理混乱等.这一系列压力最后会汇集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引起人们对社会的极度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2,从人口质量角度来看,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质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也就更为直接.人口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它所构成的集体以及它所创造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实践表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与人口素质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人才相对也比较集中.以中国为例,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陲逐步下降,与此相适应,经济发展速度也是从东至西呈现逐渐下降之势,每百名人口中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再如日本,这是一个自然资源异常贫乏的国家,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7倍,为了生存和发展,在过去几个世纪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成功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努力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把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把人口压力变为经济活力.所以,相比较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后者的作用更大一些.
3,从人口结构角度看,人口的性别比,年龄比失衡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就中国而言,由于中国是一个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养儿防老,传种接代"以及"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目前逐渐显露出性别比例失调问题,长此以往将造成社会不稳定.
2005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119.92,与正常值106相比有严重的偏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不仅农业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非农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也呈升高趋势.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重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这是产生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情结.而性别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
年龄比失调,即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人口老龄化除了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还加重了社会负担.这不仅影响在职职工生产积极性,还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尤其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进入老年社会,势必加剧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需求之间矛盾,强化民众对社会不满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又一诱发因素.总体上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亿,中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2004年,中国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但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11亿,占到总人口的29%,它将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的人口总和.解决好中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来势猛.老龄化可能是由于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能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第三,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中国是未富先老.中国在20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856美元,属于刚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由1949年的6.1变为2002年的1.8,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婴儿出生率甚至已经降到了1.0;而人口预期寿命则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70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低收入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第四,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从乡下涌到城市,农村老人因此经常无人照护,因此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
第五,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学中认定,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过去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说"活到70不稀奇".中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机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人口老龄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
第二,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二者此消彼长.一般来说,未成年人口无力储蓄,老年人口减少投资并开始动用储蓄,人口老龄化会使人口从劳动状态转移到退休状态,使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都成为单纯消费人口,成为劳动力人口提供税收的享受者,这样无疑形成税基缩小,税收减少,储蓄率下降,投资率比例降低,单纯消费增加.当然从近期看,消费增长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从长期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后劲,必须继续扩大积累,持续增加投资.
第三,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养老保险基金源于人们的工薪收入,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富匮与否,决定了基金筹集的可能规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发展,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7年12年间,中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从327亿元增加到3043亿元,增长近10倍,其中用于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各种费用从149亿元增加到2068亿元,增长了12倍以上,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近几年来,由于完成"两个确保"的任务,全国各地区普遍调整了财政预算结构,为确保"两金"发放,实行财政兜底,使各地的财政负担十分沉重.
中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一是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二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三是以个人储蓄为主的自身养老.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需求和意愿必将进一步扩张和强烈.事实上,年轻的一代也已缺乏为长辈提供各种养老资源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老年人口超速增长,又进一步表明社会养老负担的日益加重和基金积累难度更为加大,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产生强列的掣肘作用和后续影响.
第四,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日益增多,三世健在的家庭比例很大,加上中国厉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代际人口结构呈"四二一"和"四二二"型.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急需社会养老功能极大发挥,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据从中国老龄人协会和劳动保障部获得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65岁的老人中,有64%与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这一比例在农村显得更高;而在老年妇女中,65岁至79岁的有67%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相比之下,80岁以上的则有80%与自己的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他们对自己后代的经济依赖也更强.
第五,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绝对数量大,社会供养矛盾突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绝大多数享有退休金,但其经济收入受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物价等因素影响较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则主要依赖家庭成员资助生活养老,其生活水平不仅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且受子女实际供养能力的制约.老年人尤其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还难以满足.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调整过程中,老年人贫困风险增大.
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左右的农村老人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老年人口的储蓄水平低于全国人均储蓄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演变,核心家庭比例上升,世代同堂比例下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中国尚有500万贫困老年人口,他们有的处于老少边穷地区,有的身为孤寡,有的染病在身,有的身患残疾.在人生的晚年仍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和病痛的折磨,他们成为社会最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和脆弱群体.
第六,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中国的老龄工作刚刚起步,基层服务网络薄弱,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老龄工作资源不足.城乡社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少,服务水平低,服务对象覆盖面窄,老年人的参与率和收益率不高,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都将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
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生活不能自理人数增加,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但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的中青年夫妇常常难以兼顾对老人的赡养与对子女的抚养.对于逐渐增加的独居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问题就更为突出.目前,完全需要由社会供养和照料的老年人约有200万,预计到2040年将超过1千万.所以我们不仅要给予老人经济上的赡养,而且还要有精神上的慰藉,要格外给予他们安慰,体贴,照料,尊重和帮助.
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人口问题
在中国大陆,人口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侧重点并不相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人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要问题的地位与性质.
一,人口及人口问题含义
1,古代汉语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人口"原本指一定范围内人的数目,后来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内居住的人的总称.
2,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51)"规定"即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等,"关系"则是指人口的社会属性.
3,人口的含义: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素质和结构的人的总称,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4,人口问题的含义: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就是说,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协调与否,适应与否的问题,直接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二,人口问题的表现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问题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结构失衡等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类产生以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一直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简单再生产状态.
产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才给人口增长以巨大的推动力.从此以后,世界人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速发展状态.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国家走出一条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零增长率乃至负增长率的发展之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独立,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医疗水平的发达,人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速发展之路.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可达94亿,2100年可达104亿,21世纪世界人口将净增40多亿.中国更是如此,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2.9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面对如此庞大的数目,人们终于在慨叹"人多力量大"的同时担心着为获取"这种力量"本身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
第二,人口质量也叫人口素质.借用计算机语言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通常指人的身体素质,软件指广义的文化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曾预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如物种的进化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换句话说,就是高素质的人群将兴旺发达,低素质的人群将逐渐缩减或被淘汰.然而,当代人口的发展却出现了与上述预言相反的趋势:在人口素质整体提高情况下,高素质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有所缩小,低素质人口所占比例却不断增大.这种如周孝正,穆光宗等人所言的"人口素质的逆淘汰"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
从整个世界来看,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呈负增长趋势,发展中国家人口激增趋势却未得到抑制;从单个国家来看,不发达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高学历人群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低学历人群人口增长速度.这种"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现象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三,人口结构是人口构成又一要素,它反映的是总人口中的质量,数量比例关系,包括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等等.其中主要的是性别比和年龄比.在没有掺入人为因素的条件下,性别比呈现较为平衡状态,但是人为因素的介入破坏了这种平衡,造成所谓的性别比失调.如果性别比超过一定限度,加上人口不断增长,性别比例的失调最终上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人口年龄比例失衡往往也容易导致人口老龄化.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当前,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汹涌而至,"银色浪潮"滚滚而来,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等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为此,联合国把1994年称之为"国际家庭年",把1999年称之为"老年人口年",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以期建立一个"不分大小,人人共享的社会",其他国家也采取有力措施,试图解决老年人口问题.可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远未真正解决.
三,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1999年底我们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之中,由于经济普遍的不发达,地区差异明显,在中国,既有部分"先富后老","边富边老"地区,也有广大"未富先老","先老还穷"地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口问题任重而道远.因此,人口问题对社会稳定影响巨大.具体来说,当代中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中国资源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国家用语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9)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总结这九个方面的人口问题,我们可以将它归纳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1,从数量角度看,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对于整个世界的生存与发展已经从原来的动力之源变成了20世纪尤其"二战"以来的现实压力.
第一,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以中国水资源为例,由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全国目前近300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100多个,而地下水开采过度,水量不足和水质污染又无一不与人口的急剧增长有关.
第二,从社会生活自身角度分析,人口压力体现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差距.庞大的人口数量所产生的巨大社会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许多国家发展历程说明:一个国家跨越温饱阶段后,随着人均收入继续增长,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将迅速扩张,而一定时期社会总供给增长则相对不足.这样,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就难以达到平衡从而产生尖锐矛盾并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事件.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住房难,乘车难,行车难,就业难等现象主要就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出现的矛盾所致.由于人口增长而导致的供给不足并影响社会稳定成为中国长期的社会稳定问题.
第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口压力突出表现在对经济总量占有上.在经济总量不变情况下,人口增减与人均占有量呈逆向运动,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将会下降;而人口减少,人均占有则会有所上升.中国目前GNP总量居于世界前列,而人均GNP列世界第90位左右,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全国每年大约有1/4的新增国民收入被新增人口消费掉.
综上所述,人口压力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假设,它最终会具体化为生态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生态压力会导致过渡的开荒,耕作,捕捞,放牧,使环境遭到不可补救的破坏.经济压力则带来低产低效,失业,通货膨胀等等恶果.社会压力进一步加重饥饿,贫困,社会保障缺失,教育滞后,道德滑坡和管理混乱等.这一系列压力最后会汇集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引起人们对社会的极度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2,从人口质量角度来看,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质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也就更为直接.人口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它所构成的集体以及它所创造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实践表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与人口素质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人才相对也比较集中.以中国为例,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陲逐步下降,与此相适应,经济发展速度也是从东至西呈现逐渐下降之势,每百名人口中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再如日本,这是一个自然资源异常贫乏的国家,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7倍,为了生存和发展,在过去几个世纪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成功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努力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把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把人口压力变为经济活力.所以,相比较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后者的作用更大一些.
3,从人口结构角度看,人口的性别比,年龄比失衡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就中国而言,由于中国是一个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养儿防老,传种接代"以及"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目前逐渐显露出性别比例失调问题,长此以往将造成社会不稳定.
2005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119.92,与正常值106相比有严重的偏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不仅农业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非农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也呈升高趋势.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重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这是产生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情结.而性别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
年龄比失调,即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人口老龄化除了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还加重了社会负担.这不仅影响在职职工生产积极性,还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尤其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进入老年社会,势必加剧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需求之间矛盾,强化民众对社会不满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又一诱发因素.总体上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亿,中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2004年,中国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但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11亿,占到总人口的29%,它将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的人口总和.解决好中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来势猛.老龄化可能是由于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能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第三,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中国是未富先老.中国在20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856美元,属于刚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由1949年的6.1变为2002年的1.8,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婴儿出生率甚至已经降到了1.0;而人口预期寿命则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70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低收入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第四,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从乡下涌到城市,农村老人因此经常无人照护,因此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
第五,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学中认定,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过去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说"活到70不稀奇".中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机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人口老龄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
第二,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二者此消彼长.一般来说,未成年人口无力储蓄,老年人口减少投资并开始动用储蓄,人口老龄化会使人口从劳动状态转移到退休状态,使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都成为单纯消费人口,成为劳动力人口提供税收的享受者,这样无疑形成税基缩小,税收减少,储蓄率下降,投资率比例降低,单纯消费增加.当然从近期看,消费增长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从长期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后劲,必须继续扩大积累,持续增加投资.
第三,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养老保险基金源于人们的工薪收入,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富匮与否,决定了基金筹集的可能规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发展,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7年12年间,中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从327亿元增加到3043亿元,增长近10倍,其中用于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各种费用从149亿元增加到2068亿元,增长了12倍以上,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近几年来,由于完成"两个确保"的任务,全国各地区普遍调整了财政预算结构,为确保"两金"发放,实行财政兜底,使各地的财政负担十分沉重.
中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一是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二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三是以个人储蓄为主的自身养老.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需求和意愿必将进一步扩张和强烈.事实上,年轻的一代也已缺乏为长辈提供各种养老资源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老年人口超速增长,又进一步表明社会养老负担的日益加重和基金积累难度更为加大,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产生强列的掣肘作用和后续影响.
第四,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日益增多,三世健在的家庭比例很大,加上中国厉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代际人口结构呈"四二一"和"四二二"型.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急需社会养老功能极大发挥,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据从中国老龄人协会和劳动保障部获得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65岁的老人中,有64%与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这一比例在农村显得更高;而在老年妇女中,65岁至79岁的有67%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相比之下,80岁以上的则有80%与自己的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他们对自己后代的经济依赖也更强.
第五,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绝对数量大,社会供养矛盾突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绝大多数享有退休金,但其经济收入受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物价等因素影响较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则主要依赖家庭成员资助生活养老,其生活水平不仅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且受子女实际供养能力的制约.老年人尤其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还难以满足.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调整过程中,老年人贫困风险增大.
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左右的农村老人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老年人口的储蓄水平低于全国人均储蓄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演变,核心家庭比例上升,世代同堂比例下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中国尚有500万贫困老年人口,他们有的处于老少边穷地区,有的身为孤寡,有的染病在身,有的身患残疾.在人生的晚年仍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和病痛的折磨,他们成为社会最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和脆弱群体.
第六,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中国的老龄工作刚刚起步,基层服务网络薄弱,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老龄工作资源不足.城乡社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少,服务水平低,服务对象覆盖面窄,老年人的参与率和收益率不高,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都将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
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生活不能自理人数增加,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但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的中青年夫妇常常难以兼顾对老人的赡养与对子女的抚养.对于逐渐增加的独居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问题就更为突出.目前,完全需要由社会供养和照料的老年人约有200万,预计到2040年将超过1千万.所以我们不仅要给予老人经济上的赡养,而且还要有精神上的慰藉,要格外给予他们安慰,体贴,照料,尊重和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2.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7-06-14
展开全部
现在很多公司都这个规矩:
每月20几号结帐,下一个月10左右发工资,这样,公司一年只会发给员工11个月的工资!黑心老板!!!!
每月20几号结帐,下一个月10左右发工资,这样,公司一年只会发给员工11个月的工资!黑心老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