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从汉到元政治工作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两汉时期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
(1)背景: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中期的藩镇割据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依据课文略述,指导学生看地图册P6唐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
3、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4、 军、政、财三权收归中央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作用: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设置: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3)作用: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 汉武帝削弱相权
2、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和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实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
③作用: a、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b、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
c、它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3、宋代皇权加强的措施
(1)措施: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作用: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4、元朝的中书省(依据课文略述)
元朝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小结: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本目第一段)。
1、汉朝的察举制
(1)涵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2)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3)选拔的主要途径:举荐孝、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1)涵义: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选拔标准:门第声望。
(3)弊端:世家大族子弟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科举制的发展。
(1)涵义: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2)发展演变: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意义:
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社会发展:
从废除宰相到设立内阁,建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封建社会晚期,衰落时期。
(二)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⑴根上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⑵明太祖认为元朝的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⑶废除行中书省后,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P16历史纵横)
⑷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是其借口。
2、目的:为了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
(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4、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阅读P16资料回放)
过渡:明太祖废丞相制,职分六部,隶属皇帝。使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宰相”之“宰”有主宰之意,“相”意指辅佐,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但权力过大会威胁君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如今“废宰相,权分六部”,则可防止皇权旁落,加强君主权力,这是君相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和必然产物。但如此一来,还有谁帮助皇帝日理万机呢?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不可无辅臣
(2)创立与发展
3. 特点:P17最后一段
(3)特点:
(1)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专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权利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三)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1)原因(必然性):
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2)总趋势
①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②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与封建制度的产生同步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②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④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①积极作用:
a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c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d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②消极作用:
a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b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c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原因、总趋势、特点和作用
一、从汉到元政治工作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两汉时期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
(1)背景: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中期的藩镇割据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依据课文略述,指导学生看地图册P6唐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
3、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4、 军、政、财三权收归中央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作用: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设置: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3)作用: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 汉武帝削弱相权
2、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和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实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
③作用: a、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b、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
c、它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3、宋代皇权加强的措施
(1)措施: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作用: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4、元朝的中书省(依据课文略述)
元朝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小结: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本目第一段)。
1、汉朝的察举制
(1)涵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2)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3)选拔的主要途径:举荐孝、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1)涵义: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选拔标准:门第声望。
(3)弊端:世家大族子弟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科举制的发展。
(1)涵义: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2)发展演变: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意义:
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社会发展:
从废除宰相到设立内阁,建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封建社会晚期,衰落时期。
(二)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⑴根上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⑵明太祖认为元朝的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⑶废除行中书省后,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P16历史纵横)
⑷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是其借口。
2、目的:为了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
(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4、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阅读P16资料回放)
过渡:明太祖废丞相制,职分六部,隶属皇帝。使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宰相”之“宰”有主宰之意,“相”意指辅佐,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但权力过大会威胁君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如今“废宰相,权分六部”,则可防止皇权旁落,加强君主权力,这是君相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和必然产物。但如此一来,还有谁帮助皇帝日理万机呢?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不可无辅臣
(2)创立与发展
3. 特点:P17最后一段
(3)特点:
(1)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专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权利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三)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1)原因(必然性):
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2)总趋势
①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②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与封建制度的产生同步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②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④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①积极作用:
a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c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d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②消极作用:
a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b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c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原因、总趋势、特点和作用
展开全部
推荐阅读《中国政治制度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追问
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要详细(内容+朝代)
不好意思,不是我想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论述题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