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翻检史书,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社会中,政治最为开明的是宋代。作为读书人,生在宋朝是幸福的。你不仅可以漫步在清明上河图中,吟诵苏轼、欧阳修、李清照等人的不朽篇章,你还可以上书言事,议论朝政,不必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
不论南宋小朝廷多么积弱,不论士大夫们如何狂狷,却少有士大夫因言获罪惨遭杀戮的例证。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强调优礼士大夫,官员受到的最重的处罚,不过是流放海南岛。北宋末年,陈公辅上奏说:“汉法,大臣有罪,皆弃市夷族。本朝祖宗恩德之厚,未尝杀戮大臣,然窜逐岭表固有之矣。”(在汉朝,大臣一人有罪,满门抄斩。本朝祖宗恩泽极厚,未尝杀戮大臣,最多就是将其窜逐岭南罢了。)据说这与宋太祖赵匡胤的秘密誓约有关。
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称帝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立了一块石碑,用销金黄幔将它遮盖起来,门钥封闭甚严。此后每代新皇帝登基,照例由一个不识字的宦官用钥匙将夹室的门打开,新皇帝进去,焚香,揭开销金黄幔,默读碑上文字,然后离开,关门,直到下一代皇帝再来履行这番手续。碑上的文字有三段——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引自《北京日报》)在迷信观念极重的古代,第三条当然是极重的毒誓。到了北宋末年,金军攻破开封,太庙门洞皆开,秘密就此公开。
古代的专制政治当然是残酷的,且不说平民布衣,就是大臣,也动辄遭杀身之祸。宋人谢逸在《读阮籍传》中说:“魏晋之交,王室不竞,强臣跋扈,杀戮大臣,如刲羊刺豕,无所顾惮。一时名士,朝不谋夕,如寝处乎颓垣败屋之下,岌岌然将恐压焉。”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又何尝不是“杀戮大臣,如刲羊刺豕”。太祖的誓约,在北宋历代执行得相当严格。在北宋后期的激烈党争中,大批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官员被流放岭南,变法派章惇、蔡卞确实想将他们定为“大逆不道之谋”,置他们于死地。但宋哲宗说:“这些人已经远谪岭南,朕要遵守祖宗的誓约,不能将他们杀掉。”自宋以后的金、元、明、清,皇帝的专制淫威不断强化,动辄迫害和诛戮臣子。燕王朱棣对不肯写诏书的方孝孺灭九族还不算,甚至把他的老师一家也算上,株连十族。
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敢于直言是极其不易的。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是出名的,但这只属个人的政风,并未立下什么制度性的死规矩。宋太祖立下秘密誓约,证明这个开国皇帝确有政治远见,其誓约不仅是保证言路畅通和监察权实施的重大措施,也体现了专制时代难能可贵的宽容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这与我印象当中赵匡胤那黄袍加身的赳赳武夫形象有着极大的反差,也一改我对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原有理解。想当年赵匡胤作为周世宗麾下的一员大将,没有完成辅佐幼主的使命,反倒是自己黄袍加身,想必是心有愧疚的。因此立下誓约,厚待柴氏宗族,更兼优待士人和上书言事之人。由此看来,不管赵匡胤怎么得国不正,我们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历史上难得的仁厚之主。
西语云: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中国,赵匡胤是专制者中执行的最好的。
不论南宋小朝廷多么积弱,不论士大夫们如何狂狷,却少有士大夫因言获罪惨遭杀戮的例证。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强调优礼士大夫,官员受到的最重的处罚,不过是流放海南岛。北宋末年,陈公辅上奏说:“汉法,大臣有罪,皆弃市夷族。本朝祖宗恩德之厚,未尝杀戮大臣,然窜逐岭表固有之矣。”(在汉朝,大臣一人有罪,满门抄斩。本朝祖宗恩泽极厚,未尝杀戮大臣,最多就是将其窜逐岭南罢了。)据说这与宋太祖赵匡胤的秘密誓约有关。
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称帝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立了一块石碑,用销金黄幔将它遮盖起来,门钥封闭甚严。此后每代新皇帝登基,照例由一个不识字的宦官用钥匙将夹室的门打开,新皇帝进去,焚香,揭开销金黄幔,默读碑上文字,然后离开,关门,直到下一代皇帝再来履行这番手续。碑上的文字有三段——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引自《北京日报》)在迷信观念极重的古代,第三条当然是极重的毒誓。到了北宋末年,金军攻破开封,太庙门洞皆开,秘密就此公开。
古代的专制政治当然是残酷的,且不说平民布衣,就是大臣,也动辄遭杀身之祸。宋人谢逸在《读阮籍传》中说:“魏晋之交,王室不竞,强臣跋扈,杀戮大臣,如刲羊刺豕,无所顾惮。一时名士,朝不谋夕,如寝处乎颓垣败屋之下,岌岌然将恐压焉。”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又何尝不是“杀戮大臣,如刲羊刺豕”。太祖的誓约,在北宋历代执行得相当严格。在北宋后期的激烈党争中,大批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官员被流放岭南,变法派章惇、蔡卞确实想将他们定为“大逆不道之谋”,置他们于死地。但宋哲宗说:“这些人已经远谪岭南,朕要遵守祖宗的誓约,不能将他们杀掉。”自宋以后的金、元、明、清,皇帝的专制淫威不断强化,动辄迫害和诛戮臣子。燕王朱棣对不肯写诏书的方孝孺灭九族还不算,甚至把他的老师一家也算上,株连十族。
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敢于直言是极其不易的。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是出名的,但这只属个人的政风,并未立下什么制度性的死规矩。宋太祖立下秘密誓约,证明这个开国皇帝确有政治远见,其誓约不仅是保证言路畅通和监察权实施的重大措施,也体现了专制时代难能可贵的宽容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这与我印象当中赵匡胤那黄袍加身的赳赳武夫形象有着极大的反差,也一改我对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原有理解。想当年赵匡胤作为周世宗麾下的一员大将,没有完成辅佐幼主的使命,反倒是自己黄袍加身,想必是心有愧疚的。因此立下誓约,厚待柴氏宗族,更兼优待士人和上书言事之人。由此看来,不管赵匡胤怎么得国不正,我们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历史上难得的仁厚之主。
西语云: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中国,赵匡胤是专制者中执行的最好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