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有哪些?
展开全部
文言词于作为名词的用法
(1)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2)草名。
(3)古音wū,如"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九歌·山鬼》)。
(4)姓。如明代有于谦。("于"不同于"於"姓)。
文言词于作为动词的用法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去、往: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文选·曹植·责躬诗:「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3)取: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好像:《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文言词于作为助词的用法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无义。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译: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展开全部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
(2)皆朝于齐。(同上,译为“到”)
(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译为“被”)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于”)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与作状语后置在句子结构上非常相似,所以,人们一般与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译为“从这时”作状语)
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译为“在这职业上”作补语)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
(2)皆朝于齐。(同上,译为“到”)
(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译为“被”)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于”)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与作状语后置在句子结构上非常相似,所以,人们一般与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译为“从这时”作状语)
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译为“在这职业上”作补语)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查词典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