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至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穷困调南和尉,有惠政,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爱陆浑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簟瓢而已。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守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有好名声。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等到侄子能吃饭了才停止喂养。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快步行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身,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如果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后来)竹筐里带着绢一匹,赶着一辆柴车离任。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
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练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忍去左右 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①许之矣,不可负约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①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②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①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9.下列各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德秀不及亲在而娶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河内人其涂炭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德秀具有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母亲在世时,竭尽了做儿子的责任,母亲去世后,严格按照习俗守孝;自己不愿结婚,但勇敢地担当起了养育晚辈的重任。
B、元德秀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不仅为官具有受人称道的良好素质,而且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很有才华,能够弹奏乐曲,创作歌曲,撰写辞赋。
C、选文中重点记叙了“盗尸虎还,举县嗟叹”这个故事,记叙“举县嗟叹”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赞扬元德秀具有有令必行,说话算数的高尚品格。
D、选文除了对元德秀进行了多角度的正面描写外,还通过他人的称颂和赞扬对元德秀进行了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虎暴,盗请格虎自 会:正碰上B.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尸:尸体C.盗请格虎自赎 格:击、打D.作《蹇士赋》以自况 自况:以(某人、某事)自比 12、下列句中词语的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而: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B、其:庀其葬 其皆出于此乎C、乃: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既:既长,将为娶 肴核既尽13、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元德秀清贫廉洁的一项是 (1)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2)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
(3)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 (4)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酣饫
(5)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6)人情所耽溺、喜爱者,大夫无之
A.(1)(2)(3) B.(4)(5)(6) C.(3)(5)(6) D.(1)(2)(4)
14、下边对文章的分析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年幼丧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去世,服孝期间,他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服孝期满,为生活所迫,便出任南和尉。 B.元德秀崇尚独身主义,终生未娶。他侄儿不幸成为孤儿,他便视之如亲生之子,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将侄儿抚养成人。 C.元德秀乐于助人,自己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他这种安于清贫、淡泊名利的品格得到时人的称赞,受到堂弟的推崇。
D.元德秀喜爱佳山秀水,喜爱饮酒弹琴,并且擅长文辞,曾经作有一赋以自况。他这方面的意趣颇有晋人陶渊明的遗风。
答案
8、D(以……为耻;A离开,相距;B背弃,依仗;C全,举起)
9、C(恐怕;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连词“即使”,副词“就”;D连词“来”,连词“因为”)
10、C(目的是赞扬元德秀为了替百姓根除虎患,敢于承当牵连判罪的风险)
11.(1)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恐怕你要受到牵累吧 ?
(2)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 。
(3)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 11
13.C(第1、2两句表示元德秀遵守孝道,第4句表现元德秀嗜酒,排除1、2、4。)
14.B(元德秀“不肯婚”是因“不及亲在而娶”,并非是“崇尚独身主义”。)
.B(尸:名词作动词,杀死) 12. D(既:已经)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爱陆浑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簟瓢而已。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守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有好名声。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等到侄子能吃饭了才停止喂养。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快步行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身,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如果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后来)竹筐里带着绢一匹,赶着一辆柴车离任。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
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练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忍去左右 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①许之矣,不可负约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①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②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①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9.下列各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德秀不及亲在而娶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河内人其涂炭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德秀具有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母亲在世时,竭尽了做儿子的责任,母亲去世后,严格按照习俗守孝;自己不愿结婚,但勇敢地担当起了养育晚辈的重任。
B、元德秀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不仅为官具有受人称道的良好素质,而且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很有才华,能够弹奏乐曲,创作歌曲,撰写辞赋。
C、选文中重点记叙了“盗尸虎还,举县嗟叹”这个故事,记叙“举县嗟叹”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赞扬元德秀具有有令必行,说话算数的高尚品格。
D、选文除了对元德秀进行了多角度的正面描写外,还通过他人的称颂和赞扬对元德秀进行了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虎暴,盗请格虎自 会:正碰上B.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尸:尸体C.盗请格虎自赎 格:击、打D.作《蹇士赋》以自况 自况:以(某人、某事)自比 12、下列句中词语的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而: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B、其:庀其葬 其皆出于此乎C、乃: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既:既长,将为娶 肴核既尽13、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元德秀清贫廉洁的一项是 (1)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2)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
(3)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 (4)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酣饫
(5)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6)人情所耽溺、喜爱者,大夫无之
A.(1)(2)(3) B.(4)(5)(6) C.(3)(5)(6) D.(1)(2)(4)
14、下边对文章的分析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年幼丧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去世,服孝期间,他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服孝期满,为生活所迫,便出任南和尉。 B.元德秀崇尚独身主义,终生未娶。他侄儿不幸成为孤儿,他便视之如亲生之子,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将侄儿抚养成人。 C.元德秀乐于助人,自己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他这种安于清贫、淡泊名利的品格得到时人的称赞,受到堂弟的推崇。
D.元德秀喜爱佳山秀水,喜爱饮酒弹琴,并且擅长文辞,曾经作有一赋以自况。他这方面的意趣颇有晋人陶渊明的遗风。
答案
8、D(以……为耻;A离开,相距;B背弃,依仗;C全,举起)
9、C(恐怕;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连词“即使”,副词“就”;D连词“来”,连词“因为”)
10、C(目的是赞扬元德秀为了替百姓根除虎患,敢于承当牵连判罪的风险)
11.(1)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恐怕你要受到牵累吧 ?
(2)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 。
(3)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 11
13.C(第1、2两句表示元德秀遵守孝道,第4句表现元德秀嗜酒,排除1、2、4。)
14.B(元德秀“不肯婚”是因“不及亲在而娶”,并非是“崇尚独身主义”。)
.B(尸:名词作动词,杀死) 12. D(既:已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