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位的时候为什么不称帝呢

 我来答
予意在山水
推荐于2017-10-07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16万
展开全部
曹操最终没有当上皇帝,从当时情况分析,起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其一:“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王莽篡汉失败的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曹操。

西汉末年,“国统三绝”,刘氏血脉接续不上。“天意”似乎要“汉祚”终结。当时的王莽,不但才能出众,似乎人品也极佳。在他大权独揽的时候,仍然谦虚谨慎,每当有旱灾自己便吃素。他的妻子平常穿着粗布裙子,大臣到他的家里都以为是奴仆。尽管如此,王莽篡汉不久便天下大乱。除了王莽务虚名不求实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认为天下仍然是刘姓的天下,刘氏“将再受命”。当时赤眉军甚至将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立为皇帝。后来刘秀取得天下,刘氏“再受命”的说法一直起着很大作用。

东汉末年,刘氏政权再次受到内忧外患的困扰,但有没有“真命天子”可以取代刘家仍然是个大问号。秦始皇和刘邦都不是别人直接禅位给他,而是经过长期混战,消灭群雄之后才登上至尊之位的。况且刘氏宗属中手握重兵者有之,如刘表;雄才大略者有之,如刘备。曹操是不能不顾虑的。于是一代奸雄曹操一开始就选择了“挟天子心令诸侯”这一策略。建安二十四,也就是曹操死去的前一年,孙权上书称臣,并劝曹操称帝。曹操拿着孙权的书信,对大家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猜疑了一生的曹操直到最后,对皇帝的“名份”依然顾虑重重。

原因之二: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当时群雄四起的局面迫使曹操不敢弃汉自立。

董卓之乱后,宗室之中最有名望的是幽洲牧刘虞,前太山太守张举称“天子”,刘虞很将他赶跑了。刘虞行事低调,天性节约,宽政爱民,远近归心。当时的冀洲剌史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以及中原地区的将领们都想拥立他当皇帝,刘虞严辞拒绝。韩馥等又请他“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实际上就是另立全国的权力中心。结果刘虞不但不听,连使者也给杀了。但刘虞在打仗方面不在行,后来和公孙瓒交恶,公孙瓒诬告他曾经和袁绍绍密谋称尊号,结果神虞被掳去,绑在蓟洲的集市上。公孙赞向天祷告说,如果刘虞是真命天子,天就应该下雨来救他,否则就杀他。当时天正大旱,骄阳似火,哪里有雨呢?结果刘虞被杀了。

后来袁术从孙坚那里抢到传国玉玺,又贪迷于谶书的文字,玩起称帝的把戏,很快招来天下一片骂声。连吕布也瞧不起他,他为儿子求聘吕布的女儿,吕布将使者押送给在许都的汉献帝。袁术临死前给哥哥袁绍写信,要把皇帝让给袁绍,袁绍没有贸然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阴然其计”。董卓死后,汉献帝被李傕、郭汜几个草头将军逼迫。当时有人劝袁绍迎取天子,赢得主动,也有人说请来天子反而受牵制,袁绍又想到在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时提过反对意见,心里狐疑不定,最终被曹操抢了先。

在曹操迎取汉献帝定都许昌时,自己的势力还很弱小。天下不仅有袁绍、袁术、吕布、马腾等强大的势力,还有刘表、刘璋、刘备等刘氏宗属。曹操手里只有汉献帝一个王牌,这个皇帝还是董卓立的,汉献帝一旦死去,袁绍等人马上就可以另立一个刘姓皇帝,而刘表等人甚至可以自立为帝,那个时候曹操怎么可能废汉自立呢。

原因之三,“当皇帝不如当丞相”,当丞相可以“挟制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舍不得放弃汉献帝这张王牌。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曹操有了汉献帝主张王牌,不仅使曹操的军队成了天子之师,可以举起大棒,责诸侯之“苞茅不贡”。而且有了向天下诸侯“封官许愿”的独特权力,送以胡萝卜。曹操挟汉帝定都许昌时,最害怕兵精粮足的袁绍,于是曹操借天子之名封袁绍为太尉,后又转封大将军。这给袁绍出了一个难题,如果接受封号等于变相承认了许都政权,也就承认了曹操的地位。如果不接受封号,曹操就分封他人,自己反而落后。袁绍最终接受了封号,于是曹操派出的使者交错于路,玩诸侯于股掌之中。刘备的左将军,孙权的骠骑将军也都是曹操上表汉帝后分封的。曹操的这一特权诸侯当然不服气,有时也会向汉帝上表讨封,但远没有曹操来得便当。曹操当上魏王后,刘备自然想称王,但曹操的魏王是汉帝封的,刘备无法,只能向汉帝写申请的奏折,然后才称王。至于自命难保的汉献帝是否能看到这奏折,是否会批准这奏折,都无关紧要,但刘备仍然要走这个形式,曹操的政治优势于此亦可见一斑。

在剿灭群雄的战斗中,曹操始终打着“匡扶汉室”旗号。但对曹操的真实想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司空军祭酒董昭是最懂曹操心思的人,建安十七年他建议封曹操魏公,加九锡。而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却认为:曹操兴义兵、匡汉室,应该“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不宜如此”(《三国志荀彧传》)。曹操当然不高兴,几次冷落他,荀彧“竞以忧死”。另有记载说曹操赐给他食物,打开盒子却是空的,于是饮药而卒。第二年,曹操就被封为魏公。后来也是在这个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当上魏王。
令川公子
2011-08-10 · TA获得超过2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7万
展开全部
原因比较复杂,个人分析
1.曹公是一个“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他要的是实在的东西,当时他身为东汉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位极人臣,而且远不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架空了东汉献帝,整个天下名正言顺都可以说是他的,称帝,有必要吗?他不称帝,刘备、孙权都是他的下属(东汉末年恢复丞相制,丞相位居第一,大将军次之),如果他称帝,刘备和孙权也都跟着称帝,坏名声还要孟德公自己来背,这个没意义,于是乎当孙权怂恿他称帝的时候他说“是儿欲踞孤于火上邪!”
2.不吉利,曹操是个信命的人,不然当初不会抓着许子将给自己评价“清平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了。当然那个时候大概没有谁不信命,代汉自立的事儿做的他不是第一个(如果做),估计也不是最后一个,但是看看之前的董卓(废帝重立)袁术(伪帝自立)云云,可谓当世之鉴,不能不怕,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曹操不会自立的
3.所谓忠心于汉,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同意,但是区区却以为也是原因之一,犹记得乱世之初,曹公与关东联盟里边,看着袁绍等人整日歌舞,痛而作《蒿里行》等诗,他可谓是出身于基层(虽说他们家有钱吧……),一开始也是一个忠心为国的热血青年,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汉献帝对他却是感恩戴德,即使后来,虽说曹公已经是功高震主,魏公魏王,但是他始终没有去迈出那一步,甚至杀了皇后,那都可以理解为他在震慑和恐吓皇帝,为的是抓住自己手里的权利,不然,估计冢中枯骨明日黄花之类的,就是尸骨未寒的丞相大人了。
4.说一下所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这个其实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以为他只是说自己没有代汉自立之心,陈述了一下客观事实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不代汉自立,至于是不是让曹丕当周武王,嘿嘿,那就不是孟德公的问题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南90
2011-08-10 · TA获得超过107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7万
展开全部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这是曹操在回答其臣下劝他称帝的时候说的话。
一方面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而且他已经大权在握,帝王只是虚名一个。
另一方面皇帝其实是个挡箭牌,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初期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在各方都把皇帝当做一个包袱的时候,曹操主动把这个包袱接了过来。他知道汉祚已尽,但还是不愿意让作为汉臣的自己来推翻,供奉皇帝远比自己当皇帝要有利得多。
曹操掌权以来不断有汉朝以往的旧臣起来反抗,这说明大家心里还是承认汉朝的,如果一旦有人推翻它,难保他们不会窝里反,群众也会起来反对的。有这方面的顾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hjwyw
2011-08-10 · TA获得超过3.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93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1295万
展开全部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曹操为了能名正言顺的攻打别的诸侯,所以他利用了自己兵强马壮,把汉献帝刘协劫道许昌。把许昌定为东汉的临时首都。汉献帝不敢抗命。只能对曹操言听计从,每当曹操要去打哪个诸侯是,他就会让汉献帝颁发稿文。所以他自己成为师出有名。这就是挟天子以立诸侯
如果当时称帝,那就是天下公敌了。当初陈胜吴广为什么败了?就是因为自立为王。项羽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天下响应,因为他找到并立了楚怀王;后来为什么兵败身亡,其中就有一个原因是废了毒杀楚怀王,自己称帝。
古人对名正言顺之‘名’看的可是很重的。后来天下三分的形式已经定了。不能一下子抓在手了,曹丕才称帝,果然,刘备和孙权也相继称帝了。如果当时曹操称帝,那他早就玩完了。不管多么兵强马壮,给士兵背上一个‘叛逆’的罪名,那个士兵都不会给他卖命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知是一回事,但是司马昭就是不表现出来,所以,有的时候,话不能说的太明,但是大家又都知道什么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8-10
展开全部
当时虽然汉室衰微,但仍是正统,曹操若是称帝,就是篡位,以致民心背离,落个遗臭万年的名声.孙权曾劝他称帝,但他哈哈大笑说"他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意思和往火坑里推一样,可见曹操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另外他位居丞相,已大权独揽,已是没有名号的皇帝了.曹操常自比齐桓公晋文公,想效仿这二人,以天子之名征讨天下军阀,达成天下一统。而且他也说过"要是非要让我当皇帝,我愿做个周文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