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困惑(心理问题)怎么解决?

我最近老是体会不到生活的激情,整天很无聊,感觉生活很没意义?怎么办?我想找到生活的快乐,我想热爱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到那种应有的激情,怎么去做?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一... 我最近老是体会不到生活的激情,整天很无聊,感觉生活很没意义?怎么办?我想找到生活的快乐,我想热爱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到那种应有的激情,怎么去做?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一名高中生,今年高考落榜,但落榜对我影响不大,因为我已经决定复习,最近在假期里,天天在家,不爱出门,我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现在在家又不想学习,所以整天闲这,还有就是(影响比较严重)看了一部青春偶像剧由于这种爱情片子很感人(我知道电视都不是真实的),所以弄的我更找不到自我了,生活的更迷茫,老是感觉自己是其中一员,不能自拔?可是电视剧都演完了,我还没忘掉那种感觉.
总之,那种感受我也说不清楚,曾经有过那种感觉并且能帮忙的请指点一下,先谢谢了!
我好象回到现实中来,我平时也常有些脱离实际的想法,如我老是想中500万的彩票,明知可能性太小,却老是想,想的很严重甚至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怎么才能做一个现实的人,怎么才能天天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怎么才能没有这些不该有的,无聊的烦恼?
急死我了,我快困顿死了,请高手帮帮忙,帮我想想办法,谢谢了!!
高分悬赏认真回答并且对我有帮助的人!!
补充一下:我性格方面很内向,不自信,而且常常自卑,一些事情老是怕自己做不好或者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好.我很不想这样子,可是我该怎么改变呢?
我人际交往能力也不是很好,平时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感觉没话说,常弄的很尴尬.
现在该学习,可是我又学不进去,我该怎么办?
展开
 我来答
qinghua3321
2007-07-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做一些想做的事让自己开心.
要知道缺点谁都是有,我并不比别人差,要相信自己.可以想象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你还能相信谁?谁还能相信你?
你现在还年轻虽然自认为明白很多事,的确,也比以前明白多了,但毕竟还不是真正了解社会,社会其实很大,很复杂,我们还在成长.成长中要有目标,但别把自己定位太高,一点点来,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保证每次都能取得点成绩.这样可以漫漫找到生活的快乐.不会让自己失望,也能帮自己建立起自信.
其实,生活中不缺少快乐,只是你缺少发现,不要一遇到事情就往坏处想,那样即使是好事也会令你不开心,凡是都要积极对待才能使你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别把别人当自己
别把自己当别人"
那样生活的才不会累,那样才能活出自我.
上边各位回答的也都各有道理,你要学会学习借鉴.
希望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好自己!
祝你开心!快乐!笑对人生!
百度网友d1b45b6
2007-07-12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3万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6.9亿
展开全部
如何消除烦恼

人在世界上烦恼的事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所以,我们要学道,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克服这些烦恼。一切烦恼的主要根源就是贪嗔痴,所谓“擒贼先擒王”,要破除烦恼,就得先讲求如何把贪嗔痴这三毒去掉。

王阳明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山里的土匪海盗容易捉,我们心上的贪嗔痴三种大病却不容易去除。在佛经里有两句话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别人,因此,可见戒就可以对治贪病。又譬如我们内心种种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们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纯正灵明,才能远离烦恼缠缚。再说到痴,就要用“智”来对治,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内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这叫做痴。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依着这方法,才可以灭除贪嗔痴等无明大病。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公园,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神态棚栩如生。一只猴子掩着眼睛,一只猴子撩着耳朵,一只猴子捣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着某些道理,什么道理?

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地向外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札勿听,非礼勿言,非札勿动。”就可以驱除我们内心被贪嗔痴所覆盖的烦恼结使。如此一来,行为就不至于出差错,烦恼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我的外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十七岁起就持斋念佛,我出家就是受她的影响。她为人非常慈祥,有三个儿子,可是我这三位舅父所生下的儿女,在我的记忆中大约都是三、四岁就死了。但是我的外祖母从来不为这些事情难过,难道说她没有感情吗?不疼爱孙子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她学佛,知道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业就有报,难过也奈何不得。孙子的生,只是因缘和合投胎到此家来;他的死,是业报的现前,还了他的感情债而已。人的寿命本来就长短不一,孩子就是现在不离开我们,将来仍然要离开的。如果孩子们有善因,自有他的福报,又何必为他烦恼呢?所以学佛的人,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就与一般人士不同,忧伤啼哭,对于死者也没有什么好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从此爱神
2007-07-12 · TA获得超过3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2万
展开全部
你大概是生活太乏味了,看见了自己喜欢、渴望,可是没有拥有的东西就很困惑,很想要,再加上落榜对你的潜意识影响,可能会导致你想要逃避现实,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要明白,现实就是现实是逃不掉的,在想象中找安慰的同时也要调整下自己的心态。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不同的人就会发现不同的快乐,要发现快乐就要想想你的兴趣,比如你很喜欢的事情,很想去的地方,很想拥有的东西……你都可以尝试。把想达到的生活当成人生的目标,然后朝它前进,像这样找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一边找一边攀登你也许会觉得有趣的。有什么不清楚你再问吧。我也给你补充以下:可以尝试一下镜子练习,就是每天照镜子的时候多注意自己的优点,然后要认真的看着镜子对自己说鼓励的话以提高自信力(不要以为这个没用,这个是心理暗示法)。想熔入集体,就要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判断哪些是和你有共同爱好的(可以就此为话题展开对话),哪些是值得交往的正直的(避免交到损友,如果是个明显的好人就可以跟他交往试试看增加自己交际的胆量),一般两个或两个人以上探讨的都是共同感兴趣的事,那就不会感觉没话说。学习嘛,你可以静下来,好好为自己以后的人生走向作个简单的规划,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想着这张蓝图,以它作为目标和动力,说白了,学习是需要动力的,如果不知道自己学了是干什么用、有什么用的就不容易很好的学下去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雪儿00302
2007-07-12 · TA获得超过1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你的心情我能体会,我也从你那个时期过来过。
你现在只不过是一青年时期一个懵懂的一个阶段而已,每个学生时代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理想主义者,心理都有着无限的遐想,不能说你不现实,电视情节不忘说明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心地善良,思想纯洁。
你说你现在的生活很无聊,主要原因是因为你无事可做,所以你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当一个人开始做一件事情并且很忙碌的时候就会认真想着你要做的事情,不会去想一些烦恼的事情,不是吗?就像高考前,一直处于张的学习状态,你就忘记一切,专心学习,甚至累得想休息,而现在突然轻松起来,无事可做的时候却给你增添的烦恼。所以说,你现在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碌起来,生活充实起来,那样你就不会现在这个样子了。比如去做社会实践, 我们公司上个月就来了个高中生来做暑假实习的,那个小男生看上去过得挺充实的,打工没什么不好的,让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一些,也可以给自己挣一些生活费。我希望你也去找一份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让自己的心充实起来,不再寂寞。祝你开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ouble3234
2007-07-13 · TA获得超过6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2万
展开全部
你的问题是青春期常见的自我认同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内在的自我,即自己认为或希望成为的样子。另一个是外在的自我,即社会中的、现实的、别人眼中的自我。
儿童时期的人是还没有社会化的人,这时人只接受内在自我。就像小孩子很喜欢想象,在床上抱个枕头都可以环游太空,一会儿变超人,一会儿又成了奥特曼。儿童不会关注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差异,决不会因为自己不是奥特曼而伤心难过。由于不存在外界参照物,儿童的生活其实也有点懵懂。
人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社会化。表现为追求自我认同,建立人格边界,对偶像追星的热情开始减少,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这时的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自我认同问题。即原本在以前建立的内在自我和在社交活动中发现的外在自我不相符。我们突然发现自己长得没有自己希望的那么帅,自己也没有自己希望的那么强大。当遭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人就会很困惑,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辅导就很容易通过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常见的各种形式的社交恐惧、性格突变、边缘化倾向等。
一般成人后就会使两个自我取得一个平衡,外在自我努力变得符合内在自我的要求一些,内在自己我会降低一些要求接受外在的自我。这样就基本完成了青春期的心理任务。
你渴望的激情式的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经历,它其实还是你的一个想象,一个你希望的生活,一个内在自我设定的存在。而现实是枯燥的,学业是枯燥的。所以难以取得认同的你开始回避现实,像个孩子一样生活在想象中。这都是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时期。
其实人的心理成长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高中时代似乎是一个不太适合去提供这样的环境的时期,高中时代最重要就是学习!高考!进入大学之后你会发现那里的环境会让人的心理成长有一个飞跃。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相信你可以调整好你的心态,更加忘我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