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主体思想。在当代教育中,以它为主线,引发了现代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并出现了很多有关的新教育理论,理念。如:生态教育理论,合作学习,多元智力理论…那么,我们怎样落实新课程?毫无疑问,能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所进行的新课程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所以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么要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意志、兴趣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关注。
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新课程标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具有意义。
(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着眼于目前,则会让学生情通理顺的自觉地进入学习、探究的专注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不仅是乐事,而且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把通过学习、探索当成实现其价值的手段。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学生欣然进入学习之境;如果着眼于长远,在新课程课堂上培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明确的价值观,会成为学生日后人生道路上的动力器、方向盘,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使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
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其价值实现是直接相连的,教师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当学生在新课程课堂上收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时,正是其进入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之时,而这种状况会带给教师极大的欣慰满足感。而且,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教育教学过程由师生间的智力交往过程转化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情感都是在至诚至纯的状态下的自然渗透、影响。这种特有的情感只有在新课程目标得到实现时才能体验到,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体验。
(三)使新课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的灵魂,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新课程更会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迷人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既然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开放、生成,让教学精彩起来
所谓开放主要是指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更关注课堂上所蕴含的教学资源。通过“敏锐的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促成教学的动态生成。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为达此目标,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的生成课堂教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导引。例如,在讲“生态教育学理论”时就可以首先设计一个能让学生“开放”的问题:所谓的生态教育学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充分的袒露其情感与态度,接着教师就可适时的创造“生成”的条件,问题:在生态教育学中有个“限制因子定律”,就你认为,你知道的“限制因子定律”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分组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就会“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二)合作、互动,让教学生动起来
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生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老师在讲授“合作学习”这节内容时,将我们分成组,然后给一张纸进行实践课,模仿“瞎子,瘸子”生活,进行合作交流,并写出心得。要求:求实,准确,心得有思想,有条理。这样的问题会有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实践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教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三)激趣、启思,让教学深刻起来
探究的兴趣是引起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兴趣驱使下的思维的活跃状态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佳状态。兴趣的引发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特定的情境内,教师的巧妙点拨、灵活引导,会使课堂教学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价值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启发与提升的过程中深刻起来。例如,在选修《地方文化研究》中老师讲授“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某地要举办一次主题“近代以来服饰变迁之旅”的服装展示活动,现组委会邀请同学们为各个阶段设计一段解说词,具体要求如下: 1、给每个阶段定一个主题,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阶段,小组成员每人设计一篇。 2、解说词主要内容包括这个阶段服饰的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所反映的地方习俗。教师可先动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讨论、争辩,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同时采取成果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与引导。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使思维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深刻起来。
(四)重置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起来
重置情景、角色扮演,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生活,学习情景,让他们在特定的学习,生活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把感觉充分营造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但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和演讲能力,是一劳多得的好方法。当学生自然产生情感倾向和价值观的取舍的时候,我们的新教学就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了,而学生的历史情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尊重学生、鼓励创新,让评价多元起来
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往往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新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新课程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生命价值的成长过程,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性得以逐渐展开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的评价就应更关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评价就更应多元起来。比如:鼓励学生不单讲:“你很棒!”批评学生不单讲:“你太不争气了!”…
总之,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不言自而喻的。但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意志、兴趣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关注。
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新课程标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具有意义。
(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着眼于目前,则会让学生情通理顺的自觉地进入学习、探究的专注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不仅是乐事,而且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把通过学习、探索当成实现其价值的手段。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学生欣然进入学习之境;如果着眼于长远,在新课程课堂上培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明确的价值观,会成为学生日后人生道路上的动力器、方向盘,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使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
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其价值实现是直接相连的,教师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当学生在新课程课堂上收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时,正是其进入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之时,而这种状况会带给教师极大的欣慰满足感。而且,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教育教学过程由师生间的智力交往过程转化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情感都是在至诚至纯的状态下的自然渗透、影响。这种特有的情感只有在新课程目标得到实现时才能体验到,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体验。
(三)使新课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的灵魂,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新课程更会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迷人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既然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开放、生成,让教学精彩起来
所谓开放主要是指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更关注课堂上所蕴含的教学资源。通过“敏锐的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促成教学的动态生成。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为达此目标,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的生成课堂教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导引。例如,在讲“生态教育学理论”时就可以首先设计一个能让学生“开放”的问题:所谓的生态教育学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充分的袒露其情感与态度,接着教师就可适时的创造“生成”的条件,问题:在生态教育学中有个“限制因子定律”,就你认为,你知道的“限制因子定律”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分组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就会“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二)合作、互动,让教学生动起来
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生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老师在讲授“合作学习”这节内容时,将我们分成组,然后给一张纸进行实践课,模仿“瞎子,瘸子”生活,进行合作交流,并写出心得。要求:求实,准确,心得有思想,有条理。这样的问题会有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实践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教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三)激趣、启思,让教学深刻起来
探究的兴趣是引起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兴趣驱使下的思维的活跃状态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佳状态。兴趣的引发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特定的情境内,教师的巧妙点拨、灵活引导,会使课堂教学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价值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启发与提升的过程中深刻起来。例如,在选修《地方文化研究》中老师讲授“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某地要举办一次主题“近代以来服饰变迁之旅”的服装展示活动,现组委会邀请同学们为各个阶段设计一段解说词,具体要求如下: 1、给每个阶段定一个主题,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阶段,小组成员每人设计一篇。 2、解说词主要内容包括这个阶段服饰的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所反映的地方习俗。教师可先动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讨论、争辩,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同时采取成果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与引导。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使思维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深刻起来。
(四)重置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起来
重置情景、角色扮演,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生活,学习情景,让他们在特定的学习,生活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把感觉充分营造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但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和演讲能力,是一劳多得的好方法。当学生自然产生情感倾向和价值观的取舍的时候,我们的新教学就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了,而学生的历史情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尊重学生、鼓励创新,让评价多元起来
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往往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新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新课程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生命价值的成长过程,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性得以逐渐展开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的评价就应更关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评价就更应多元起来。比如:鼓励学生不单讲:“你很棒!”批评学生不单讲:“你太不争气了!”…
总之,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不言自而喻的。但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展开全部
一、设计新颖别致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的导入创设了新颖别致的课堂情境,则能大大激发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地理知识充满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听过的一节优秀示范课《地球的圈层结构》,其引入是:“同学们知道天高地厚吗?到底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们今天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就知道了”,一下子就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由于我对区域地理的内容不是特别熟,教书十多年来只上过一年高二的进度课,尚不能很好地挖掘出较新颖的课堂导入,这方面我需要好好地学习。
二、创设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创设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高一、二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上课的模式,在我参加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回来以后,我比较重视这种模式的教学,但还不太完善,因此效果还不太显著。在茂名一中跟岗培训期间,我上了一节展示课和一节汇报课,课堂上我也是让学生探讨,然后得出结论,那些学生都配合得很好,回来后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适应,但我觉得他们有点不太习惯。即使如此,这种做法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并且注意不断地完善。只要上课的内容比较适合,我就会考虑用这种模式的。
三、让学生动手画图或操作实验,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听过了我忘记了,看过了我记住了,做过了我理解了”这是“动手做”的理念,布鲁纳曾说:“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规律时,对知识理解透彻,可以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最近我在上《世界地理》,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画出世界地图(简图),让他们自己注意各大洲的位置和轮廓,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效果还是不如让他们动手画一次。另外,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我把一些重要的气候类型在图中标出其位置,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气候类型名称,以此加深学习印象。
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地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素材,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合理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的人生态度、远大的奋斗目标等多个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成为教育现实。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的导入创设了新颖别致的课堂情境,则能大大激发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地理知识充满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听过的一节优秀示范课《地球的圈层结构》,其引入是:“同学们知道天高地厚吗?到底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们今天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就知道了”,一下子就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由于我对区域地理的内容不是特别熟,教书十多年来只上过一年高二的进度课,尚不能很好地挖掘出较新颖的课堂导入,这方面我需要好好地学习。
二、创设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创设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高一、二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上课的模式,在我参加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回来以后,我比较重视这种模式的教学,但还不太完善,因此效果还不太显著。在茂名一中跟岗培训期间,我上了一节展示课和一节汇报课,课堂上我也是让学生探讨,然后得出结论,那些学生都配合得很好,回来后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适应,但我觉得他们有点不太习惯。即使如此,这种做法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并且注意不断地完善。只要上课的内容比较适合,我就会考虑用这种模式的。
三、让学生动手画图或操作实验,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听过了我忘记了,看过了我记住了,做过了我理解了”这是“动手做”的理念,布鲁纳曾说:“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规律时,对知识理解透彻,可以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最近我在上《世界地理》,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画出世界地图(简图),让他们自己注意各大洲的位置和轮廓,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效果还是不如让他们动手画一次。另外,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我把一些重要的气候类型在图中标出其位置,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气候类型名称,以此加深学习印象。
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地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素材,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合理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的人生态度、远大的奋斗目标等多个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成为教育现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培养情绪情感:
1、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2、提高自我管理情绪情感的能力;
3、帮助学生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4、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社会情感;
5、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1、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2、提高自我管理情绪情感的能力;
3、帮助学生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4、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社会情感;
5、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