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大规模的海战是哪场?
莱特湾海战(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其中盟军舰队多达133万吨,日本海军则达73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沈,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10月21日澳大利亚所属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被重创,似乎显示特攻有些效果。从10月25日起,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对盟军舰艇进行自杀式攻击。
整个战争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9.9-1941.12) 德国投入的破坏交通线兵力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由商船改装的武装袭击舰等水面作战舰只,以及潜艇和航空兵。英国以海、空兵力进行保护交通线斗争,并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1940年6月德军侵占法国后,其潜艇从布雷斯特、洛里昂等法国港口进入大西洋,在西经25°-30°以西海域进行袭击;其远程轰炸机从挪威机场起飞,袭扰爱尔兰以北的大西洋航线。英国建立北爱尔兰基地,并以纽芬兰和西印度群岛的8个海空基地交换美国50艘退役驱逐舰,加强反潜护航作战。随着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和“俾斯麦号”等大型水面舰只先后被击沉,自1941年6月起,德国水面舰只的破交战日益降至次要地位,潜艇开始成为破交战的主要手段,形成破交战第一个高潮。为对付德国的破交战,英国在美国、加拿大支援下,对大西洋交通线进行全线护航。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勇敢号”航空母舰、“光荣号”航空母舰被击沉。
第二阶段:(1942.1-1943.5) 美国参战后,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作战范围扩大到大西洋西岸北美至巴西沿海海域(包括加勒比海),将数个潜艇群(每群编有潜艇4-5艘)部署在纽芬兰、新斯克舍、纽约、哈特勒斯角等地外海和加勒比海,袭击同盟国的商船队。美国加强护航制度,使德国潜艇的活动受到限制。德国为更有效地开展潜艇战,除部分潜艇留在加勒比海外,将大部分潜艇调往远离美海空基地的中大西洋。英国依托大西洋上的基地,组成7-8个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多艘战列舰、巡洋舰组成的搜索舰队;美国则组成多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战列舰、巡洋舰和潜艇在内的特遣舰队,分布在大西洋海域坚持开展保交战。1942年7月,英国和美国进一步加强护航制度,海军开始装备机载搜索雷达、磁探仪和新式声纳、深水炸弹等武器装备,航空兵的巡逻范围扩大到北起格陵兰、南至弗里敦的北大西洋广阔海域。在这一战区所有海空基地800海里半径以内海域活动的盟军作战舰艇,均可得到远程反潜巡逻机的支援与配合。德国潜艇群则部署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甚至进入印度洋活动。破坏交通线与保护交通线斗争异常激烈。1943年初再次出现潜艇战高潮。为适应大西洋战场形势,盟军投入更多的反潜航空母舰编队和远程反潜巡逻机,给德国潜艇以更为沉重的打击,迫使德国于1943年5月将剩余潜艇撤离大西洋。
第三阶段:(1943.6-1945.2) 德国为改变大西洋上的不利态势,加紧改装原有潜艇并研制新式潜艇和水中武器,并再次派遣潜艇群进入大西洋及印度洋。随着整个战争发生有利于盟军的转折和美国强大军工生产能力转入战时轨道,英美已能够抽调更多的海、空兵力投入大西洋作战,加强以护航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反潜体制,1944年,美国的航空母舰已发展到125艘,英国也达到40艘。盟军舰载和岸基反潜飞机迫使德国潜艇难以经比斯开湾航道进入大西洋。使猖獗一时的德国潜艇蒙受巨大损失。大西洋的制海制空权已基本为盟军所掌握。盟军对德国工业尤其是潜艇制造工业基地的轰炸,使德国的战争潜力受到严重破坏,损失的潜艇难以得到补充。最后,大西洋之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大西洋海战中,美英参战兵力计有:战斗舰艇约3000艘,飞机800余架。在大西洋海战中,盟国及中立国共损失商船2100万吨,平均每月损失37.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约1600万吨,占总损失吨位的76%。德国共投入潜艇1160艘,被击沉780艘,占投入潜艇总数的67.2%。
莱特湾大海战。
【战役背景】
1944年6月,马利亚纳群岛海战,美军从日本的绝对国防圈上拉开了一道口子。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9轰炸机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而随着战线的继续北进,如何选取一个有效的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成为了摆在美军高层当中的老大难。
麦克阿瑟的陆军认为应当攻占菲律宾,毕竟麦克阿瑟是从菲律宾逃走的,必然会一雪耻辱。而尼米兹的海军则认为攻占台湾等其他小岛屿逼近日本本土。最终,罗斯福总统倾向于陆军的意见,毕竟要切断日本本土通过南中国海到达东南亚的南方资源区,只要切断这条资源补给线,东南亚的煤炭、石油、橡胶、钢铁等战略物资将无法进入日本本土,日本本土将坐以待毙。
为了粉碎美军进攻东南亚进而逼近日本本土的计划,日本军方高层制订了捷号作战计划,捷1号为保卫菲律宾,捷2号为保卫琉球群岛和日本南部,捷3号为保卫日本中部,捷4号为保卫日本北部。随着美军进攻菲律宾的行动全线开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下达捷1号作战命令。
日本海军集结4艘航母、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和34艘驱逐舰和200架飞机投入莱特湾,准备一举粉碎美军的登陆计划。
【作战简要经过概述】
1944年10月23日,日军的中路舰队在栗田健男的指挥下,开始进入莱特湾。刚刚抵达巴拉旺角西面的海域,就被美军的射水鱼号潜艇发现了。射水鱼号潜艇很快向上级报告发现日军中路舰队的情况,随即展开攻击。射水鱼号潜艇一举击沉了栗田健男的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栗田健男把指挥部搬到大和号战列舰上继续战斗。随着美军潜艇伏击的成功,莱特湾大海战正式打响了。
10月24日早上,日军中路舰队遭到了美军飞机500多架的猛烈轰炸。大和号战列舰遭到重创,武藏号战列舰被击沉,其他舰艇也被炸伤。而日军的一架轰炸机突然飞到美军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的上空,向普林斯顿号投下炸弹,普林斯顿号被炸成重伤,不久沉没。而日军中路舰队遭到重创,撤出了圣贝纳迪诺海峡。
1944年10月24日晚上,栗田健男很快又折返莱特湾,但这次,栗田健男小心谨慎,提心吊胆,生怕挨了美军的伏击,可是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抵达萨马岛以东海域,没有看到美国的主力舰队。栗田健男大喜过望。大和号和其他战列舰的巨炮开始调转炮口,向美军登陆部队展开轰炸。
10月25日早上,金凯德看到日军的中路舰队进入莱特湾,严重威胁美军的登陆,顿时大惊失色。于是一面组织护航航母和驱逐舰进行抵抗,一面向哈尔西发出急电,要求必须回撤莱特湾支援自己,毕竟第7舰队势力太单薄了。美军第7舰队拼死抵抗,伯明翰号驱逐舰被炮弹击中,不久沉默。冈比亚湾号、白普兰号护航航母以血肉之躯向敌人的巨舰展开反击,为数不多的舰载机向敌舰猛冲过去,驱逐舰编队进行自杀式冲锋,扰乱了敌人的阵形。
哈尔西带领舰队主力全速驰援莱特湾,而米切尔指挥的2个航母特混大队对小泽的航母编队展开猛烈的空袭,最终,日军的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号4艘航母全部被击沉。以航母当诱饵,这也是莱特湾海战第二个阴差阳错的故事了。
正当栗田健男打的起劲的时候,突然下令舰队全线回撤。美军登陆舰队已经是被饿虎扑入羊群的栗田健男消灭掉稳操胜券,可是栗田健男却下令撤退。栗田的解释是他看到美军护航航母的飞机降落到莱特岛上,误以为是美军主力航母的舰载机降落莱特岛,害怕遭到美军航母的攻击,下令撤退。但不管怎么说,栗田的撤退让日本海军无法找到翻身的机会了。
随着栗田的撤出,哈尔西的航母编队也赶回了莱特湾。哈尔西迅速发起对栗田的空袭,又一次重创栗田舰队。栗田舰队最终只有5艘舰艇撤回日本,只有大和号还有战斗力。而小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日本海军随着小泽舰队的全部被歼,丧失了最后一支航空母舰机动部队。
美军被击沉3艘轻型航母,2艘驱逐舰,1艘护航航母,损失飞机162架,伤亡3000人,而日军损失4条大型航母,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1艘,损失飞机288架,伤亡1万人。
【结局】
莱特湾大海战以美军的胜利而告终。而日本联合舰队则全军覆没,小泽治三郎承认,在莱特湾海战以后,除了一些必要的辅助船只以外,日本海军无病可用了。
莱特湾海战以后,随着南方资源区被盟军切断,日本本土的战争机器运转陷入困境。这一战,彻底敲响了横行太平洋半个世纪的日本联合舰队的丧钟。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越来越亮。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宾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这不仅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DoolittleRaid)的一箭之仇,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然而由于珊瑚海海战的牵制,使联合舰队少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即受伤的“祥鹤”、“瑞鹤”号,对作战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若日本海军达到所定下的目标,那美国西岸就会直接遭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由于美国其余的海军军舰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国在短期内就没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对日本海军做出反击。日本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美国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完全纳入战争轨道,日本就很少有获胜的希望。所以日本希望在这种情形出现之前就逼迫美国坐到谈判桌前,迅速结束与美国的战争。 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5528.htm
---------楼顶一群鼠辈
--------------楼顶一群鼠辈
----------------楼顶一群鼠辈
-------------------------楼顶一群鼠辈
最大的海战是“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
美国参战兵力: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 艇、潜艇和约1500架飞机(损失 1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护卫航空母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沉,飞机不到100架约3000人阵亡 累计4万吨)
日本参战兵力: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另有驻菲律宾、台湾的约500架陆基飞机提供支援) (损失1艘重型航空母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被击沉,飞机700架10000人阵亡,累计30万吨)
——————中途岛才几艘船??
美国:2中型航母,1重型航母,4巡洋,及其他护卫舰只(损失1中型航母、一驱逐、1油轮,共计2万吨)
日本:机动舰队4重航母、2战列、2轻巡、10驱逐,损失4重航母、1重巡(属于屏护编队)共计8万吨
从吨位看,中途岛海战只有莱特湾的五分之一。从航母数来看,中途岛海战只有莱特湾的六分之一。
总之,一一比较你就发现,莱特湾才是最大规模的。详情可参见百度百科。
至于大西洋海战,那就根本不是海战,那是战争。说是大西洋海战的比说是中途岛的更可悲、更鼠辈。你咋不说太平洋海战???
要是连大西洋海战、太平洋海战都算的话,那我说,地球海战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