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动点问题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等于90°,AB=50,AC=30,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点P沿点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每秒7个单位长得速...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等于90°,AB=50,AC=30,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点P沿点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每秒7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作射线QK垂直于AB,交折线BC-CA于点G,点P.Q同时出发,当点P绕行一周回到点D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两个点运动的时间为t(t>0)
求1:D.F两点间的距离
2:射线QK能否把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折线EF-FC上,且点P又恰好在射线QK上时,求t的值
4:连接PG,当PG平行AB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展开
韩增民松
2011-08-19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84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2757万
展开全部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等于90°,AB=50,AC=30,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点P沿点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每秒7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作射线QK垂直于AB,交折线BC-CA于点G,点P.Q同时出发,当点P绕行一周回到点D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两个点运动的时间为t(t>0)
求1:D.F两点间的距离
2:射线QK能否把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折线EF-FC上,且点P又恰好在射线QK上时,求t的值
4:连接PG,当PG平行AB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1)解析:∵⊿ABC中,∠C=90°,AB=50,AC=30,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
∴DF=1/2*AB=25,DF//AB
(2)解析:∵点P由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7/s匀速运动,点Q由B出发沿BA方向以4/s匀速运动
QK⊥AB交折线BC-CA于点G,点P.Q同时出发
∵四边形CDEF为矩形,当QK运动到了DF中点位置时,显然能将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过F作FH⊥AB交AB于H
可证⊿ABC∽⊿FBH==>BH/BC=BF/AB==>BH=40*20/50=16
BQ=BH+1/2*DF=28.5
T=BQ/4=28.5/4=7.125”
即,当Qk运动距离为28.5时,QK分四边形CDEF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间t=7.125秒。
(3)解析:∵DE=20,EF=15
当P由D运动到E,用时t=20/7”, Q运动4*20/7
当P由E运动到F,用时t=(20+15)/7=5”, Q运动4*5=20>16
∴当P由E运动到F时,Q运动已过F点
当点P运动到折线EF-FC上,且点P又恰好在射线QK上时,时间为t
QE/PE=40/50==>(25-4t)/(7t-20)==>t=205/48
(4)解析:连接PG,当PG平行AB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20-7t=4t*50/40==>t=5/3
shenghuo516
2011-08-19 · TA获得超过6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解:

(1)∵△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50,AC=30 

        ∴CB=40

        ∵D,E,F分别是AC,AB,BC的中点

     ∴DE,EF,DF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中线

    ∴DF=½AB=25,DE=½CB=20,EF=½AC=15 

       ∴D.F两点间的距离是25

(2)【见图】若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则四边形CDEF分成梯形CGHD与梯形HEFG

       ∴梯形的上下底必须分别相等 

      即CG=HE

易证△QHE∽ △FEB∽ △QGB

∵点Q从点B出发沿BA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且EB=25

∴QE=4t-25  QB=4t

∴HE=20t-125/4(20t减125分之4)

  GB=5t

∴CG=40-5t

∴40-5t=20t-125/4        t=57/8

(3)【见图】

   t=185/41,t=15/2

(4)t=5/3或1135/14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飞天263
2012-07-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等于90°,AB=50,AC=30,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点P沿点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每秒7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得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作射线QK垂直于AB,交折线BC-CA于点G,点P.Q同时出发,当点P绕行一周回到点D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两个点运动的时间为t(t>0)
求1:D.F两点间的距离
2:射线QK能否把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折线EF-FC上,且点P又恰好在射线QK上时,求t的值
4:连接PG,当PG平行AB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1)解析:∵⊿ABC中,∠C=90°,AB=50,AC=30,D.E.F分别为AC.AB.BC的中点
∴DF=1/2*AB=25,DF//AB
(2)解析:∵点P由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7/s匀速运动,点Q由B出发沿BA方向以4/s匀速运动
QK⊥AB交折线BC-CA于点G,点P.Q同时出发
∵四边形CDEF为矩形,当QK运动到了DF中点位置时,显然能将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过F作FH⊥AB交AB于H
可证⊿ABC∽⊿FBH==>BH/BC=BF/AB==>BH=40*20/50=16
BQ=BH+1/2*DF=28.5
T=BQ/4=28.5/4=7.125”
即,当Qk运动距离为28.5时,QK分四边形CDEF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间t=7.125秒。
(3)解析:∵DE=20,EF=15
当P由D运动到E,用时t=20/7”, Q运动4*20/7
当P由E运动到F,用时t=(20+15)/7=5”, Q运动4*5=20>16
∴当P由E运动到F时,Q运动已过F点
当点P运动到折线EF-FC上,且点P又恰好在射线QK上时,时间为t
QE/PE=40/50==>(25-4t)/(7t-20)==>t=205/48
(4)解析:连接PG,当PG平行AB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20-7t=4t*50/40==>t=5/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AMARA131
2012-06-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万
展开全部
1)连接DF
因为∠C=90°=∠C
又因为点D点F分别为线段CA,CB的中点
所以CD/CA=CF/CB=1/2
所以RT△CDF相似于RT△CAB
所以DF//AB
DF/AB=1/2
所以
DF=25
2)答:能
连接CE
易证.△EFB相似于△ACB
△ADE相似于△ACB
所以∠ADE=∠ACB=90°
∠EFB=∠ACB=90°
所以四边形CDEF为矩形
所以S△CDE=S△EFC=1/2S四边形CDEF
设DF交CE为O QK交DE于H
当QK过O点则将四边形CDEF分为2个面积一样的四边形
因为易证∠OCG=∠OEQ
∠COG=∠EOQ
又因为CO=EO(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COG全等于△EOH
所以SCGO+S四边形CDHG=S三角形CDE=1/2S四边形CDEF
已知O为DF的中点DF为25
FO=12.5
过点C作CT⊥AB于T
点D作DL⊥AB于L
易证△CTA相似于△BCA
所以AT/AC=AC/AB=3/5
所以AT=18
易证△ADL相似于△ACT
所以CA/DA=AT/AL=2/1
所以AL等于9
9+12.5=21.5 50-21.5=28.5
又因为v=4/s
所以t=28.5/4=57/8秒
3)①当点P在EF上(2 67≤t≤5)时,
如图,QB=4t,DE+EP=7t,
由△PQE∽△BCA,得 7t-2050=25-4t30.
∴t=4 2141;
②当点P在FC上(5≤t≤7 67)时,
如图,已知QB=4t,从而PB=5t,
由PF=7t-35,BF=20,得5t=7t-35+20
由PF=7t-35,BF=20,得5t=7t-35+20
4)如图4,t=1 23;如图5,t=7 3943.
(注:判断PG∥AB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当0<t≤2 67时,点P下行,点G上行,可知其中存在PG∥AB的时刻,如图4;此后,点G继续上行到点F时,t=4,而点P却在下行到点E再沿EF上行,发现点P在EF上运动时不存在PG∥AB;5≤t≤7 67当时,点P,G均在FC上,也不存在PG∥AB;由于点P比点G先到达点C并继续沿CD下行,所以在7 67<t<8中存在PG∥AB的时刻,如图5当8≤t≤10时,点P,G均在CD上,不存在PG∥AB)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pringone
2011-08-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万
展开全部

(2)能.

如图,连接DF,过点F作FH⊥AB于点H,

∵D,F是AC,BC的中点,

∴DE∥BC,EF∥AC,四边形CDEF为矩形,

∴QK过DF的中点O时,QK把矩形CDEF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注:可利用全等三角形借助割补法或用中心对称等方法说明),

此时QH=OF=12.5.由BF=20,△HBF∽△CBA,得HB=16.

故t= 12.5+164=718.

(3)①当点P在EF上(2 67≤t≤5)时,

如图,QB=4t,DE+EP=7t,

由△PQE∽△BCA,得 7t-2050=25-4t30.

∴t=4 2141;

②当点P在FC上(5≤t≤7 67)时,

如图,已知QB=4t,从而PB=5t,

由PF=7t-35,BF=20,得5t=7t-35+20.

解得t=7 12;

(4)如图4,t=1 23;如图5,t=7 3943.

(注:判断PG∥AB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当0<t≤2 67时,点P下行,点G上行,可知其中存在PG∥AB的时刻,如图4;此后,点G继续上行到点F时,t=4,而点P却在下行到点E再沿EF上行,发现点P在EF上运动时不存在PG∥AB;5≤t≤7 67当时,点P,G均在FC上,也不存在PG∥AB;由于点P比点G先到达点C并继续沿CD下行,所以在7 67<t<8中存在PG∥AB的时刻,如图5当8≤t≤10时,点P,G均在CD上,不存在PG∥AB)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