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男孩的视角解读成人的世界的电影《一一》,为何能称为许多人心中的最佳影片?
《一一》于2000年在法国首映,是由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一部经典作品。虽然距现在已有十八年之久,但是在很多观众心中它依然是无法超越的绝佳之作。
《一一》这部片子有近三个小时的时长,而且情节上大多都比较平淡的记录了一个家庭中四代人看似不同但又相似的生活状态。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伙哥倒是更觉得它像一部纪录片。
2000年《一一》在法国首映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和成绩,不仅入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佳影片,导演杨德昌更是不负众望凭借该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遗憾的是直到杨德昌导演去世多年后,《一一》才正式在台湾上映,杨导虽然没有看到台湾观众的赞誉和掌声,但《一一》却真切的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华语最佳影片”。
虽然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设计,没有气势恢宏的电影画面。但是它赢在最贴近我们的生活,透过简南俊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分别讲述了孩子童年时期的困惑、女孩青春期的心事、成年人事业上的危机以及家家都有的那一本难念的经。在这些人物中我们多多少少总会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影子。也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懂我们的电影,因为它能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电影中有从结婚到生子的桥段,也有葬礼的情节。虽然这些并不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又何尝不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经历呢?
杨德昌导演在讲述简南俊及家人的故事的同时,也颇为用心的在演员的台词中加入了很多让人感触颇深的哲理。其中伙哥最感动的并非是结尾处洋洋念给婆婆的信,而是简南俊对自己的妻子敏敏说的那句:“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像简南俊一样,曾经无数次的幻想着着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话,我一定.......然后在脑海中给自己设定无数种比当下好成百上千倍的可能。可是当真的有这样的机会时,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真的如简南俊所说,一切都没有那个必要。
所以伙哥觉得《一一》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很多人看作为华语最佳影片,是因为他们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一如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需要别人拍给我们看,我们才能真正去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模样。
杨德昌的2部电影经常被影迷奉为华语影史最佳,一部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另一部就是《一一》。
《一一》豆瓣评分8.9分,IMDB评分8.1分。2016年BBC邀请了全球177名影评人评出了2000年以来全球最伟大的100部电影,在这份榜单中,《一一》排在第八位。
《一一》是一部文艺片,三个多小时,一般影迷看的时候根本坚持不下来,但如果你有毅力,你会慢慢被剧情所吸引,当看完整部电影,仿佛过完了一生。
《一一》的奇妙之处在于,每隔一段时间,你都想把这部电影拿出来重温一下。这次被洋洋在婆婆排位前的真情又有些幼稚的告白所打动;下次可能会为婷婷短暂的爱情而神伤;工作累了会为NJ人到中年的无奈感同身受;事情多让人焦虑了,你会发现敏敏的不容易;朋友少了,你会明白大田这样的人有多可贵……
而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你会发现每次看这部电影都会有跟以往不同的理解,有时候甚至会完全颠覆。
个人对喜欢的电影就是《一一》,看过很多次,上周还发朋友圈说自己自认为看懂了《一一》,但再次拾起,感觉又一点不懂。
《一一》是可以让你看清生活本质,并学会接受的电影。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不如意和无奈。当NJ想再过一遍年轻时的生活时,却发现再来一遍并不会有什么不同。当敏敏满心以为自己会跟昏迷的母亲有很多话讲时,却发现讲来讲去就是那么几句。
人人生而孤独,生活总是不如意,悲观的人感到绝望,乐观的人学会接受。
《一一》就像你的一个知心朋友,知道你的所思所想,了解你的快乐与忧愁,感觉生活不顺的时候看看《一一》,虽然汲取不了力量,但至少有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一一》是2000年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作品,杨德昌是华语电影史上非常伟大的人物,他的作品大都以尖锐的社会问题为切口,批判人性,风格犀利,但是这部《一一》却一反常态的温和,无论是节奏还是剧情都没有很激烈的冲突,是一部非典型的家庭电影,它的名字看起来有些难懂,其实就是娓娓道来的含义。
电影讲述的是生意人NJ一家发生的故事。NJ是电脑公司的合伙人之一,与妻子有一子一女,女儿叫婷婷,儿子叫洋洋,上边还有一个老母亲,同辈里有一个弟弟。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弟弟与女友小燕奉子成婚,二人看起来貌合神离,前女友还在婚礼现场闹了一通。婷婷喜欢上隔壁家莉莉的男友,青春期的少女难免多愁善感。洋洋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总是会被同龄人欺负。NJ偶遇分别几十年的初恋情人,当初压在心底的情谊又一次翻腾起来。妻子敏敏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内容,莫名的情绪奔溃,决定去寺庙住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努力解决着自己的问题,让生活能够继续。
婆婆因为突然晕倒被送往医院,脱离危险后却一直昏迷不醒,所有人都会来到病床前同她讲话,希望能够让她清醒过来。这个设定让每个角色都有了一个自白的时间和机会,他们在婆婆床前说的话里反映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一面。阿弟和钱总是过不去,NJ怀疑着自己做的事是对是错,婷婷因为总觉得婆婆的倒下和自己有关系所以不断自责,只有洋洋,从来不开口说话。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知道婆婆去世,洋洋的一番话点出了整部电影的中心思想: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看透生活的全部样貌,人只会在生活中“老去”,变得复杂、变得与从前不一样。
有人说,电影延长了生命,如果说有哪一部电影绝佳地表现了这一观点,我认为它一定是杨德昌的《一一》,电影以简南俊的家庭琐事为标的,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人生的各个阶段。
简南俊公司出现危机,濒临倒闭的危险。他为了挽救公司不得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活,而后在日本公干的时候又遇上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有重修旧好的可能,这就是典型的中年危机模型。
婷婷一天忘记倒垃圾,外婆去倒垃圾的时候又一不小心导致中风陷入昏迷状态,婷婷为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几乎每天都在跟阿婆说对不起。接着她又与好朋友丽丽的男友陷入一段三角恋情之中,这段恋情最终发展成了一起凶杀案。也让她非常伤心。
简南俊的妻子敏敏每天都在跟阿婆说自己的事情,但是说着说着她发现其实她的生活十分单调,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的她只能让护士念报纸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
洋洋喜欢拍照,尤其喜欢拍别人的后脑勺,说是人的眼睛无法看到后面,他想用相机镜头帮人们看见。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然并非完全生活化,但是杨德昌用一种极其克制的方式讲述了出来,不仅不显得狗血,反而更能显得人生悲凉。
而这部电影更厉害的地方在于,杨德昌对于情节编排的创造力。把一些相联系的片段作为对照,生发出别样的意味。例如婷婷的三角恋与爸爸简南俊偶遇初恋情人的片段并置,其实是告诉我们,就算婷婷做出了与现在不一样的选择,也无法回头。因为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只能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试错必不可少,但是错了就无法挽回。
所以电影其实是在诉说一种生活的本质。不管生活如何折腾你。你还是得过,生活还是得继续。简南俊外婆去世之前,家里各种鸡飞狗跳,她死了以后,家里反而归于了平静。
世界就是如此,你以为你什么都忘不了。可是就算你忘不了,也得带着这份回忆沉重地往前走。
这种关于生活本质的电影,在华语电影范围内是不多的。虽然把《一一》奉为最佳有些过誉,但它的确是一部大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