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详细资料大全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9-29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2万
展开全部

1. 提供基本材料:

系统蒐集香港文学资料,为读者提供基本研究资料,作为研究的起点。

2. 资料范围广泛:报纸、期刊、书籍、研讨会论文、单张、书信、档案档案、文献文物等。

3. 分类入档,方便读者触类旁通:读者并可因应研究之不同需要,参考其他相关的档案,掌握更多资料。如研究戴望舒的读者,除参考「人物档案〔戴望舒〕」,亦可旁及「报纸〔星岛日报.星座〕」。

4. 辅以社会文化资料:除香港文学资料外,亦旁及香港社会与文化资料,以期反映香港文化生态。

5. 有关香港文学档案的详情,请参阅卢玮銮教授:〈造砖者言——香港文学资料蒐集及整理报告〉(《香港文学》2005年6月号)。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 :香港文学
  • 外文名称 :Hongkong literature
  • 作品出处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
  • 文学体裁 :繁体散文
  • 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
目录,范畴,发展,南来文人时期,文社运动时期,2000年代初,文学功能的转变,培育与推广,文学刊物,

目录

1 范畴 2 发展2.1 南来文人时期 2.2 文社运动时期 2.3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2.4 2000年代初 3 培育与推广 4 文学刊物 5 香港文学作品举隅 6 著名作家举隅

范畴

诗词之外,小说戏剧也是文学的重要范畴。香港小说和戏剧(粤剧、电视剧、话剧、电影)蓬勃,唯剧本较少广为流传,未能如英国莎士比亚或中国关汉卿等之文学作品普及,唯独庆幸著名武侠小说与爱情国小有改被编为电视剧与电影,得以持续由五六十年代夸越公元二千年普及度知名度提高。 九十年代以后二千年以后,旅游文学数量日多了,也有不少透过现代的网上部落格最终出版成书。各行业背景人士,如医护警察消防机组人员记者甚至是外嫁外地香港女士在外国生活等,分享专门见闻,虽则小品文文学、抒情文学、报导文学之文学水平文学价值参差,但仍大大扩展香港文学内容范畴

发展

一般追溯香港文学的源头,大多从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南来文人来港后从事文学创作开始。基于历史的背景,在1927年至1937年间有大批知识分子及文化人士逃避战乱而南来香港,他们大多抱过客的心态,因此文笔多描写香港位处南方“蛮”的一面,或抒发对香港被割让的情感。1949年,第二批重要的南来文人来港,部分继续以殖民香港为思考中心,但亦有为数不少的开始思考香港本土文化的价值,并留守香港,为香港带来新的文化景象。 相比起台湾文学等受到政治的形响较大,香港文学较自由及开放,这与殖民地时期英国对管治香港的不确定性有明显的关系。基于这种不确定性,早期港英 *** 并没有为香港订立长远的文化政策,而放任的态度使香港文学拥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此外,1950年代起,香港文坛出现了称作“绿背文化”的作品,泛指当年直接或间接得到美国资金援助的一批文学杂志及书刊;与此同时,左翼的出版物在文坛上形成另一种声音与之抗衡,在两者互动下,香港文坛蓬勃发展起来

南来文人时期

直至1950年代,香港文学仍受到南来文人的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到1970年代才明显淡化。当中主要包括三方面: 编杂志及报纸副刊:如马朗的《文艺新潮》、黄思骋的《人人文学》等,除引进西方文艺讯息外,亦为作家提供发布作品的渠道,推动文学发展。 于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如于香港大学任教的许地山、于中文大学任教的徐訏等,促进了学院内文学研究的进程。 以创作 *** 后辈:如刘以鬯、张爱玲等人的作品,既突破了文学创作的常规,使读者耳目一新,其广泛普及也提升了香港市民阅读文艺作品的水平。

文社运动时期

随着时代发展,香港于196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文社运动。志同道合的人透过组织文社增进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少文社甚至把作品结集出版,形成一时的风气。据统计,最盛时期的文社达二百多个,人数多的有十来人,人数少的可以只有两、三人。文社活动于1970年代 *** 过后便无以维继,但现时不少笔耕甚勤的作家当年亦有结社的经验,可以得知这个热潮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及后香港文学的发展。

2000年代初

受电子游戏与上网习惯影响,香港学生中文水平下降,偏好看图画漫画多图少字作品,偏好用广东话同音字兴英文字及字母书写,而文学活动多由由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前辈与部份高水平中国专材与移民参与,导致文学可能沦为小众兴趣。

文学功能的转变

繁忙的都市生活,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令大部分穷忙一族喘不过气,只有生活安稳舒适的人才有参与文化节目的意志,而且,网路平台兴盛和消费商品大行其道,阅读文字变得没有需要,文学在古代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文字是传达资讯的媒介,现在不需要了,一部有拍摄功能的相机可以取代文字表达一切,然后上载到网路平台与朋友分享,又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文学的功能不重要了,与其叫人看文学,不如叫人吃饭和炒楼买股票。在金钱挂帅的社会,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商业知识比文学更加重要,文学是没用之物,到电影院看戏可以是一种社交活动,阅读报章可以了解时事,阅读消费杂志可以增加与朋友同事之间的共同话题,至于文学杂志,则没有社交的功能,不看文学杂志也没有影响,文学是一小撮发烧友的嗜好。 幸运的是,爱欣赏文学作品的朋友,市场上仍有一些有心人出版文学杂志,令文学不死,现时,在书店可购买,在街上有免费派发的,都是较严肃的文学,投稿亦有渠道。

培育与推广

中国小课程一直包含中国与香港文学作品。 在鼓励市民参与香港创作方面,香港公共图书馆隔一年设诗词创作比赛之外,香港又有青年文学奖,与青年学艺比赛。 由市政局年代开始,有介绍作家和相关讲座与座谈会。

文学刊物

《香港文学》 《素叶文学》 《香港文学报》 《香港文学展颜》 《读书人》 《打开》 《字花》 《特写》月刊 《呼吸诗刊》 《八方文艺丛刊》 《香港戏剧学刊》 《现代中文学刊》

匿名用户
2023-05-06
展开全部
香港文学是指在香港地区诞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1. 小说香港小说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香港社会的变迁而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早期的香港小说多以生活、家族、情感等为题材,如郑振铎的《鸾凤和鸣》、陈天石的《第一生命》等。到了上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题的兴起,更多的作品涉及到政治、社会等话题,如钟逸峰的《长恨歌》、邵鸣玉的《洪范三十六式》等。2. 诗歌香港诗歌的发展比小说更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经过了民国时期、日本时期、抗战时期等不同阶段的发展,香港诗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标志性的作家包括钟鼎邦、陈果夫、余光中等。3. 散文香港散文独立的文学体裁,发展较晚。20世纪末,随着香港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散文开始获得越来越大的关注和重视。代表性的作家包括刘以达、曾灵儿、廖健富等。4. 戏剧香港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经过了粤语戏、话剧、歌舞剧等不同的阶段,香港戏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性的作家包括文学巨匠钱锺书、郑叔华等。总的来说,香港文学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度上与内地有所不同,但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却与内地文学有着相似之处。通过香港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发现和探索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5-15
展开全部
香港文学是指源自香港地区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多种形式。下面是部分香港文学:1. 《珍珠港》——黄沾该小说以1941年珍珠港事件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当时香港的人民生活和经历。作品透露出作者对社会、人民的深刻关切和思考。2. 《盲流》——李碧华该小说以香港街头卖唱为主题,描写了社会上一群陌生人的关系。作品表达出作者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对底层人民的关爱。3. 《秦淮河畔》——张爱玲该小说讲述了上海女子和南京学生之间的情感故事,其中的情节和都非常精彩。作品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文学的高峰。4. 《大地恩情》——杨绛该长篇小说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河南撤退后的军民生活,描写了人们的坚韧不拔和对家园的挚爱。作品表现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5. 《豆蔻年华》——陈果该小说以新一代香港女性为主题,反映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女性在其中的角色。作品叙事风格独特,凝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6. 《香港文学史》——凌志华该著作是香港文学的首部系统史,以时间顺序分析香港文学发展的历史和进程。本书是研究香港文学的重要参考。以上是一些代表性的香港文学作品和著作,香港文学的历史十分悠久,涉及范围广泛,每个时代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和人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6-16
展开全部
文学是指以为背景、以人为主体、反映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历了日据时期、战后的文学繁荣、九七后的文学转型等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多元的、题材和风格。以下是文学的详细:1.起源阶段:19世纪末至日据时期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依托英国租界和特区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外来移民,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在本土土壤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以小说和传记为主,主题包括社会现象、政治变革、文化冲突、个人命运等。代表作品有林清玄的《落花梦》、何其芳的《审视社会》、董启章的《小说十二次尝试》等。2.繁荣阶段:战后至九七二战后,逐渐成为东亚经济中心,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水平也大幅提高。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以小说、诗歌和戏剧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学作家群体也逐渐扩大,出现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代表作品有黄沾的《情人箭》、陈冲的《天若有情》、刘以达的《蒲俊文选辑》、林海峰的《采访日历》等。3.转型阶段:九七后至今1997年回归后,文学不断发展和转型,文学作家的写作主题和风格也开始多元化,从传统意义上的港人港土、时代意义、历史取材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个方向转移。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代表作品有陈冠中的《皮鞭雕刻学》、蓝松田的《城市小说》、陈若虹的《回头无岸》、李国豪的《假装某种动物》等。总之,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中,不断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取向,并为社会的文化多元化和精神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